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心肌炎误诊致死1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2-12
/ 1

弥漫性心肌炎误诊致死1例分析

李正宏

李正宏广南县人民医院(云南广南663300)

【关键词】心肌炎误诊

[中图分类号]R5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3)03--

心肌炎是指感染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局限性或弥漫性心肌间质的炎性细胞浸润和附近的心肌纤维坏死或退行性变,主要病原体是病毒,常见的亲心肌病毒感染以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埃可病毒、风疹病毒等,尤以柯萨奇病毒B组最为常见。病毒性心肌炎可见于各年龄组,儿童更高。早期轻症者症状可不典型,主要为发热、咳嗽、周身不适、咽痛等上感症状。重者者有明显症状,出现心脏弥漫性扩大,心力衰竭,以致有显著气急、不能平卧,有的出现严重心率失常,以致发生反复晕厥,甚至猝死。本院收治1例,因仅有上感症状,未能及时观察处理,突然出现心衰,导致抢救无效死亡,引起医疗纠纷,教训深刻,应引以为戒。

1病例资料

患儿,男,11岁,因发热、咳嗽半天,到门诊就诊,查体咽部充血,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96次/分,节律整齐,未闻心脏杂音,拟诊为:急性咽炎,给予抗炎、抗病毒、对症治疗,3天后仍发热、咳嗽、咽痛,并出现乏力、恶心、嗜睡,无胸闷、心悸、活动受限等情况,复诊查体除咽部充血外,无异常发现,仍继续抗炎、抗病毒等治疗,但4小时后在返家途中突然出现呕吐后昏倒在地,被家人急送入院抢救,查体呼之不应,大动脉搏动消失,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口唇青紫。立即给予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胸外心脏按压,静脉注射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等处理,2小时后抢救无效死亡。因对死因有争议,出现医疗纠纷,经双方协商共同委托具有资质的法医鉴定中心对患儿进行法医病理鉴定,病理学诊断为:弥漫性心肌炎(病毒性)并心包炎,心包积液(70ml);急性肺水肿,肺淤血、出血,双侧胸腔积液(左70ml,右100ml),腹腔少量积液(50ml);气管、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死亡原因为急性心力衰竭。

2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亲心肌病毒感染侵犯心脏后,心肌细胞坏死和间质单核细胞侵润为主要病理变化,为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如在原发病的症状期出现其表现可被原发病掩盖,心肌炎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且轻重悬殊大,多变、易变,轻者易被忽略致漏诊、误诊,重者致弥漫性心肌炎,引起致命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猝死。本例患儿为男性学龄儿童,以发热、咳嗽、咽痛为主要症状,由于临床表现不明显,以致就诊3日均未考虑心肌炎。造成误诊的原因是基层医院医生专业知识匮乏,特别儿科专业知识,甚至不具备儿科执业资格,临床思维局限,对病毒性心肌炎的症状、体征非特异性和多变性缺乏认识,只重视某一局部症状和体征,由于人体免疫反应差异性较大,心肌炎的症状可发生在病毒感染的急性期或恢复期,发生在病毒感染的急性期心肌炎症状常被全身症状所掩盖,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以心外症状为主要表现常常为重型之一,此型病情变化快,很容易出现急性心衰、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本例患儿前3天无心肌炎的表现,接诊医生对病史询问不全,体检不仔细,观察病情不认真,未能及时反复做心电图、心肌酶谱、肌钙蛋白等相关检查而致误诊,失去最佳治疗时期,死亡后通过尸检才确诊,可已悔之晚矣,教训极其深刻。因此要强化对基层医院儿科医生的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同时要加强对心肌炎宣教,儿童患病时尽早到儿科专业机构进行诊治。

参考文献

[1]常立文,邹丽萍,李廷玉.儿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70[2]李小红,陈皆兵.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死亡1例报道[J].中外健康文摘,2012,9(3):34.

[3]于涛,厉飞,张念娟.68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