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团队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思考雷长青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7-17
/ 2

高校辅导员团队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思考雷长青

雷长青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从我国建立辅导员制度以来,辅导员的职责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特别是中央的16号文件颁发以后,辅导员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学校和社会的重视,同时也对辅导员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要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育人服务工作,全面推进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单凭辅导员个人的能力就显得力不从心,为了改变这种困难局面,加强高校辅导员团队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样通过团队的力量可以很好地贯彻和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能有针对性的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形成资源共享和互补。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团队建设

一、辅导员团队建设的重要意义

就本质而言,高校辅导员团队建设主要指:辅导员以培养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为宗旨,根据时代要求与大学生发展的内在要求,构建和谐共进的教育管理团队,对大学生开展不同主题的教育与活动。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承担着高校学生的日常管理、思想教育、学风建设、心理辅导、素质教育、就业指导等与学生成长成才息息相关的工作,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针对当前辅导员存在的职业倦怠、平台缺失等问题,专业化的团队建设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专业化的团队精神有利于陶冶辅导员成个体的情操,有助于辅导员良好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社会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辅导员团队建设通过实践将提供可供参考的经验,可以促使高校辅导员之间相互协作,共为一体,同时相互之间的竞争协作,催生更多优秀辅导员团队的出现,也可以充分调动和挖掘每一位辅导员的发展潜能,树立辅导员个体对对辅导员职业和工作的认同,从而可以更好找到团队的专业化发展与辅导员个体,发展的契合点,大力增强辅导员的归属感和一体感,使得辅导员团队专业化具有高效力。

二、高校辅导员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

1.辅导员队伍结构不合理。在数量结构方面,由于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扩大造成多数高校出现300-500名学生配备一个专职辅导员的情况,远高于教育部提出的1:200的配备比例,使辅导员被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埋没,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团队建设活动。不少高校对辅导员工作重视不够,对辅导员关心不够,不能对辅导员的工作和生活状态进行深入的换位思考,缺乏完善的保障和激励机制,缺乏辅导员职业发展的系统规划。社会对辅导员工作认同感不足,认为辅导员就是学生的保姆,过分强调他们的责任和贡献,造成辅导员的工作热情快速消耗,缺乏职业归属感和成就感,职业的稳定性不高,离职现象时有发生,形成团队建设的断层。

2、个体因素对辅导员团队建设产生的阻碍

由于个体文化教育背景、经历、个性、思维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存在,使得辅导员个体在团队协作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成为团队建设的障碍:第一,辅导员大多具有个人责任感,但集体配合欠佳,大局意识不够强,有时出现相互推诿,有时为避免争执而对工作不发表合理意见或建议。第二,辅导员个体能够各司其职,对各自分管工作尽心尽力,但各自为政,缺乏主动配合,热心互助的团队精神。第三,对上级布置的工作积极执行,但唯学校规章制度是从,因避责心理而姿态保守,缺乏主动创新、开拓进取的胆识和气魄。

三、强化高校辅导员团队建设的对策

1.提高辅导员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作为高校中一个特殊的群体,辅导员承担着教育者与管理者的双重角色,虽然在维护校园稳定,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辅导员本身在经济、政治待遇、学术水平等方面的问题,使得辅导员在不能获得社会的充分认同,同时也难以获得相应的学术地位。通过辅导员专业化团队建设,让辅导员积极发挥自主性和参与性,互相学习,相互借鉴,努力提高辅导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从经验型的辅导员向研究型辅导员发展,真正成为既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理论研究者也是实践者,有利于整体提高辅导员的社会和学术地位。

2.建立团队辅导员,把不同学术方向、专业背景、年龄结构的辅导员按照自愿的原则组合到一起。在相互学习和交流过程中拓展工作技能,对于学生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多种方法来解决,形成人力资源的共享互补。在团队文化团队工作实践中,逐渐形成共同信奉的文化价值意识。“团队文化依靠潜移默化地施力,去影响团队成员形成共同的、特有的价值观,进而影响团队确定特定的行为准则,形成团队成员思想中比较一致的意识和行为。”[1]

3.政府和学校高度重视,积极营造辅导员团队建设氛围。为确保辅导员团队建设的有序进行,促进辅导员的沟通与交流,学校积极搭建“辅导员沙龙”“辅导员工作案例分享会”、团队QQ群等各类平台给予政策和经费的支持。比如湖南外贸职业学院每年举行的辅导员技能大赛,辅导员沙龙,聘请专家学者讲座,在湖南省重点高校培训基地举行的高校辅导员上岗培训班等,营造了辅导员团队建设的机遇。

4.优化结构,鼓励不同院系辅导员组成团队。“辅导员团队成员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地区、不同高校,团队应吸纳各种文化特质,在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包容各种观念行为,形成团队独特宽容的共同心理。”[2]辅导员团队建设必须着眼于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促进辅导员学生工作的内涵建设。为此,学校要从大局出发,鼓励各二级学院辅导员组成特色鲜明的辅导员团队。团队组合打破了传统单兵作战的模式,进行团队合作,各位辅导员有不同的工作经历、专业背景和学术专长,有利于学术创新并能最大化地服务于不同专业不同学制的学生。

5.“彼得?圣吉在其著名的《第五项修炼》一书所中提出了构建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即系统思考、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和团队学习。”[3]因此,辅导员团队要不断学习以提升自我素质与工作水平。

(1)建立“导学”机制。邀请校内外在学工领域有所专长的专家教授到学院给团队开设讲座、交流会,建立专家教授“导学”机制。

(2)建立“互学”机制。组织团队内辅导员广泛开展团队学习,以座谈会、交流会、读书漂流、辅导员沙龙等形式,促进成员之间互相学习。

(3)建立“考学”机制。积极发动团队成员报考心理咨询师、职业规划师、就业指导师,并且在成员内部不定期开展心理、资助、就业等专题考试,以考促学。

物质文化高度发展的今天,“金钱论”,“利益关系论”冲击传统观念。作为高等教育的一方净土,要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高校必须建立一支思想过硬、文化高尚、组织严密、制度完善的辅导员团队。使每个辅导员抛开物质诱惑和利益纷争,使同事之间不仅是工作上的亲密伙伴,更是亲密的朋友和战友,使辅导员团队成为学生管理工作中积极沟通、密切配合的高效团队,成为展现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明亮窗口与和谐旗帜。

参考文献

【1】舒桂珍.论高校辅导员团队文化建设[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2】来永宝.创新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5).

【3】丁志卫.论高校专职辅导员团队构成及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