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中游重点支流基流变化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黄河中游重点支流基流变化探讨

王雪婷王雪瑶冯碧莹

黄河水利委员会中游水文水资源局

摘要:在目前的现状下,有关部门针对黄河流域正在着眼于综合加以治理,这是由于黄河中游、黄河某些基流以及重点支流表现为程度较重的河道污染。因此如果要着眼于整治上述的河道流域,则关键举措在于明晰现有的基流与支流改变状况,从而因地制宜给出相应的治理措施。由此可见,针对黄河中游以及黄河重点性的支流基流都应当关注现阶段的具体变化状况。

关键词:黄河中游;重点支流基流;变化情况

近些年以来,由于受到黄河流域特有的地质构造、地貌地形、人类活动以及水文气象等各项要素带来的干扰,以至于某些基流与支流频繁表现为遭受污染。对于黄河中游来讲,某些重点基流与支流一旦呈现污染趋向,则会由此而引发其他流域的逐渐污染[1]。在情形严重时,上述污染还将会威胁到饮水安全,对于原有的洁净水源带来了破坏。因此可以得知,如果要妥善治理黄河中游,那么首先应当全面明晰其中重点支流与基流目前的改变状况,从而归纳出与之有关的流域变化规律。

一、重点支流基流的变化现状

在整个黄河中游的范围内,主要支流总共应当包含孤山川、皇甫川、秃尾河、窟野河以及佳芦河,上述五条支流共同构成了一级的黄河支流。具体而言,上述支流分布于东侧的鄂尔多斯盆地内,其中跨越了内蒙古以及陕西的两个不同省份。与此同时,上述五条支流所处的区域整体上表现为蒸发强烈并且降水稀有的状态,这是由于当地呈现半干旱的大陆性典型气候[2]。在目前看来,上述区域还表现为程度较重的水土流失与荒漠化,因此呈现了相对脆弱的生态状况。

对于重点支流与重点基流如果要维持最基本的径流量,那么通常都要凭借地下水补给或者大气降水。然而由于受到地质与地貌等多种要素影响,上述河流分别表现为差异性的入渗能力[3]。在目前的现状下,河川基流表现为逐步减少的基本趋势,其中根源应当在于频繁性的当地人为活动,从而导致相应的自然要素改变。

二、探析支流与基流变化的相关要素

从根本上来讲,黄河基流存在较大可能将会受到现存的地质构造、人类日常活动、当地水文以及气象要素引发的突显影响。因此对于五条关键性的黄河支流而言,如果要探析其中的支流影响要素那么关键在于明确各时段的水体均衡特征。在很多情形下,不断减少的河川基流也应当被纳入动态性的平衡系统视角下,其中表现为显著的单向变化特征[4]。除此以外,当地气候如果表现为突显的波动性,那么将会引发程度较重的基流锐减状态,此种状况主要包含开采较多地下水或者建设规模较大的水利项目。具体而言,关于黄河基流变化以及支流变化主要归因于如下的影响要素:

(一)关于沙漠滩区域

有关部门在侧重考察沙漠滩的过程中,重点选择了东南部的毛乌素沙漠作为测查对象。在该区域的范围内,由于受到地形约束,周边分水岭可以用于补给中心径流以及当地地下水,从而显著影响了径流排泄。例如针对裂隙空洞较为发育的烧变岩区域而言,当地径流频繁受到煤层变质以及煤层自燃的显著影响,从而构成了泉排泄的较强地表径流。与此同时,形成溢流后的第四系泉水将会排泄在坡脚的部位。在目前看来,由于受到采煤行为给局部地段引发的影响,因此含水层与碎屑岩呈现沟通的现状,从而影响到采空区的径流[5]。

(二)关于低山丘陵的区域

低山丘陵的盖沙地区通常都会呈现剥蚀高原的典型现象,针对此类支流研究选择了乌兰木伦河作为其中对象。具体而言,剥蚀高原呈现较厚的风积沙,其中最厚部位甚至可达几十米,此外还包含砂岩沉积。在此前提下,当地水体蒸发以及当地自然降水共同构成了影响性较强的动态变化要素。在某些年度内,雨水强度表现为较弱的趋向,同时也呈现了较少的暴雨,因此河道整体上将会呈现规律性的变化与增减。

(三)关于丘陵沟壑区域

黄土丘陵沟壑本身具备沟谷密集以及河流切割强烈的基本特征,从而形成了典型性较强的波状起伏地带。对于上述的特殊区域而言,不断渗入的大气降水将会频繁补给当地现存的地下水。同时,黄土丘陵由于受到地形破碎以及较大的地势高差影响,那么直接渗入地下水将会是难度较大的。在此状态下,地下水呈现较少的补给比例,并且还会受到径流排泄的显著影响。对于导水通道以及集水通道而言,主要依赖于烧变岩带予以完成[6]。

三、归纳得出结论

(一)基流变化趋势与变化特点

有关部门通过设置水文站的方式,收集得到了每日径流的有关水文资料。在运用线切割法的前提下,通过切割各个不同基流的方式从而给出了现阶段的基流变化以及支流变化状态。经过分析可知,其中五条重点性的黄河基流自从上世纪中期就逐渐表现为流量递减的状态,即便针对地表产流予以分析也可给出同样的结论。具体而言,皇甫川基流整体上表现为逐渐降低的基流指数。与之相比,孤山川以及温家川在近些年以来都表现为缓慢升高的基流变化状态。除此以外,申家湾以及高家川站通过监测可得平稳性较强的水流变化基本趋势。

由此可以显示,河川基流本身构成了主体性的沙滩区径流,而地表洪峰主要构成了地表径流中的最关键成分。在此前提下,沙漠滩区域以及黄土丘陵区域都呈现较为显著的地下水以及地表水转化状态。

(二)基流与支流变化的基本规律

从上世纪末直至2010年,关于佳芦河、秃尾河、皇甫川以及孤山川分别测定了上述基流呈现出来的总体变化规律。经过测量可知,上述河川径流之所以呈现显著降低的径流总量,其中根源就在于逐步升高的补给地下水比重。在这其中,秃尾河本身具备地表产流的显著特性,因此与之有关的基流总量也占据了较大比例。依照当前现有的观测资料,可知上述五条主体性的黄河支流都频繁表现为断流现象,同时也伴有程度较重的洪量减少趋向。

(三)人为要素在水流变化中占据重要比例

通过运用综合性的河流观测以及数值对比方法,归纳可知人为活动以及当地固有的各类自然要素都将会显著干扰到现存的河川基流演变,从而呈现了特定的规律性。在此次研究中,对于所选的重要黄河支流都避开了地震带,因此可得稳定性较强的河流地质影响。然而不应忽视,地下水位之所以频繁表现为降低趋势,其中根源仍然应当落实于地下水开采以及生活用水的日常开采,从而表现为降低的基流量趋势。

此外,由于受到农田灌溉引发的影响,不断升高的河流潜水位也可能会带来某种威胁。在此前提下,当地针对地表径流不得不选择修造塘坝或者水库等方式予以拦截。由此可见,当地频繁采矿的现状很可能引发了径流循环以及地下水补给的某种转变,甚至改变了其中深层次的水流循环规律。由于受到当地降水等要素影响,因此河川基流就会呈现突显的变化与波动。基流受到常态性的人为要素影响,从而缓慢改变了趋势性的基流变化状态。

结束语

经过分析可见,黄河中游的较多支流与基流都表现为特定幅度的改变,尤其是某些重点性的河道支流。通过运用全面探究的方式,应当能够归纳得出当前现存的支流与基流变化趋势,并且因地制宜来整治与之有关的各项要素。因此在该领域实践中,有关部门仍需凭借相应的技术手段来全面测定支流基流的具体变化情况,在收集并且归纳上述有关数据的前提下着眼于妥善整治河流。

参考文献

[1]田水利,周鸿文,吕文星等.黄河中游重点支流基流变化研究[J].水资源研究,2017,6(04):392-400.

[2]钱云平,蒋秀华,金双彦等.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区河川基流特点及变化分析[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4(02):88-91.

[3]白乐,李怀恩,何宏谋.降水和人类活动对秃尾河流域基流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14,29(12):2078-2088.

[4]王雁林,王文科,钱云平等.黄河河川基流量演化规律及其驱动因子探讨[J].自然资源学报,2018(03):479-486.

[5]戴明英.黄河中游支流基流的分割及特性分析[J].人民黄河,2016(10):40-43.

[6]刘柏君,雷晓辉,刘争胜等.皇甫川流域降水基流特征及其响应关系[J].人民黄河,2016,38(04):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