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双顺差”下内外不均衡的恶性循环

/ 2

浅析“双顺差”下内外不均衡的恶性循环

张扬(济南大学经济学院,山东济南100872)

摘要:近年来,中国的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加剧,这是当前内外部失衡的集中体现。本文通过对“双顺差”下中国经济高储蓄、高投资、低消费的内部经济特点和投资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分析,揭示出“双顺差”与经济不均衡的相互传导的恶性循环关系,从而论证了扩大内需,拉动消费才是打破恶性循环,促进经济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关键词:双顺差;内外不均衡;消费

中图分类号:F123.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09)08-00-0收稿日期:2009-03-27

作者简介:张扬(1987—),男,汉族,山东青岛人,济南大学经济学院2006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

自1987年以来我国共出现16次国际收支经常账户和资本金融账户双顺差结构,在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以后双顺差问题更加显著。除1998年资本项目出现逆差以外,一直保持着顺差。这么长期的双顺差结构在世界经济发展历史中是绝无仅有的。国民经济持续较大顺差是国民经济外部失衡的一种表现,持续的巨额国际收支顺差意味着该国将大量的实际资源提供给外国消费,而不利于增强本国的福利水平。伴随双顺差而来的是贸易摩擦日益严重,巨量外汇储备持有成本增大,人民币内贬外升压力增强,央行货币政策有效性弱化等矛盾,进而加剧了国民经济的内部失衡。而在金融海啸的外部冲击下这种高投资,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的弊端暴露无遗。因此,研究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成因以及与双顺差之间的关系,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国际金融危机下寻找转机、促进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根据国际收支吸收论,国际收支(外部平衡)取决于国内吸收和国民收入的大小,当国民收入等于总吸收时,国际收支为平衡。然而,国内吸收和国民收入的高低是由一国内部经济的要求所决定的:一般来说,一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国内需求旺盛,投资需求高,国内产出的速度跟不上需求增加的速度,若要满足国内需求,实现內部均衡,就会发生净进口,导致国际收支逆差。然而,我国的情况刚好相反: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是净出口,顺差越来越大。经常项目综合反映着一国的进出口状况,自2004年以来经常项目占总顺差的比例越来越大,根据国家外汇局公布的国际收支平衡表,2008年底,我国经常项目和资本金融项目顺差分别为4261亿美元和190亿美元,经常项目占总顺差的比例达到96%。

一、储蓄率和投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所导致的国内经济结构失衡

社会总需求由投资、消费和出口构成,投资和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消费需求作为最基本的需求,具有不可替代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从发展趋势上来看,中国消费率从2000年以前的60%下降到2008年的36%,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消费率78%的水平,而同期投资率与储蓄率却一路走高,2008年中国的储蓄率达到创纪录的64%,投资率达到57.3%。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高投资,低消费”投资拉动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模式,GDP中投资比例过高,GDP中资本形成率从来没有低于35%。与韩国、日本的经济成长数据比较,中国的GDP投资率高出其15%—25%;再加上政府为了快速集中和利用土地、劳动力等资源要素,迅速形成和积累城市基础设施和产业资本,推动经济高速增长,将本应转化为居民的消费部分转化为投资,进一步加剧了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失调。

二、内部失衡导致了外部失衡

(一)储蓄率高于投资率,投资率高于消费率,产能过剩,经常账户顺差激增

根据开放条件下国际收支恒等式CA=S—I,如果储蓄率大于投资率,则经常账户会出现顺差现象。我国储蓄率大部分时间都高于投资率,尤其是2005年以来储蓄率与投资率差距增大。目前,中国存在着严重的储蓄过剩,储蓄存款余额到达217885亿元。

我国消费不旺的状况形成了高储蓄,而高储蓄则带来了高贷款和高投资,这种结构性失衡在国际收支账户上表现为,居民将收入过多的存入银行,导致对消费品的进口逐渐减少。另外,我国的贫富差距较大,而富人的边际消费倾向较低,内需不足使得高投资所形成的过剩产能只能通过对外出口来释放,由此导致了经常账户不断扩大的顺差。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攀升,2008年贸易顺差2955亿美元,同比增长10%,进出口额占GDP比重达58%,很好的说明了这个情况。

(二)外商直接投资(FDI)过快增长导致金融项目顺差

我国资本金融账户中金融账户对于国际收支影响较大,而其项下的直接投资是其顺差的主要原因。外贸以加工贸易为主,出口顺差中超越52%来自于外商投资企业。尽管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不断增加,但其规模远远小于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我国一直是资本的净流入国,两者之间的巨大差额形成了资本项目的顺差。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良好的市场经营环境,使得外商投资获得了丰厚的利润,目前,世界五百强企业有四百多家在中国投资设厂。2008年我国实际利用FDI金额923.95亿美元,同比增长23.58%,我国吸收外资水平连续19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此外,外商为了减少对我国企业的技术扩散和溢出,以确保长期竞争优势,在我国的主要直接投资多为加工贸易,其特点是“两头在外”,即中国进口半制成品和原材料,利用本国廉价的劳动力,把生产的制成品出口到国外。因此,加工贸易“两头在外”的特征,既增加了我国资本项目顺差,又增加了经常项目顺差。

三、外部失衡又加剧了内部失衡

国际收支的双顺差产生了高额的外汇储备,外汇储备的规模也因BT总体差额的扩大迅速增加,在2006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超过10000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外汇储备第一大国,截止到2008年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达到1.95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30%。为了维护汇率的稳定,央行必须卖出本币买入外币,因此外汇储备的增加就带来了高额的外汇占款,在高额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的情况下,基础货币不断增加,货币乘数作用带来数倍的货币供给扩张,导致内部流动性过剩加剧。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到中国之前的股市泡沫,楼市泡沫等资产泡沫和CPI的狂涨就是内部流动性过剩的恶果。

大致从2007年开始,到2008年上半年前,央行迫于这种通胀压力,不得不大规模的通过发行票据来回收人民币,提高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率,提高基准利率,这样做会带来一系列复杂影响:第一,抑制消费需求,减少进口,扩大贸易顺差。经常账户顺差最近几年急剧上升,2008年我国贸易顺差达到295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328亿美元;二是利率提高吸引国际资金内流,扩大金融项目顺差;三是央行的紧缩货币政策会打击民营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投资营商环境,导致出现企业融资困难——生产下降——倒闭增加——失业增加——收入下降——消费减少——生产下降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甚至引发经济下滑风险。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8年有6.7万家中小型规模企业倒闭,我国GDP增长率从2007年的11.9%降到2008年的9%,第四季度下降到6.8%,而2009年一季度增长率仅仅6.1%。

与此同时,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受到制约,米德冲突效应显现。从2007年3月18日到当年12月20日央行一共调升了六次利率,以抑制通胀和股市泡沫,按照经济理论,调升利率应该打压股市,股价应该下跌;结果六次利率调整的结果是股价全部大涨,没有一次例外。为了刺激经济,减少金融危机的影响,从2008年9月16日央行开始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转向扩张的货币政策,连续五次降低利率,按照经济理论,股价应该上涨,结果只有两次上升,三次下跌;说明经济基本没有反应,涨跌互见,对经济没有实质的冲击。要对股价遏制反而上涨,要刺激经济基本没有作用,这些简单的不正常的现象隐约透出了中国央行货币货币有效性。

四、内外失衡相互传导,恶性循环,导致“双顺差”稳定增加

综上,笔者制作了双顺差与内外失衡的循环模型,用以说明中国经济内外部失衡的传导机制:投资过旺,信贷过多和顺差大问题有紧密联系——国内消费不足,通过高投资带来的高增长,必然加剧生产过剩,过剩产品不得不寻求国外市场,导致出口过快增长,顺差增加;为了维持出口,拉动经济增长,保持汇率稳定,央行不得不购入外汇,汇率低估,更进一步刺激出口,国际收支失衡加剧;“双顺差”持续增加,外汇储备激增,央行基础货币供应量增加,银行货币流动性增加,贷款增加,投资与消费失调比例加剧即国内失衡更加严重。这种状况显然不利于经济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增长。

综合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我国经济内外失衡的关键在于消费率过低,内需不振,所以要从根本上促进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协调内外均衡,必须扩大内需,让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实现投资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向消费主导型、内需拉动型增长模式的转变不仅有利于解决双顺差问题、协调内外均衡,而且还可以增强经济安全和承受国际经济金融危机的能力,使我国成为世界经济从金融危机中的复苏的强劲动力。

参考文献:

[1]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第三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唐健伟.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分析——现状,原因及影响[J].国际贸易,2007,(5):48-52.

[3]国家外汇管理局.http://www.safe.gov.cn/model_safe/index.html.

[4]姜波克,傅浩,钱刚.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政策搭配[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