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绳武罗光辉(广东省江门市新会人民医院外二区广东江门529100)
【中图分类号】R65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2-0121-02
【摘要】急性阑尾炎是外科的常见多发病,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切口感染是阑尾炎手术的并发症之一,它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又延长了住院时间,直接关系到手术治疗的效果。阑尾炎切口感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与患者的年龄、营养状况、机体的免疫力、阑尾的病理改变及手术技术的熟练程度直接有关。现将有关预防阑尾切口感染的问题及我院相关处理情况提出,做以下讨论。
【关键词】双氧水急性阑尾炎切口感染
2006—2010年我院对183例阑尾切除术中使用双氧水处理切口预防感染,与对照组对比,前者的感染率明显降低。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从2006~2010年对183例阑尾切除手术无选择地使用双氧水处理切口,并与213例阑尾切除术中不用双氧水处理切口对照进行分析。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特点、手术方式相似,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常规手术,两组均用麦氏切口或探查切口入腹,腹膜化切口予保护切口防止污染,切除阑尾,用纱布拭擦腹腔数次,缝合腹膜后用3%氧水冲洗切口2遍,每次约1分钟,然后用吸引器及干纱布吸干。每例患者约用300m1双氧水。洗净后再用盐水冲洗,皮下缝合时再次用上述方法处理。术后均采用氨苄青霉素+甲硝唑两联抗炎。青霉素过敏者用林可霉索+庆大霉素+甲硝唑。静脉输液给药5d。感染严重者改用头孢他定。
2结果
用双氧水者183例,有4例腹部伤口愈合不良,腹直肌前鞘或腹外斜肌腱鞘愈合好,仅脂肪液化。无红肿,无明显脓液,均在拆线后用3%双氧水冲伤口,4d后伤口一期痊愈。对照组213例,其中26例腹部伤口感染,红肿、裂开,创面大量脓液。其中7例感染深达肌层,其余均达到腹直肌前鞘或腹外斜肌腱鞘,而且需要清创换药。每日用双氧水及生理盐水呋喃西林冲洗伤口,其中有4例伤口清洁后,行张力缝合,1周后拆线,伤口痊愈。感染伤口短则13d,长则40d方能愈合。用双氧水处理切口后感染率明显降低,两组之间差异非常显著(x2=14.73,P<0.01)。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厌氧菌已获得重视,绝大多属于内源性,除机体抵抗力和毒力等因素外,无氧环境为其特有影响因素。而Berggren等用狗进行组织氧浓度与抗感染间的相关性实验结果提示:为预防感染死亡,增加氧供比增加血供更有意义。阑尾炎术后感染,多因腹腔内浓液及阑尾污染伤口所致。阑尾炎术后的感染,主要由阑尾本身厌氧与需氧菌或穿孔后浓液细菌所致,其中厌氧菌高达50%—80%。同时关腹膜后再用3%双氧水倒入切口冲洗,可产生大量气泡,能机械地冲去附着的细菌和失活组织,降低细菌密度,同时提高氧化还原电位,破坏无氧环境;局部高氧增强细胞吞噬、杀菌功能,本身亦有灭菌功能,进一步减少和防止感染。另外,当双氧水冲洗后,我们注意到局部组织呈银白色,原本还在渗血的组织停止或减少渗血,是双氧水与组织接触产生化学反应,促进了凝血作用,从而消除积血,消灭了细菌培养基,更进一步形成预防感染的又一重要因素。所以,本研究结果提示用双氧水冲洗伤口,可明显降低阑尾炎术后感染率。双氧水对人体组织无明显损伤,无刺激,简便易行,此外,阑尾感染是以厌氧菌和需氧菌为主的混合感染,因此抗生素的选择应针对二者。以往常用氨苄青霉素和庆大霉素,现在用氨苄青霉素和甲硝唑。对严重的阑尾炎合并有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者,抗生素应为治疗性应用。应用的剂量和时间应根据病情而定。抗生素可有效对抗感染,但也不能滥用,要短程、足量使用。抗生素不能作为常规措施而代替无菌技术,预防切口感染的关键还是严格的无菌操作和本文所说的术中使用双氧水洗净切口等操作,所以该方法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BerggrenU,ZethraeusN,ArvidssonD,eta1.Acost—minimizationanal—ysisoflaparoscopiccholecy8tect0myversusopencholecystectomy[J].AmJSurg.1996,172(4):305—310.
[2]黄洁夫.腹部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65.
[3]吴言涛.阑尾切除术后切口长期不愈的原因探讨及防治[J].实用外科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