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博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路径,就是将马列主义作为中国革命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来源,立足于本民族传统文化实践的解读与对话,它是一个从语言形式入手、再深入到文化内涵、最后上升到思想本质的由表及里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文化融合的过程,它所带来的变化是使中国文化发生质的进步、提升和飞跃的过程。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文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4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2012)08-0070-0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二是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内容要在中国社会实践和中国文化传统两条路径上展开,一是实践诠释,一是文化解读。从“源文化”指向“目标文化”的传播与运用,存在着一个“本土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西方的理论,它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与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的文化传统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面临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可以说,从文化维度来探讨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途径之一。
一、汉语言解读下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我党的马克思主义者都十分重视语言的民族化和表达方式的通俗化、形象化运用。党的领导人经常用广大百姓便于接受、喜闻乐见的语言方式来宣传党的思想和观点。最有代表性的是毛泽东同志用“实事求是”来表达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深刻道理,用“无的放矢”来批评理论和实践的脱节。
对““实事求是”概念的重新阐释,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经典范例。本来“实事求是”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并不具有哲学的意味,它指的是求真务实的严谨治学态度,并未反映社会实践的内涵,也未上升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实事求是”一词,最早出自《汉书﹒河间献王传》,是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赞誉汉景帝的儿子刘德严谨治学态度的话。原文是:“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唐代颜真卿注释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意思是努力研究,求得真知。毛泽东同志在1941年《改造我们的学习》中运用并发展了这一概念。他从辩证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次性的原理出发,赋予了“实事求是”以崭新的内容,并把它上升到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高度:“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中国共产党有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用“无的放矢”这一成语,形象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反对党的领导者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忘记了它所要面对的实际情况,也就是忘记了它要治的是什么病。他借用了“箭和靶”的关系来作比喻:“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但是“有些同志则仅仅把箭拿在手里搓来搓去,连声赞曰‘好箭、好箭’,却老是不愿发出去”!“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箭,必须用了去射中国革命之的”。毛泽东同志用这个通俗易懂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不是为了好看,也不是因为它有什么神秘,只是因为它是非常有用的”。
“实事求是”和“无的放矢”都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用中国人民大众易于接受的中国化的语言表达出来,既贴近现实大众,又扎根于传统文化,真正做到了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将教条“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邓小平同志的“摸着石头过河”、“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建设小康社会”,也都以生动形象的中国老百姓的语言阐发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些重要理论。
二、“合”、“和”相融的和谐社会建设理论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进行理论创新。理论创新的实现形式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化,即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本土化的实现与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内容上必然会表现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因子,经过改造,都可以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思想材料。
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那么“和谐社会”的源头活水从何而来呢?我们可以通过对其中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加以比较来澄清。
从“合”而来。这一派学者基于全球化背景下人类共同遭遇的五大冲突(人与自然的冲突、人与社会的冲突、人与人的冲突、人的心灵的冲突、各文明的冲突)和由此引发的五大危机(生态危机、社会危机、道德危机、精神危机、价值危机),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哲学中的和合融突之义提出了“和合学”。也赋予了“和合学”承担起为中国文化恢复生命活力的责任。
从“和”而来。儒家的“和为贵”的思想,认为儒家以仁和为起点,进而扩展为容身心和谐、人际和谐、天人和谐、自然和谐为一体,达到“太和”的“普遍和谐”体系。一语道破了中国哲学中包含对立面统一的“和而不同”才是和谐文化真正的理论根基。
从“核”而来。新时期我们党郑重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个有机的系统,它的建设过程不仅批判和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把传统文化中有益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合理成分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把传统文化的主导价值观与当代中国的现实价值导向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又高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和谐的社会氛围。
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回答“和谐社会”从何而来的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涵盖的四个方面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丰富来源。
三、“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毛泽东同志把马列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同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民为国本”、“民贵君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心向背,决定兴亡”的民本思想结合起来,在总结我国民主革命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的精辟论断,确立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认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江泽民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他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和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的有机结合,这一理论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开辟了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路径,就是将马列主义作为中国革命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来源,立足于本民族传统文化实践的解读与对话,它是一个从语言形式入手、再深入到文化内涵、最后上升到思想本质的由表及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清楚地看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学化”复归,更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断裂化”取代,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中的“具体化”与“民族化”过程。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飞跃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文化融合的过程,它所带来的变化是使中国文化发生质的进步、提升和飞跃的过程。
作者简介:李宏博(1966—),女,开封大学党委宣传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文化研究(河南省开封市,475000)。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人民出版社,1982
[2]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求是.2002-22:6,9
[6]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04-4-5(互联网)
责任编辑:何蔚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