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声形态对钢琴作品处理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0-20
/ 2

和声形态对钢琴作品处理的影响

邵静

邵静

(洛阳师范学院河南洛阳471000)

中图分类号:J6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1)11-0000-01

摘要:和声形态是构成音乐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一部钢琴作品的和声形态对于更好地处理作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和声形态的研究包含了和省的和谐性、和声的进行、和声的色彩三个方面。透彻地研究作品的和声形态,可以是作品的处理更加符合音乐自身的表现规律,避免音乐处理中的盲目性。

关键词:和声形态钢琴作品音乐处理

和声形态是构成一部音乐作品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与旋律形态、节奏形态、织体形态等结构要素一起,构建了完整的音乐作品。和声是多个乐音的组成形式。不同的音在同一时间的结合叫做和音,使几个音组合成和音,并使这样的一些和音形成连续的进行,就是和声。和声的概念既包含了音高在空间上的构成状态,也包含了音高在时间上的进行状态。和声对音乐作品的创作与演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他不仅使旋律获得极为丰富的音响色彩与情感色彩,也使音乐获得了强大的内在发展动力。

一、和声的和谐度

协和来自两个音声波振动频率的比例关系,比例公倍数越小,听觉体验越和谐。八度的振动比例为2:1,五度的振动比例为3:2,四度的振动比例为4:3,大三度的振动比例为5:4,小三度的振动比例为6:5,大六度的振动比例为5:3,小六度的振动比例为8:5等。二度和七度的振动比例非常复杂,因此是相当不协和的音程。在人的听觉反应中,协和的和音使人产生松弛感、稳定感;不协和的和音使人产生紧张感、动力感。

在各种和弦中,三和弦在听觉反应上是相对最协和的,与三和弦相比,七和弦是不协和的,因此七和弦造成的紧张度和倾向性比三和弦要强烈,在音乐的进行中形成的推动感更明显。但是对于九和弦与十一和弦而言,七和弦又是比较协和的,因此和弦的协和与否是相对的,这种协和与不协和之间的对比,是和声引起音乐作品的音响色彩与情感色彩变化的根本原因。

在钢琴演奏中,大多数的演奏者对旋律的起伏,节奏的脉动,音色的变化都会有比较敏感的体验,而往往忽视了对和声的研究。殊不知,有时一个和弦的运用,会对音乐语气和情感的表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肖邦《g小调第一叙曲》引子的最后一个和弦(谱例31),在乐句的结尾处没有运用常规的具有稳定感的和弦,而是用了一个用六音代替五音的K和弦,六音代替五音,使和弦的不协和性增强,K和弦本身的不稳定性加上不协和音的运用,使乐句有一种没有解决的疑问语气,令人对后面音乐的发展充满了期待。在处理这个和弦时,一定要对降E给予足够的重视,才能更好地表达出作曲家在此处要传达的表情信息。

谱例31

和弦的协和程度决定了他们之间张力的的变化,也暗示出演奏中的处理方法。一般而言,不协和的和弦应予以突出,协和的和弦应处理得柔和;在旋律中,调性之外的音应予突出,调性以内的音则应处理的柔和,在和声进行中为形成特殊效果而设计的转折处也应给以强调,这样才能通过和声的变化体现出音乐中的张力。

二、和声的进行

在我们的听觉经验中,协和的和弦给人安宁感、稳定感,不协和的和弦给人紧张感、动态感,充满要求解决的动力。和声从协和到不协和的进行会造成紧张、兴奋的增长;反之,从不协和到协和的解决,紧张和兴奋会得到缓解与松弛。如果不协和程度及其尖锐,或迟迟得不到解决,情绪和情感的兴奋度就会非常强烈,音乐作品中的高潮就是这样形成的。可见,和声进行的规律与人的生理、心理变化是紧密相连的。

和声引起的心理反应除了与音响的协和性有关之外,还与其在调性中的功能有关。在不同音级上建立的和弦以及和弦在调性功能中的进行,也会产生稳定与不稳定的感觉。如建立在大小调工级上的主和弦与建立在V极上的属和弦都是协和的大三和弦,但主和弦给人的感觉是稳定的,属和弦由于倾向于主和弦而使人产生不稳定感。和弦从稳定到不稳定的进行产生紧张度增长的联觉反应,从不稳定到稳定的解决产生紧张度减缓的联觉反应。如果不稳定的和弦同时又是不协和的,则产生的紧张感更强,需要解决的倾向性也更强。

在巴洛克晚期形成的大小调体系功能和声,到了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发展成熟,其完整的进行模式就是从稳定的主功能出发,进行至较不稳定的下属功能,再至更不稳定的属功能,最后回到主功能得以解决。这种和声功能的进行逻辑与人的一般心里活动模式向吻合,因此成为音乐展开的一种强大的内在动力,奠定了音乐作品基本的和声结构。到了浪漫主义时期,和声的运用被不断的发展与丰富,半音化的倾向更强化了音乐内部的不协和性,贝多芬与其之前作曲家作品中的理性与感性的协调和平衡被逐渐打破,音乐中不安与激愤的情绪表现得更为突出。然而万变不离其宗,浪漫派极端复杂的和声语言从根本上并没有背离调性功能的逻辑。

例如拉赫玛尼落夫的许多钢琴作品中都有着宽广的呼吸及与长大的高潮部分。很多时候,高潮的产生与回落都要由和声的推动来完成,由于调性中心音不断被否定或转移,和声的进行也不断地从临时调的下属进行到属,音乐的紧张感层层推进,渲染出强烈的感情气氛,形成巨大的感染力。

三、和声的色彩性

音乐的色彩一直都是作曲家们极感兴趣的问题,很多作曲家对音乐的色彩都有自己的理解。譬如巴赫认为b小调是黑色的;贝多芬认为C大调是白色的;斯克里亚宾则将钢琴的所有音高都一一配上不同的颜色。和声形态同样具有色彩性,而且这种色彩性的变化更为丰富。但是和声引起的色彩感觉不是具体的、确定的颜色,而是明暗、浓淡、清浊等感觉特征的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内心体验的共鸣。

在舒伯特的《即兴曲Op.90No.4》中,作品的主要调性是降A大调,但开始却是在同名小调降a小调上展示,到了第13小节,进入到降a小调的平行大调降C大调上,音乐的情绪色彩随着调式的改变先由暗到亮,到了第19小节,又转为b小调,音乐的色彩也转向柔和,直到第31小节,主要调性降A大调出现,大调的明朗风格才真正确立。这一连串的调式交替变化,带来了和声色彩的明暗变化,仿佛也表现了作曲家内心深处绝望与希望的交织。每个和声的色彩不是普通的色彩,而是心灵深处的颜色。在演奏中,必须通过触键与速度的调整与控制,将力度与音色的变化与和声色彩的变化紧密结合,敏锐地捕捉到音乐情绪的微妙变化。

19世纪中叶,民族乐派兴起,自然副三和弦,上三度关系的色彩性和声进式的引进,使和声的色彩性越来越丰富。到了印象派,同主音调式的渗透,全音阶及平行和弦的大量出现,使和声的功能力度被削弱,色彩性则更清澈、透明、多变。如德彪西的《帆》、《雾》等,就像是一幅中国的水墨山水画,黑和白的色彩是相互渗透和渲染的,墨的浓淡营造出丰富的层次,如音乐的层次一样变化多端。

音乐的表现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对一部钢琴作品的处理,首先要建立在对音乐材料的研究之上。和声形态作为钢琴作品重要的构成因素,对演奏者的处理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钢琴作品中,和声语言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演奏者不仅要清晰地勾勒出每一个和弦,还要把握好和声进行的内在逻辑关系及其所带来的张力和色彩的变化,才能更好地诠释出作品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2]樊慰慈.飞跃高加索的琴韵—俄罗斯钢琴演奏乐派的历史传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3][奥]阿诺德·勋伯格著.茅于润译.和声的结构功能.[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4]音乐与其表现的世界——对音乐音响与其表现对象之间关系的心理学与美学研究.[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5]王庆.音乐结构与钢琴演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奥]爱德华·汉斯立克著.杨业治译.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刍议.[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

[7]汪丽萍.论钢琴演奏的音乐艺术.[J].中国论文联盟.5/2005.

[8]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