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宁胡美金杨剑红
(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骨科318000)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骨折治疗并出现关节僵硬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中,对全部25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切口愈合均良好,1患者出现神经损伤,1例患者血肿,并发症发生率为8%,经治疗后患者康复出院,治疗后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关节活动度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骨折后关节僵硬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功能锻炼等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和改善。
【关键词】骨折关节僵硬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3-0297-02
关节僵硬属于临床上常见的骨科骨折并发症,关节囊、关节周围肌肉挛缩以及关节内外纤维性粘连是导致该病的主要发生原因。若不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容易导致病情恶化,最终导致残疾。为了使患者的关节功能获得有效恢复,必须对患者配合护理干预,本次研究特就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表法选择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期间在我院行骨折后关节僵硬治疗的25例患者,年龄平均值为(63.9±8.7)岁,年龄范围居于54至87周岁,17例男性,8例女性。5例肩关节骨折患者,4例膝关节骨折患者,7例股骨颈或粗隆间骨折患者,9例肘关节骨折患者。
1.2护理方法
1.2.1心理护理由于机体突然受损,患者通常难以接受,而且由于对预后存在担忧,很容易产生严重的不良情绪,会对患者的治疗勇气和康复信心产生影响。护理人员必须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劝解,稳定患者的情绪同时使患者明确认真接受治疗仍然存在康复的希望。为了避免加重患者痛苦,需要提早告知患者各种注意事项以使患者行为获得规范,防止不良行为导致病情恶化。向患者介绍成功案例,帮助患者增强掌声疾病的勇气和信心[1]。
1.2.2体位护理手术完成后取患者平卧位,同时为了利于静脉回流抬高患肢,下肢骨折手术结束后在患者膝下放置软枕垫,防止出现肢体肿胀现象。密切观察手指运动情况、患肢远端感觉、颜色和温度,及时调节绷带和夹板的松紧,防止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和压疮,术后对患者行抗生素治疗,防止发生感染。
1.2.3生命体征观察手术完成后观察患者的伤口出血情况,同时需要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皮肤碰伤。术后若患者肿胀严重,可对患者进行局部冰敷,不但能够减轻肿胀同时还具有止血效果。定时更换伤口敷料,确保敷料的清洁性和干燥性[2]。
1.2.4饮食护理患者由于同时承受着巨大的生理痛苦和心理痛苦,食欲以及脾胃的消化功能均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对患者的饮食护理,根据患者患者的身体状况、病情等为患者制定饮食计划,帮助患者养生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戒烟戒酒,规律饮食,每天大量饮水从而使新陈代谢获得加速,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多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纤维的食物,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加快骨折愈合。
1.2.5功能锻炼指导患者及其家属肌肉力量锻炼方法,避免肌肉萎缩现象的发生,术后及早进行功能锻炼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防止发生关节内再次粘连,同时伸长挛缩组织。进行功能锻炼时必须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确保锻炼强度不超出患者耐受度,主要运动方式包括关节功能牵引法、被动运动以及主动运动等[3]。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关节活动度进行观察和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的专业性软件为SPSS13.0,采用t检测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若P<0.05,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全部患者切口愈合均良好,愈合率为100%,1患者出现神经损伤,占4%,1例患者血肿,占4%,并发症发生率为8%,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后病情获得改善并最终康复出院。治疗前患者关节活动度为(62.3±22.9)度,治疗后为(107.6±23.8)度,治疗前后关节活动度差异明显(P<0.05)。
3讨论
骨折患者术后出现关节僵硬会加重患者痛苦,会对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生活质量造成干扰,而且存在致残隐患,为了改善患者病情必须于治疗和康复期间对患者加强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的护理配合度获得提高,并使关节活动度获得改善,使并发症的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患者治疗效果理想,治疗后患者关节活动度获得明显改善,将心理护理、体位护理等护理干预应用于骨折后关节僵硬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能够缓解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痛苦,加快骨折和切口愈合速度,使患者的生活质量获得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红琴.骨折后患者关节僵硬的临床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3,34(16):3253-3254.
[2]孙肖姬,任莲崔,方秀桂,等.骨折后膝关节僵硬的康复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9,8(6):520.
[3]王香丽.骨折后关节僵硬临床护理[J].中国医药科学,2012,2(2):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