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博刘琪
黑龙江技师学院
摘要:作为职业院校教学过程中的学科之一,语文学科的教学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要强化对语文学科的重视程度。由于受到社会不断发展,需要的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对人才的综合素养都有较高的要求,但是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语文学科,在各大职业院校中,并没有受到该有的重视,这不利于学生的日后发展,也不利于语文学科教师的教学活动的开展,对语文事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为了更好的开展职业院校的语文教育,就应该在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增加人文素养的渗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现本文就职业院校中语文人文素养的渗透进行探究,仅供交流借鉴。
关键词:职业院校;语文教学;人文素养;渗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体制改革也在不断完善,但现阶段我国职业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技术学科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而忽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较低,学生呈现有才无德的境况,很难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工作,使自己的才能无处施展,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减少这样的遗憾发生,职业院校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在提升学生技能的同时,也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做好坚实的基础。
一、职业院校中语文教学中有关人文素养部分存在的不足
职业院校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社会对职业院校的定位是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因此,各大职业院校侧重发展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往往忽视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对语文教育的投入也不够充分,造成了语文教学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阻碍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利于语文事业的发展。
1、人文教育不够
职业院校的的教学目标是培养一批又一批的技术性人才,满足我国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这样是能够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但我国人才的道德素养普遍较低,这也不利于社会的全面进步。现阶段我国的各大职业院校对学生的人文教育的投入存在严重的不足,重视程度逐渐下降,因此无法完成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在人才对社会发展巨大作用的大环境下,学生在学校的课程选择上也是有侧重点的,往往会选择那些技术课程,而缺乏人文基础学科的学习热情,这种有侧重的学科选择,不利于学生心理和情感的培养,使学生的三观、审美水平较低,心理承受能力严重不足,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速度,人文素质不高使得学生在面对巨大的社会竞争所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时,无法排解,缺乏面对苦难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自信。
2、学生人文素质不足
人文教育集中体现在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上,这一教育目标的实现通常要采取多样化的方式来完成,包括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利用良好文化氛围的熏陶,借助于优秀文化元素的感染以及相关的人生历练的等锻炼。实际上在现代社会的职业发展中,职业道德素质的地位要比业务素质更高,因此,作为职业道德素质的核心组成之一的人文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职教育中对于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教育没有足够重视,导致学生在学习效率、交流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都缺乏必要的基侧。高职学生这方面的人文素质特别是人文精神的不足集中反映为:首先是日常读书不够,写作能力受到明显的制约,难以符合企业提出的就业要求;其次在文学欣赏方面存在明显的低俗化问题,主要是因为人文教育的缺失;再者学生进入社会后,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偏弱,不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以至于在面对新的工作环境时难以适应和融入。
二、职业院校语文教学应该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
1、语文教学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有效途径
语文教学在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是处于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活动,不过语文包含的人文底蕴非常深厚,这种基本属性赋扑了语文教学有着非常明显的人文教育基本功能。因此,在高职教育中,一定要重视和发挥语文在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也就是说,语文教学要凸显自身的工具性的同时,落实内在的人文性,为学生增加阅历、实现文化积淀提供重要助力,使得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实,推动学生能够利用优秀的文明气质实现人格的健全和发展,以及通过文化传统的传承实现自身品格的优化,最终帮助学生拥有争取更多幸福。落实人文教育理念的语文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在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上不断提升,帮助他们形成爱国思想,从而能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道德和民族精神的过程中成才。
2、深化语文人文精神传递功能,落实人文素养教育目标
语文教学中的内容都是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内涵丰富的中华民族精神,有着非常深厚的艺术魅力,能够提供特色审美感召力,能够帮助学生提高修养、健全心智,能够实现综合性的教育成效,是保证大学生增进人文素质和全面继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教学活动。中华传统文化的伦理观、对高尚人格的推崇、诚信、和谐等宝贵思想,尤其是对民本理念、爱国思想以及创新精神的弘扬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人文塑造作用。语文教学中包含的中华文明中标志性的名家文学作品,集中体现了优秀文学的基本属性,能够对阅读者和学习者产生非常重要的心灵影响力,可以帮助人们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
3、发掘“文学作品”价值,培育学生的先进精神和人文素养
语文教学的内容是中华民族共同语,是社会成员和他人有效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智、德、美等各方面教育的综合性基础,对于民族精神来说有着重要的载体作用,融入了大量的人文精神,也能够有效反映时代特征。所以语文教育应当能够传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延续和丰富民族精神,承担起不断积淀中华民族文化底蕴的历史重任,进而为文化的创新发展构建基点和支撑。从文化传统这个角度来看,语文教学所要传授的人文基础理论,是民族精神价值体系的重要体现,能够有效描述和反映民族信仰、理性、情感,并且主要是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完成形象的描述和传递
三、结语
通过对职业院校中的语文教育中人文素养缺乏的论述,了解到现阶段我国各大职业院校语文教育中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有关学生的人文教育存在很大缺陷,造成学生的人文素质较低,影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进而影响了学生日后在社会上的发展。因此各大职业院校在语文教学改革中要加强人文素养的渗透,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人文素养的渗透过程中,真正的意识到语文这一学科是提高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它能够深化人文精神传递功能,落实人文素养教育目标和通过发掘文学作品的价值,培养学生先进的人文素养,有利于学生将文化知识转化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胡苏姝.人文教育视野下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J].知识经济.2013(22)
[2]苏其康.通识教育之外语教育涵养[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4(02)
[3]冯仙丽.论高职生职业素质中的语文素质[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