关键词:知识经济;大学生;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33X(2011)07-0037-03
作者简介:杨静玲(1983-),女,回族,毕业于大连民族学院生物工程专业,现工作于北方民族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从事思想政治专职辅导员;杨志刚(1981-),男,回族,工作于北方民族大学学生处,从事学生思想政治研究。
作者单位:北方民族大学,宁夏银川邮编750021
知识经济理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1983年,美国加州大学教授保罗·罗默提出了“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是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它可以提高投资的收益。这一理论的提出,标志着知识经济在理论上的初步形成。随着以知识为发展基础的高科技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占比重的日益增加,知识经济时代日渐向我们走来。面对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高校在大学生素质教育方面应该突出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的特点。
1知识经济时代
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1996年发布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首次使用这个概念,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这里的知识,包括人类迄今为止所创造的所有知识,其中最重要的是科学技术、管理和行为科学方面的知识。OECD的报告把人类创造的所有知识分为四大形态:(1)事实知识(Know-what),指关于事实方面的知识;(2)原理知识(Know-why),指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科学理论;(3)技能知识(Know-how),指做某些事情的技能和能力;(4)人力知识(Know-who),指知道谁有知识能做某些事情的判断。知识至少具有以下四个特征:(1)不可替代性。在经济理论中,所有物品是可以替代的,而知识是不可替代的。(2)不可逆性。人们一旦掌握了某种知识,便不可能被剥夺,某种知识一旦传播开来,就不可能收回。(3)非磨损性。知识在使用中本身不会被消耗,可重复使用。(4)共享性。所有物品都具有排他性,而知识不同,某人拥有知识不排除他人也完整地拥有同样的知识。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以信息技术和网络建设为核心;以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以强大的科学研究为后盾。在知识经济中,智能工具取代传统机器设备而处于主导地位,知识创意成为生产经营活动的核心,而劳动主体则是拥有综合知识的专业化人力资本的人员。高新科技产业群的崛起和发展,带动其他知识密集型产业从而推动整个知识产业规模迅猛扩张,又以知识共享效应和收益递增效应推动整个产业结构优化和不断升级,最终使整个社会经济得以长期持续增长和发展。以数字网络化的通讯系统为主渠道,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形成直接的互联互动关系,实现了“平等互利”地提供“比特”为基本单元的知识产品。整个社会再生产的流转由于可以实现光速传递,通过一种超物理空间的“媒体空间”来进行,使整个经济活动的节奏加速,使经济真正实现向区域、全国乃至全球一体化发展。[1]
知识经济时代即“人类正步人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消耗)为最主要因素的经济时代”,也就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从经济发展史看来,以产业结构划分,可以分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高技术经济;以资源配置来划分,可以分为劳力经济(自然)、资源经济和知识(智力)经济。所谓“知识经济”,是指区别于以前的、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经济的新型经济,它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因此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2]
1999年2月第1版《市场经济词典》中将我国学者对知识经济认识的特点总结为::(1)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和信息作为基本生产要素的经济;(2)知识经济是信息化的经济;(3)知识经济是创新性经济;(4)知识经济是产值轻型化的经济;(5)知识经济是劳动主体智力化的经济;(6)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经济;(7)知识经济是知识化管理的经济;(8)知识经济是国际性的经济。知识经济将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更高的经济时代。
因此知识社会是学习的社会,知识经济时代是教育的时代。高等教育肩负着为知识经济发展培养知识基础扎实并且善于学习的高素质人才。
2知识经济给教育带来的启示
知识经济时代作为人类新的文明形态建立在高素质人才培养基础之上,以知识为基础,创造性地应用知识作为经济增长的源泉。知识经济时代是对“工业经济时代”的扬弃,作为对“工业经济时代”文明局限的校正和克服,在“知识经济时代”,“开发人类自身潜能以设计和美化生存环境”的新理念将取代“征服自然以满足需要和谋取利润”的传统理念而成为主导性的行动纲领和目标取向。[3]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我国教育发展提供的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2.1教育目的——人的全面发展
工业经济时代那种为追求利润和财富而使人沦为机器和技术奴隶。知识经济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是基于人和人类利益考虑的,以捍卫和寻求人的价值和尊严为目的,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人类文明的构建必须根据人和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来定向地控制和利用高技术,而不能根据利润或其他有悖于人作为目的的总原则的目标,否则,我们可能造出最终导致人类毁灭的东西来。知识、信息、技术和财富等都只是人类实现目的的中介和工具。真正以人为目的来着手回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转型及其所引发的挑战,并建构即将到来的新文明时代,我们追求和参与完成的“知识经济时代”才不致使我们自身再度成为“单向度”的人,我们作为人所创造的一切才真正地会带给我们幸福和快乐,而不是污染、恐怖和毁灭。[4]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以人为本,以人为目的,在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发展。因此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于培养德才兼备、人格完善的高素质人才。
2.2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创新
知识经济是创新型经济,知识经济生产的商品是知识化商品,其实质就是知识的再创造。高等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具有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劳动者。教育要培养学生在知识“爆炸”时代,要具有前瞻性思维模式,着眼于未来,创造性地探索未来发展趋向。早在1997年,江泽民同志就指出:“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要“真正搞出我们自己的创新体系”。在西方,英语中Innovation(创新)这个词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就是对原有的东西就行替换;第二,创造新的东西,就是创造出原来没有的东西;第三,改变,就是对原有的东西进行发展和改造。创新的基础是在原有经验或者知识基础之上,加以改进或者改变。创新人才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具有自信、激情、承担风险和失败责任等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2.3教育的持续——不断地学习
知识经济是信息化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都依赖于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在信息社会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与知识的急剧增长,知识更新的周期缩短,创新的频率加快,对人的素质的要求提高,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增加,学习就成为个人、组织,以及社会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明确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习型社会要求学习行为的社会化和普遍化,要求学习行为的持续性和长久性,个人要终身学习和教育,企业要不断学习与变革,国家要始终保持竞争的动力和创新的活力。教育应在培养人的终身学习、学会生存方面作出努力。教育的关键在于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方法,造就不断学习的人才。
3大学生素质的培养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纲要》专门就高等教育提高人才质量做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高等学校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这为高等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指明了方向,其途径就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增强诚信意识,养成良好学风。”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素质教育是基于人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新精神。
3.1转变人才培养观念
知识经济时代以人的发展为根本,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关乎人格的完善与人性的发展,培养合格公民的核心理念符合教育的基本属性。把教育看成是推动经济的动力与因素的观点,推崇的只是教育的附加价值而不是教育真正的内涵。把最具生命活力的人视为可"投入产出"的人力资源;把一种蕴含公平与普适意义的教育与只关乎小部分人的"成才之路"联系在一起,只能催生教育的功利主义倾向。国家需要富强,更需要文明,这必须从教育的源头上进行深刻反思。教育培养合格公民的底线,应当是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期待。[5]大学是人生人格完善、技能培养的重要时期。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关乎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复兴。
3.2信息能力的培养
知识经济显著的特征就是信息化、知识“爆炸”。大学教育要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利用”能力,这三者即所谓“信息能力”。培养具有“信息能力”的新型人才对于能在21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能保持领先地位是至关重要的,而基于Internet的网络化教育则为培养这种信息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高度创新能力和很强信息能力的新型人才;培养内容应侧重于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使之具有自我获取知识与更新知识的能力,而不强调直接教给学生大量的知识,并确保有较高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以便与知识经济和知识快速更新时代的发展趋势相适应。[6]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竞争力在信息。在信息化社会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大力加强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将是大学生素质培养的核心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
3.3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指要具有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刨新精神是一种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创立新思想新事物的精神。知识经济建立在知识基础上,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创新精神提倡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并不是不倾听别人的意见、孤芳自赏、固执己见、狂妄自大,而是要团结合作、相互交流,边是当代创新活动不可少的方式:创新精神提胆大、不怕犯错误,并不是鼓励犯错误,只是客服畏错认识是科学探究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创新精神提倡不迷信书本、权威,并不反对学习前人经验,任何创新都是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精神提倡大胆质疑,而质疑要有事实和思考的根据。
知识经济给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人的全面发展、创新精神、自主学习等日渐成为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显著素质要求。高等学校要转变观念,教育总体目标是培训社会合格公民,以人格的完善为目标。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突出信息能力的培养。信息能力是人持续学习,不断创新的基础。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根本动力,创新精神就是知识时代的精神。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是塑造知识经济时代合格人才的核心内容。素质是人们生存、发展和从事社会实践能力的总和,是一个人知识和能力、性格和情操的综合体现。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素质要求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重视和尊重知识的观念,获取信息和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等个人素质和创新精神等。
参考文献:
[1]庞元正.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新闻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版社,2001.
[2]秦玉琴.新世纪领导干部百科全书(五卷)[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1999.
[3]张安民.关于“知识经济时代”的哲学反思[J].当代世界,1999(7):26-28.
[4]吴遵民.倡导“成才之路”还是培养“合格公民”——兼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核心理念[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6):9-13.
[5]邱奉兴.论面向知识经济的大学生素质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0(6):36-37.
QualityEducationtoCollegeStudentsintheEraofKnowledgeEconomy
YANGJing-ling,YANGZhi-gang
(BeifangUnivesityofNationality,Ningxia,Yinchuan750021)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economyofknowledgedependencywassignificantlyincreasedandthehigh-techindustryineconomyproportioninproportiontotheincrease,theeraofknowledgeeconomyhascomeintoourlife.Intellectualeconomyistoestablishtheproductioninknowledgeandinformation,allocateandusetheeconomyonthefoundation.Thefaceoftheknowledgeeconomy,highereducationisfacingnewopportunitiesandchallenges.Theaimofhighereducationistopromotethecomprehensivedevelopmentofpeople,perfectmoralquality,trainingstudentstoautonomouslearningabilityandinformationabilitybasedthespiritofinnovation,strengthenthecomprehensivequalityeducationofCollegestudents.
Keywords:Knowledgeeconomy;collegestudents;quality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