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管理的艺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5-15
/ 2

班主任管理的艺术

靳建枝

靳建枝

【摘要】:一个成功的班主任,其行为首先表现出的特点是:有理想,爱学生,能为学生的成长奉献出身心,具有做好自己班级工作的各方面才能。所以,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应努力做到“五勤”:足勤、目勤、口勤、手勤、脑勤。要把握住时代的走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要运用相关学科的相关理论指导教育实践;要实现触类旁通和经验迁移,以期探索出班级工作的新规律。

【关键词】:初中教学,管理的艺术

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的决则与管理、组织与协调、教导与服务的多种角色地位,决定了我们必须具备一套符合社会、家庭等需要的角色行为。但长期以来,许多班主任却对自身角色及其行为要求缺乏自觉认识。一个成功的班主任,其行为首先表现出的特点是:有理想,爱学生,能为学生的成长奉献出身心,具有做好自己班级工作的各方面才能。那么,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应努力做到“五勤”。

一、“足”勤,即勤于深入学生的生活。

实践证明,班主任走进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面貌、智力状况、健康状况、生活经历、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及生活环境等,有利于掌握班级总貌、特点及基本倾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育计划。同时,在与学生日常的实际接触中,班主任能及时地把握班级的动态,对班级新出现的有利和不利因素能随时给以具体的引导和控制。

当然,班主任的“走动式”管理决不是“巡警和看守式”的,而是与学生情感交流、对学生循循善诱的过程。当今的青少年学生与过去的学生相比,心理上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希望直接得到班主任的多方面的指点。班主任如果能抓住这一契机,深入学生,对他们充满热情,那么学生便会对我们产生心理认同,“亲其师,信其道”,教育也便成功了一半。

二、“目”勤,即勤于观察。

班主任要获得关于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就要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处处发现。比如,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注意状况、情绪表现、答题的正误和角度、作业的质量和速度;在课外活动中观察学生的活动能力、意志品质、个性倾向、人际关系和集体观念;在家访中观察学生的家庭表现,家长对子女的要求和教育方法等等。优秀班主任总是一位优秀的观察家,不仅勤于观察,而且目光敏锐,能从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甚至是极微小的情绪变化上感知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态,把握偶发事件的萌芽,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教育和防范措施。

三、“口”勤,即勤于捕捉与学生交谈的机会。

班主任整天和学生打交道,一方面,在了解学生的过程中,“口”勤可弥补眼观之不足,拓宽获得学生信息的渠道,避免了解学生过程中的“晕轮效应”;另一方面“口”勤在说服、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能收到巩固和强化学生知行的效果。

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从晓理、动情到导行的过程,称职的班主任无不与学生有大量的语言交流。他们或及时向学生传递国内外的最新信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或提出敏感的人生问题供学生思考,给学生以优异的忠告;或对学生所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才能予以肯定和赞赏,对偶发事件进行艺术处理和巧妙的引导。这些在学生思想、品德、学习、生活等诸方面无处不在、无所不包“言转”,其熏陶和感染的作用是多方面而巨大的,且不可等闲视之。

四、“手”勤,即勤于用自己的双手给学生做出示范。

在学校,与学生接触最频繁的是班主任,学生受班主任的影响也最大。学生接受班主任的教育,不只听其言,还会观其行,班主任只有用行动做出榜样,才能使学生“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才能产生影响学生的巨大效能。有一位班主任接了一个差班,学生大多有随手乱扔纸团的行为,这位班主任既不批评,也不言语,而是躬身捡起印有泥迹的废纸,送到教室后面的垃圾箱。从此后,教室地面开始清洁起来,在后来学校教室卫生检查中,该班积分总居榜首。正所谓“话说百遍,不如手做一遍”。学生工作面广、量大,要想取得好效果,班主任必须抓住每一个“用手说话”机会,做到手勤。比如,清除卫生死角时,首先扒开又烂又臭的陈年垃圾;放学了,随手关上一扇门窗;走进学生宿舍,调整一下衣物用品的位置;主题班会上,主动写几个潇洒的美术字;体育比赛中,及时为学生递上一条毛巾、一杯糖水;天冷了,为学生装上一块挡风的窗玻璃;学生发烧了,用手测一下学生的额温。。。。。诸如此类的细节和动作,都能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成为学生仿效的榜样,进而产生“无声胜有声”的独到效果。”

五、“脑”勤,即勤于思考。

“脑”勤乃“五勤”之核心。班主任要将班内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活生生的人,塑造成符合社会要求的全新的人,就要付出最具创造性和高度复杂性的劳动。因此,开动机器,勤于思考是班主任工作的灵魂。

班主任的一切工作都离不开大脑的积极参与,否则,教育只能是僵死的、教条的,或者是主观的、随意的、缺乏科学和艺术的。在实际工作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同一个班、同一个学生或同一事件,在不同的班主任手中,由于教育和处理方式不同,效果也不大一样,虽然这与班主任的资历、知识水平等有一定的关系,但班主任对学生的“用心”程度也是不可忽略的最重要的因素。

班主任工作虽然有规律可循,但教育对象是千差万别的,班主任只有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立体思维,做到三思而后行,才能找到打开每一把“锁”的“钥匙”,提高班级工作的有效率和成功率。

当然,班主任的行为模式还涉及到班主任良好的仪表、健康的语言、成功的教学等许多方面,还有待从不同的角度作不同的分析研究,可以相信,我们如果具备一套比较系统的行为模式,班级工作就一定会更科学,更完善。

(武安市上团城乡崇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