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雷丽清

广东省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52000

摘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改革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时代精神的核心,也是党的事业发展壮大的根本保证。改革创新的基础是人才,改革创新的关键在于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关键词:改革创新;时代精神;核心价值体系;精髓

引言:我们所强调的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把民族精神与弘扬时代精神有机统一起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写照,是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强大力量。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创造性事业,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1、改革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

改革,即是改良、改造,是革除旧的东西,除弊兴利,是将事物中的旧的部分改造成能适应客观情况的东西。创新,是指抛开旧的,创造新的,是一种弃旧图新的精神,也叫革新。改革与创新是一个互相依存、互为动力的动态过程,是手段与过程和结果的关系。

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莫不与知识和科技的创新密切相关。历史学家常常以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作为划分人类历史阶段的标志。如古代社会的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近代社会的蒸汽机时代、电气时代;如今人类又进入了信息时代。以科技创新成果及其价值来划分历史阶段,充分反映出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改革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社会发展史证明:人类进步的历史,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都是创新思维的胜利成果,都是创新智慧的凝结。可以说,正是创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使之丰富多彩;正是创新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使之日新月异。

2、弘扬时代精神的核心

改革,是将事物中不适应客观发展要求的部分改造成适应社会基本矛盾而进行的变革。创新,是一种打破成规、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思维范式。改革与创新是一个互为依存的动态过程,既具有变革性又具有稳定性。如果因循守旧,停滞不前,当然谈不上改革。但如果一味图变,就有可能背离真正的创新。改革创新精神继承了中华民族革故鼎新的传统,表征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要求与方向。社会的发展一刻不停顿,改革创新也就永无止境。历史一再告诫我们:墨守陈规则国家不可能维持长期稳定的繁荣,不懂思辨,不改革创新,就会沉沦败落。

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孕育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改革创新表现为一种勇于探索、勇于创造的思想观念;表现为一种奋勇向前、崇尚进步的高度责任感;表现为一种坚韧刚毅、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回顾我们走过的改革开放道路,我国各方面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由理论创新推动的其他各方面创新扎实推进,改革创新成为这个时代最强有力的音符。由于改革创新生产力获得了极大解放,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部西部,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创造出世人瞩目的发展奇迹。事实证明,改革创新是当今时代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对时代课题的精神回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源泉。

把改革创新作为时代精神的核心,是党中央站在时代全局的战略高度做出的科学判断。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无论是改革还是创新,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培育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并结合时代特点不断赋予其新的内容,创造新的表现形式。它们包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包括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包括在改革开放时期形成的敢为人先的精神、“64”字创业精神、抗洪精神;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抗击“非典”精神、青藏铁路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等。这些时代精神都已沉淀为凝聚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因子,既体现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精神品质,又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和改革创新的精神气魄。

3、弘扬时代精神的要求

3.1传承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作为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生相融,相得益彰。民族精神是孕育特定时代精神的母体,在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中,民族精神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形成一定历史条件下具体化的时代精神。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不同民族精神形式的升华,同时是民族成员在完成某种时代使命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民族心理时代精神离开了民族精神,就得不到养分和承载体,就会失去民族性的特征。因此,时代精神的培育不能与民族精神割裂,只能在民族精神的根基上才能产生时代精神的发展只有与民族精神相契合,才能够使民族传统之中的高尚品质深入人心,得到同时期人们的认同。

时代精神不是一成不变的,具有动态性和开放性。时代精神既有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又有对民族精神的拓展,不断丰富着民族精神的内涵。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必须继承民族精神中一脉相承的优秀基因和文化品位。在传承中得到的提升将使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具有坚实的基础、鲜活的个性和不息的生命。

3.2继续解放思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从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取得的可喜成绩看,解放思想在推动社会改革方面蕴藏着巨大的能量。“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因此在弘扬时代精神过程中坚持继续解放思想时,必须要摒弃有碍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条保守的僵化思想。

把改革创新作为时代精神的核心,其实质就是通过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当下中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期、矛盾的凸显期,必然导致整个社会发生深刻的变化。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就需要我们以非凡的胆识和卓越的气度,以全新的理念和思路来应对各种挑战。要坚决克服安于现状、固步自封、惧怕困难、不思进取的思想状态,而要开拓进取、永不自满、勇往无前、奋勇争先。在时代精神的大力推动下,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从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使得创造性、积极性、主动性得到更好的发挥,以思想的不断解放推动事业的创新发展。因而大力弘扬时代精神,要继续解放思想,实现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使主流价值观念得到更新。同时作为时代精神的培育,解放思想、统一共识、凝聚力量的过程亦即时代精神的弘扬过程。

3.3坚持以人为本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是社会主流意识的集中反映,要得到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同,其价值取向必然是人的发展状态、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的全面提升。在此意义上,以人为本成为弘扬时代精神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继承了我国古代“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地之间,莫贵于人”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为了人,依靠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在当代中国,这里的“人”是指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这里的“本”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

要在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一方面强调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发展依靠人民。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密切联系群众,真正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动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另一方面强调人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改革创新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以人为本为时代精神的弘扬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体现了党在新时期“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时代之风。

4、结语

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改革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不断增强全社会的进取精神、开拓勇气、创新能力,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历史已经证明,一个墨守成规的民族是不可能长期繁荣富强的。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相信,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聪明才智和具备了强烈创新觉悟的广大民众,在党和政府强有力的组织推动下,必将逐步构建起更灵活有效的创新机制,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中国的未来必定更加辉煌。

参考文献:

[1]郭惠玲.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J].理论与当代,2008,(3):37-38.

[2]李少莉.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2):37-38.

[3]汪银娥.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J].大众科技,2011,(9):221-222.doi:10.3969/j.issn.1008-1151.2011.09.098.

[4]邵蕊.略论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J].唐山学院学报,2012,(2):56-58.doi:10.3969/j.issn.1672-349X.2012.02.016.

[5]段永清,肖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