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州市东夏初级中学262500
一、转变教学观念,努力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数学实际上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但对于部分学生来说,由于对本门学科的认识不足,于是产生了极大的反感和厌学情绪,以致于导致成绩滑坡的现象。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当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善和优化课堂教学行为,想方设法积极引导这部分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由厌学转到爱学上来。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首先要端正教学思想,转变教学观念,具体做到:变“学生被动”为“学生主动”,变“注重知识接受”为“注重知识发现”,即: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全面实施数学课堂教学。只有让学生从心里热爱数学,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课堂教学效率才会有稳步提升。
比如,在教学“方程问题”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先让学生吃透问题,找出问题,然后列出式子,做出解答,最后验证,所有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问题的关键是必须让学生了解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促使学生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达成目标。
二、培养学习兴趣,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教师的职责,只有当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极大兴趣的时候,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才能够很快被学生吸收。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知识时多考虑一下自己讲授的知识以及教授的方法能否引发学生的兴趣。
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不能仅仅依靠单纯的模仿与记忆,而且还要督促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多列举一些学生较为熟悉的实例来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这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作为数学课堂的主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不能忽视。因为教师是初中数学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长期以来,不少教师不考虑学生是否有兴趣,是否能接受,都采取加快教学进度、压缩新课课时的做法,以此腾出更长时间来进行总复习。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学习时间变短后,学生的思维就会被抑制,兴趣没有了,有时还会产生逆反心理,导致学生知识静化。要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就要抓住学生心理、推进分层教学,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提升能力。
三、小组互助协作,创设互助合作的情境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同的个体形成的班级必然会有差异性,教师可以利用这种差异,组建学习小组,创设出一种合作互助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小组中实现互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每个学生的异质性来分组,使小组成员之间能够优势互补,形成共同的学习合力。在小组组建成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分配角色,划分小组的策划者、问题的设计者,领引学生通过合作、讨论等形式去思考、探究问题。
例如,在教学中我经常根据学习内容,采用异质分组的办法,将男生和女生、学习成绩好一点的和学习成绩差一点的、性格内向与性格外向的互相搭配,其目的就是让全班形成一种互补,实现互助合作。这样既利于学生在学习时展开合作,相互影响,共同提高,又有利于在全班形成积极合作、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全班学生一起学习、探究、讨论,往往会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富有激励性的评价语来创设温馨积极的课堂情境,如:开动脑筋想一想,说错了也没关系;教师喜欢爱动脑筋的同学;你回答得很棒,等等,以此来激励学生大胆发言,主动对话。在这种情境中,学生不但会积极地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还会积极地投入到整个学习活动中去。
四、教学方法多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同时还要依据教学的组织形式、时间、设备条件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由于中学生的注意力还不是特别集中,在一节课中只运用一种教学方法会使学生产生疲惫和倦怠,因此,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应该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科学的教学策略是提高教学成效率功的关键。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制定科学的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质量。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因材施教原则、科学性等原则。
教学策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等等。新时代下的教师要加强学习,不断积累经验,一定要跟随教育改革的步伐,跟随时代的潮流,积极探索教学之路,提升数学教学水平,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只有这样,我们才无愧于光荣人民教师的称号。才不会被形势所淘汰,才能使我们走得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