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一区510000
【摘要】目的:研究脑血栓护理中责任制护理的应用与意义。方法:选取近两年我院收治的86例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实施责任制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语言功能评分与肢体功能评分。结果:对照组护理前语言功能评分与肢体功能评分差异较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护理后语言功能评分与肢体功能评分差异较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脑血栓患者性责任制护理改善患者语言功能与肢体功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护理效果。
【关键词】脑血栓护理;责任制;应用意义
脑血栓属于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脑梗死疾病类型,该疾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多发于中老年人,与高血脂、高血压以及风湿心脏病等联系密切[1]。一旦发病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语言与肢体功能障碍,如口眼斜歪、语言不清、肢体麻木等,因此要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本次研究我院选取了近两年收治的86例患者为观察对象,探讨了脑血栓护理中责任制护理的应用及意义,具体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脑血栓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3例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65.37±2.64)岁,疾病类型:左侧脑血栓14例,右侧脑血栓13例,双侧脑血栓16例。观察组43例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53~79岁,平均年龄(66.84±3.15)岁,疾病类型:左侧脑血栓16例,右侧脑血栓15例,双侧脑血栓12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不大,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性常规护理,保护基本用药、病情监测、饮食护理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责任制护理方式,具体步骤如下:
(1)由护士长带领责任护士,对患者实施责任制护理,监测患者的体征以及临床症状,记录各项数据;保持病房干净整洁,控制温度与湿度,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密切关注患者心理、情绪等变化,及时安慰并鼓励患者,给患者或家属讲解治疗方案、治疗成功案例、护理方法,提供患者及其家属治疗的信心;对其进行体位护理,定期帮助患者翻身、按摩等。
(2)语言功能训练。由责任护理人员全面评估患者语言功能方面的障碍,制定科学的语言训练计划。给失语病患者进行简单的语言能力训练,如学习简单的词语、简单发音等,若患者语言不畅,应以耐心的态度与其沟通,主动倾听患者的诉求。
(3)肢体功能训练。每日给患者按摩肢体2次,时间为30min。从上肢手指开始按摩,最后依次到前臂、肩关节、下肢脚趾......最后到髋关节。以患者并且为基础帮助患者进行简单的运动训练,如肘关节运动、肩关节运动,提供患者肌张力。
1.3观察指标
采用本院自制语言功能与肢体功能评分,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语言功能、肢体功能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以统计学软件SPSS20.0分析本文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以±s表示。若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语言功能与肢体功能评分
护理前两组患者语言功能与肢体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语言功能与肢体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脑血栓属于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多发病,多发于中老年,还会合并冠心病、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语言与肢体功能障碍,且发生概率高达80%[2]。责任制护理模式属于新的一种护理模式,其重视责任制护理,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以患者为中心是该疾病的主要特点,由责任护士对病人进行针对性的护理,让患者无论是生理或心理上都能处于最佳的治疗状态中。这也就要求护理人员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主动学习各项知识。通过行为、态度以及语言等影响病人,让其体会温暖,减少顾虑,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
根据相关的报道可知,对脑血栓患者行语言与肢体训练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3]。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护理前后对照组与观察组的语言与肢体功能评方并无太大差异,P>0.05,但护理后两组患者语言与肢体功能评方差异较大,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脑血栓护理中责任制护理的应用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罗建利,刘淑萍.脑血栓护理中责任制护理的应用及意义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9):953-954.
[2]李金娣.脑血栓护理中责任制护理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6):16-18.
[3]江佳颖.责任制护理对脑血栓患者康复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9):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