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英语课堂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8-18
/ 2

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英语课堂教学

董玲

董玲(盐城市高等师范学校江苏盐城224005)

【摘要】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高层次人才,使学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推动社会更好地向前发展。

【关键词】创新素质;教学方法;培养因素

二十一世纪是竞争的世界,也是创新的世界。竞争激烈的世界需要我们培育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熟练掌握和运用英语,是一个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必备条件。这给我们英语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必须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改进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新型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而教师则是完成这一使命的载体,从目前中小学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相当一部分教师创新意识不强,创新素质偏低,学校创新氛围不浓,鼓励创新的评估机制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创新素质。

1.1更新教育理念。旧的教育观念中,老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的地位。在这样一种结构下,老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灌输对象)。要打破以前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观,树立育人的教学观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现代教育观。在英语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和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参与,使教师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合作者、参与者。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开展教学,以活动式、探究式、分层教学为主,重视教学的多向互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发展。教学目标的设置既要重视学生的整体性,又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潜能。教学内容和活动范围不只局限于教材之上、教室之中,还应包括学生的生活内容、社会实践等,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

1.2提高专业技能。教师要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具备必要的语言技能,此外还应具备唱、演、画等多项技能。注重知识积累,平时要多看书籍,接受理论知识,并且在自己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对自己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要做到深入的研究和探究,同时将成功的教学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使教学的每一步既有实践的基础,又具备理论的支撑,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层次,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以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

1.3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常用的现代教育技术媒体有:录音机、影碟机、录像、语音室、幻灯机、投影机、电视机、计算机等。这些现代教育技术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广阔的模拟和想象空间,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钟内,掌握更多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备操作现代教育技术媒体的能力,从而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深化学生的感知和记忆,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2.创新英语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教师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途径,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乐于学、愿意学,从而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1设疑启智,营造创新氛围。英语课堂教学中每一教学步骤都应多设信息沟,层层递进,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或让学生从同一来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设计此类思考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辩论,既调动了学生积极运用语言材料组织新的语言内容,又训练了他们从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异思维能力。当学生对这类讨论性问题产生兴趣时,他们会不畏艰难、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氛围,加强语言信息的刺激,营造创新教学氛围。

2.2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多方创设探索创新机会。始终注重把学生作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让他们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独立思维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如何去获得知识的方法,以达到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主体性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师生间平等民主合作的交往关系,能使课堂更自由开放、更富有情境性,更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在教学的设计和安排上必须更加注意教法新颖有创意,以便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和激励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锐意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安排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想方设法培养其独立获得知识、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

2.3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古人云:“授之以鱼,可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生益无穷。”教师不仅要研究如何教,还要研究学生如何学。有研究表明,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有利于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要让学生丰富想象,积极探索求异,坚持独立见解,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通过设疑创设情境,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进行发散创造。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广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善于设计新颖别致并能唤起学生共鸣的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想的基础上,再进行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也可以用所教的知识,让学生自由地求异发散、编写新的内容。如一篇文章教完之后可以在黑板上呈现几个keywords让学生自己去编一些内容。这样会使学生相互启发、相互交流,从而以创新意识来灵活运用语言知识。让学生凭自己的能力与摸索解决新问题、掌握新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也得以真正提高。

3.重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智力因素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并不是唯一的因素,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3.1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面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千万不能灰心气馁,而要以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要给予学生积极肯定的评价,使学生能始终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关心,从而激发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之中。

3.2融洽师生情感。兴趣与情感是密切联系的,有情感才能有兴趣。教学过程既是教与学的过程,又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只有关心学生、热爱学生,才能使学生尊重你,乐于接受你所传授的知识。平时要多做“有心人”,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想方设法为学生排忧解难,做学生情感的倾听者,学生困难的解决者,学生心灵的守护者,真正让自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师生情感的融洽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从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勤于思考的习惯、勇于回答问题的习惯、认真听讲的习惯、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等等。在培养每一种良好习惯之初,除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之外,还要引导和帮助学生不断训练、不断强化,不断提醒、督促、检查,让学生自觉跟自己已经养成的不良习惯作斗争,并用新的良好的习惯代替它,从而使学生逐渐适应,最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种认识过程,也是一种探究过程。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与创造,只有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英语课堂教学,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高层次人才,使学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推动社会更好地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