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东辛农场医院内科江苏连云港222248)
【摘要】目的:对老年慢阻肺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并分析干预后对患者肺功能及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对患者进行编号(1~50),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成对照组(n=25)和分析组(n=25)。对照组按照常规慢阻肺患者护理要求进行护理,分析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和分析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开始前的肺功能指标、SAS和SDS评分对比,并不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干预一个月后,分析组FEV1、FEV1%预测值和FEV1/FVC值均明高于对照组,且优势明显,P<0.05;分析组患者SAS和SDS评分降低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慢阻肺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同时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临床治疗效果确切,应用价值较高,应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干预;老年慢阻肺;肺功能;心理状态;改善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9-0295-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生命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本次研究针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辅助治疗,结果显示,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临床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1.基础资料与研究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对患者进行编号(1~50),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成对照组(n=25)和分析组(n=25)。对照组患者:男性15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为(68.83±3.35)岁,分析组患者:男性14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为(69.25±3.15)岁,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及文化水平等基础资料,不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可以进行比较研究。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符合慢阻肺的诊断,同时排除存在严重全身系统疾病者,精神状态异常者以及慢阻肺急性发作期者,所有患者及家属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在医学伦理委员会通过同意后开始进行研究。
1.2护理干预方法
对所有患者在明确诊断后,常规进行肺功能检查,以及对患者焦虑和抑郁情况进行评分测量。对照组按照常规慢阻肺护理要求进行护理,包括日常的药物护理,饮食护理,住院环境护理等。
分析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干预,主要干预措施如下:(1)建立优质护理小组,每周定期学习与COPD疾病相关知识,护理方法与技巧,同时建立护理责任制,提高护理效果;(2)在患者住院期间,对患者的历史病例,心理状态等进行分析评估,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文化程度以及治疗依从性等给予制定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方案,主要包括复健锻炼和呼吸功能锻炼,并指导患者进行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3)在住院期间指导患者及家属在使用呼吸机和制氧机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告知患者在出院后仍需保证每日吸氧时间在15个小时以上;(4)药物指导:指导患者正确的用药方法,并告知在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药物相关副作用等;(5)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中饮食、运动方面的指导,患者出院后需定期进行回访,询问医嘱的执行情况。
1.3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肺功能情况进行对比,包括FEV1、FEV1%预测值和FEV1/FVC值。采用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SAS和SD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分数越高则代表焦虑和抑郁程度越重。其中SAS代表焦虑程度:轻度焦虑评分为50~59分,中度焦虑评分为60~69分,超过70分为重度焦虑;SDS代表抑郁程度,53分以上代表存在抑郁,低于62分为轻度抑郁,在63~72分之间为中度抑郁,超过72分即为重度抑郁。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处理,以均数±标准差(x-±s)代表计量资料,以例数和率(%)表示计数资料,P<0.05时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和分析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开始前的肺功能指标、SAS和SDS评分对比,并不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干预一个月后,分析组FEV1、FEV1%预测值和FEV1/FVC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优势明显,P<0.05;分析组患者SAS和SDS评分降低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详细数据见表1,表2。
表1对照组和分析组患者肺功能情况对比
3.讨论
慢阻肺属于呼吸系统慢性进行性病变,发病时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濒死感等症状,常反复发作,且治疗周期长,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常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1]。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方式虽然可以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但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无法产生作用[2],由于负性情绪的影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依从性下降,也会进一步影响治疗效果,所以对于慢阻肺患者的治疗,肺功能改善和心理状态改善同时重要[3]。
在患者住院期间,与患者及家属接触最多最频繁的医务人员就是护士,临床研究显示,通过建立更加全面、标准化、责任制的优势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心理状态及肺功能,从而延缓患者的疾病进展,提高治疗依从性[4]。本次研究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通过指导患者进行有规律的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有效降低呼吸频率,延长患者的呼气和吸气时间[5],同时增大了膈肌的运动幅度,对痰液排出有促进作用;且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肺活量及最大通气量,从而有效改善低氧血症、咳嗽及胸闷等症状,利于患者肺功能恢复;同时联合心理护理,明显减轻患者的负面心理状态[6]。
综上所诉,对老年慢阻肺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临床治疗效果确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范立华.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6,8(10):133-133,135.
[2]丁文珍.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依从性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4):92-94.
[3]王静,赵江丽,张娟.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23):129-131.
[4]鞠虹,杨冬梅.探讨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5):352-353.
[5]王丽艳.临床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4):176-177.
[6]杨丽.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慢阻肺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