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临床护理

/ 2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临床护理

佐建华

佐建华

(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人民医院163453)

【关键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7-0229-01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多种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复杂的病理过程,并非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其特点是在某些致病因素的作用下首先出现短暂的高凝状态,形成广泛的微血栓,消耗大量凝血因子及血小板,继之出现消耗性低凝状态并继发纤溶亢进。急性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势凶险,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对我院从2011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18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共18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在15~28岁之间,平均年龄在24.8岁。患者的临床表现,多发性出血倾向;不易用原发病解释的微循环衰竭或休克;多发性微血管栓塞的症状和体征;抗凝治疗有效。患者可通过消耗性凝血障碍的指标、纤溶亢进的指标。

1.2方法与结果:原发病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的基础,积极治疗原发病是终止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根本措施。此外,有效地控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诱因,也是治疗的重要手段。这些方法包括治疗休克、纠正酸中毒、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等[1]。抗纤溶药物适用于以继发性纤溶亢进为主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晚期,禁用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中期。其作用是竞争性抑制纤溶酶原激活物。常用药物有6-氨基己酸,氨甲苯酸(止血芳酸)和氨甲环酸(止血环酸)等。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好转,痊愈出院,预后良好,无并发症发生。

2护理措施

2.1对原发病的护理

能否及时控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基础疾病及诱发因素,是直接关系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救治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因此,护士必须高度重视对基础疾病的护理,如配合医生正确处理感染、产科疾病、创伤及酸中毒等[2]。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患者,应密切观察维A酸或三氧化二砷诱导分化及凋亡的疗效。

2.2病情观察

要充分认识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情的危重性,应定时测血压、脉搏,严密观察有无血压与心率的变化及意识改变,皮肤、黏膜出血范围,如有内脏出血,要记录出血量。要及时抽血执行有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实验室指标检查的医嘱。

2.3药物治疗观察

使用肝素时应注意观察出血有无减轻和加重,定期抽血查凝血时间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调整肝素剂量。

2.4防治输血反应

输血时可能发生的过敏反应、溶血反应及细菌污染等均会加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病情。输注全血或血液成分时应严格遵守操作制度,加强观察,如有输血反应发生,应迅速处理[3]。

2.5健康教育

易诱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基础疾病存在,如感染性疾病、病理性产科、恶性肿瘤的患者要及时积极治疗。急性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预后较差,死亡原因多与原发病较重、诱因不能及时去除、诊断不及时及治疗不当有关。

3讨论

根据发病的缓急、症状的轻重可将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分为2个类型:①急性型。病情急剧凶险,通常在数小时至1~2日内发病,出血症状明显,常伴短暂或持久的血压下降。多见于严重感染、羊水栓塞、溶血性输血反应、外科大手术等。②慢性型。较少见,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可持续数周至数月[4]。临床表现以高凝状态为主,出血不严重,可仅见淤点、淤斑。除上述急性型和慢性型外,还有所谓亚临床型,其特征为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临床表现,而仅有实验室检查异常,本型易被原发病掩盖而忽视。

根据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理生理过程,临床上可将其分为3期:早期为高凝血期,中期为消耗性低凝血期,晚期为继发性纤溶亢进期。必须指出,由于基础疾病、病情发展及诊断时间等的差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各期并不一定有截然分明的界限。

出血发生机制:①促凝物质进入血流,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或致病因素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内皮下基底膜和胶原组织暴露,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导致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从而消耗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血液转呈低凝状态引起出血;②凝血机制被过度激活后,微血栓大量沉积在小血管,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③因子Ⅻa与凝血酶、激肽释放酶的作用使纤溶系统激活,产生大量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休克发生机制:①由于广泛的微血栓形成和严重出血,使静脉回流量减少;②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理过程中激肽生成、补体激活,可使小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产生广泛性出血和血浆外渗;③微循环系统血流淤滞引起局部营养代谢障碍,也可导致小血管因调节功能紊乱而扩张;栓塞发生机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凝血因子相继激活,血液凝固性增高,形成大量凝血酶,在其作用下,纤维蛋白原的肽A、肽B片段被切下,形成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后者相互聚合,在因子ХШ作用下成为交链性的纤维蛋白,在微血管内沉积形成微血栓。血小板的激活与聚集也参与了微血栓的形成。溶血发生机制:由于微小血管腔中有微血栓和纤维蛋白条索的形成,红细胞通过微血栓中纤维蛋白网孔时受到牵拉、挤压等机械损伤,造成红细胞的变形破碎,即为微血管病性溶血。

参考文献

[1]杜习羽,唐瑶.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2例病例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5):2868-2869.

[2]尹巧灵.人性化护理在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8):50-51.

[3]李美霞,李菊香.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43例诊治策略[J].中国医药导刊,2009,11(11):1838-1839.

[4]王兆钺.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J].血栓与止血学,2008,14(1):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