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自拟方敷脐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80例的临床经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2

中药自拟方敷脐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80例的临床经验

黄元琴

黄元琴

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江苏南京211800

【摘要】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属中医“腹痛”范畴,刘玉玲主任医师为南京市名中医,自拟方敷脐治疗,经验甚多,值得临床医师借鉴。

【关键词】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药自拟方;敷脐

【中图分类号】R63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5)9-0529-01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常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并发或继发于肠道炎症之后,多见于7岁以下小儿,多属病毒感染,好发于冬春季节,典型症状为发热、腹痛、呕吐,有时伴腹泻或便秘[1],属中医“腹痛”范畴。刘玉玲主任医师为南京市名中医,自拟方加减敷脐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本人有幸师承三年,现总结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80例均为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儿科门诊患儿,其中男40例,女40例,年龄1~3岁20例,4~7岁45例,7岁以上15例,有35例伴有不同程度发热,30例伴有恶心、呕吐或纳差,15例有轻度腹泻,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在正常范围。

1.2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符合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标准[2],腹部B超表现为:脐周和回、结肠区域淋巴结增大,可呈低回声,肿大淋巴结在3个以上,排除其他类型的急腹症。

2治疗方法

采用中药自拟方敷脐,主方:丁香、山楂、神曲、木香各6g,陈皮5g。临证加减:辩证为饮食积滞腹痛者加莱菔子、枳壳等;寒凝气滞腹痛者加吴茱萸、干姜等;脾胃气虚者加白术、山药等;气滞血瘀者加肉桂、赤芍、延胡索等。使用方法:诸药打粉混匀,取2g醋调成糊状敷于脐部,宽胶布固定,6小时后取下,每日2次,3天为1疗程,贴敷时防止患儿受凉,清淡饮食。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自拟)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腹部B超肠系膜淋巴结无肿大。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腹部B超肠系膜淋巴结明显缩小。无效:临床症状改善不大,复查腹部B超肠系膜淋巴结无变化。

3.2治疗结果

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治愈48例,占60%,显效28例,占35%,无效4例,占5%,总有效率为95%。

4典型病例:

4.1饮食积滞腹痛

案例1陆某,男,2岁,2012年03月10日来诊。腹痛2天。患儿2天前暴饮暴食后始腹痛,以上腹部为主,阵发性发作,腹痛拒按,腹胀,纳差,口有异味,大便干结臭秽,时时啼哭,夜卧不安,舌苔厚腻,舌红,指纹紫滞。血常规及CRP:CRP2mg,WBC5.0×109,N68%,L28%,HB105g/L.腹部B超表现为:脐周和回、结肠区域见数个淋巴结增大,最大10×12cm,腹部积气较多。中医诊断:腹痛(饮食积滞证)西医诊断: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证属饮食积滞,脾胃不和。治疗拟消食导滞,行气止痛。处方:丁香6g、山楂6g、神曲6g、木香6g、陈皮5g、枳壳6g、莱菔子6g、瓜蒌皮6g诸药打粉混匀,取2g醋调成糊状敷于脐部,宽胶布固定,6小时后取下,每日2次,嘱控制饮食,适量进食蔬菜、水果。2日后复诊,患儿大便一次,腹痛缓解,稍有腹胀,继续敷3天,三诊患儿已无任何不适,纳食渐香。

按语:小儿脾常不足,运化力弱,由于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或过食不消化食物,郁结胃肠,气机壅塞,传导之令不行而致腹痛。丁香、木香、陈皮、枳壳瓜蒌皮理气行滞,山楂、神曲、莱菔子消食化积,气行滞消,诸症悉解。

4.2腹部中寒腹痛

案例2方某,女,5岁2013年01月08日来诊。腹痛18小时。患儿因食冰西瓜后始腹痛,腹痛阵阵,痛处喜暖,得温则舒,遇寒痛甚,偶有低热,面色苍白,肠鸣辘辘,痛甚者额冷汗出,唇色紫暗,肢冷,舌淡苔白滑,脉沉紧。血常规及CRP:CRP8mg,WBC4.2×109,N72%,L20%,HB110g/L.腹部B超表现为:腹部积气明显,脐周见多个肿大淋巴结,最大9×15cm。中医诊断:腹痛(腹部中寒证)西医诊断: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证属过食生冷,中阳不运。治疗拟温中散寒,理气止痛。处方:丁香6g、山楂6g、神曲6g、木香6g、陈皮5g、干姜6g、吴茱萸6g、延胡索6g诸药打粉混匀,取2g醋调成糊状敷于脐部,宽胶布固定,6小时后取下,每日2次。3天后复诊诸症消失嘱其节饮食,宜热饮。

按语:小儿稚阴稚阳之体,脏腑虚弱,过食生冷,中阳受损,寒凝气滞,气血不行,导致腹痛。本方以干姜、吴茱萸、丁香温中散寒,木香、陈皮、延胡索行气止痛,山楂、神曲消食化积。

4.3脾胃虚寒腹痛

案例3谢某,女,8岁2010年10月05日来诊。腹痛1月余。患儿平素经常有呕吐,1月前始腹痛,多次在他处就诊,仍时有腹痛,纳少,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痛处喜按,大便稀溏,唇舌淡白,脉沉缓。腹部B超表现为:脐周及回、结肠区域见多个肿大淋巴结,最大9×18cm,可呈低回声。中医诊断:腹痛(脾胃虚寒证)西医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证属脾胃虚寒,纳运失常。治疗拟温中健脾,缓急止痛。处方:丁香6g、山楂6g、神曲6g、木香6g、陈皮5g、干姜6g、山药6g、白术6g诸药打粉混匀,取2g醋调成糊状敷于脐部,宽胶布固定,6小时后取下,每日2次。4天后复诊诸症缓解,续敷6天后复诊诸症消失。

按语:小儿平素经常有呕吐,脾胃虚弱,加之饮食不能自调,脾胃纳运失常,陈皮、山药、白术健脾益气,丁香、干姜温中健脾,木香行气止痛,山楂。神曲助胃消食。

5讨论: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属中医“腹痛”范畴,随着腹部B超的明确诊断,临床病例发现越来越多,患病原因较多,主要有感受寒邪、伤于乳食、脾胃虚寒、情志不畅、外伤损络等、病机关键为脾胃肠腑气滞,不通则痛,治疗以调理气机,疏通经脉为主,以达到通则不痛目的。遵循这个原则,刘玉玲主任医师自拟方:丁香、山楂、神曲、木香各6g,陈皮5g。临证加减运用于临床。方中丁香温中降逆,芳香健脾;木香健脾行气止痛;陈皮理气健脾;山楂、神曲消食和胃。全方与本病主病因病机甚相契合。西药目前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无特异性治疗,国内外文献报道多治疗以抗感染为主,症状好转,但内滞未清,气运仍阻,饮食不节,寒暖失调易发,中药敷脐无任何副作用,在这方面有明显优势,即从病因着手,内清积滞,行气消滞,使整体功能改善,再辅助以调理,疗效稳定而持久,患儿及家长易接受,可考虑在临床广泛运用。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362

[2]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