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滨海中学262737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对于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德育过程是一个知、情、行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过程。一般地说,“知”的培养是基础;“行”的实现是关键和标志;“情”起中介和“催化剂”的作用。因此,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必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如果只从理性上讲给学生一些道德知识、道德规范,而没有伴之以必要的情感体验,那么这样的思想品德教育只能存之于脑,停之于口,而不能转化为相应的道德行为。只有启动学生的感情,才能增强他们内在的动力。怎样在德育课中贯彻情感教育呢?
一、抓住最佳时机,进行情感教育
如:结合像国庆节、奥运会、升国旗、“九?一八”等及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新的班集体组成时、集体活动中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母亲节、教师节、重阳节、中秋节进行感恩教育。
二、立足课堂进行情感教育
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讲授的文本中不乏情感教育素材。如“北海牧羊”的苏武、“精忠报国”的岳飞、“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等都是爱国的典型素材。通过讲解他们的感人事迹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学生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结合大禹为根治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屈原为挽救楚国的危难而“上下求索”等故事,培养学生为民族大义、为实现理想而甘愿吃苦的决心与恒心。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具有极大的教育意义。
三、利用生活实例进行情感教育
在讲到孝敬父母、尊重长辈时,我就联系到“家长的送饭”。问学生:“为什么家长会在北风呼啸、雪花飘飞之中等待着给我们送饭?”“家长给我们送的饭与在家吃的饭一样吗?”“家长整日操劳,为了给我们送饭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想一想,我们到底应该不应该让家长来?”让学生注意观察父母。有的从父亲头发斑白,感到家长的操劳;有的学生从母亲皱纹的增多,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尤其是有一名学生家庭贫寒,一次,他看到母亲在初冬没膝的寒冷水里,找人家捞剩下的螃蟹卖掉以补家用好后,就再也没让母亲来学校送饭,也不与别人比吃穿,学习也认真多了。
四、多跟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使学生“亲其师”,进而“信其道”
作为教师,如何才能让学生消除其对师长的畏惧、隔阂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可见,我们教师平素不能只搞师道尊严,只有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把学生当成朋友,学生才会信任我们并把心里话告诉你。这就要求我们多关心学生,多跟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平日里,学生生病了、发生矛盾了,仔细地询问,温情安慰;天气变化,提醒学生防备。我曾带过一个班,有两位女同学因小事发生口角,继而恶言相向,在班上掀起轩然大波。事后,我没有武断地各打五十板,而是心平气和地找当事人了解情况。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让她们反思:同学的友谊重要,还是那点儿虚荣心重要呢?如果为一件小事造成肢体上的伤害值不值?这件事如果重新发生一次,你们思考过后会怎样做呢?经过交流,两人互相紧握双手说着“对不起”,进而抱头大哭。那以后,这两位同学竟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抓住这个时机,我又围绕着“团结、友情”召开了一个主题班会,收到了良好效果。
总之,如果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找准德育工作的切入点,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就能让学生的知、情、意、行同步发展,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