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祖艳
(湖南省麻阳县妇幼保健院41940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乙肝病毒前S1抗原性在临床检验当中的价值。方法:瞅抽取:2011年-2013年在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病人120例(实验组),乙型肝炎E抗原阴性病人40例(对照组),实验组采用PCR方法对慢性乙肝病毒(HBV)DNA含量进行测定,对照常采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RLISA)对前S1抗原进行检测。结果:HBVPreS1和慢性乙肝病毒DNA临床诊断敏感率以及符合率均非常高,实验组和对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S1抗原性可以反映慢性乙肝病毒复制情况非常特异以及敏感,并这种检测方法要比慢性乙肝病毒DNA检测方法更加方便,因此,在临床乙型肝炎检验当中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具体运用临床检验乙肝病毒前S1抗原阳性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2-0052-02
乙肝病毒极易在人群当中实施传播,根据相关临床数据统计,在全世界范围内大约有3.2亿HBV(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然而我国是HBV高发国家,所以,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对于临床防治非常关键。在以往的慢性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是“乙肝五项”,可以其存在一定局限性。乙肝病毒的PreS1是慢性乙肝病毒和肝细胞膜当中的特殊性受体结合的关键蛋白成分,在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干细胞以及机体免疫应答期间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1]。现如今,随着医疗水平不断发展,乙肝病毒PreS1已经被众多医院广泛应用,并取得显著的临床诊断效果。本文笔者抽取2011年-2013年在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病人120例(实验组),乙型肝炎E抗原阴性病人40例(对照组),对两组病人采取不同检测,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11年-2013年在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病人120例(实验组),乙型肝炎E抗原阴性病人40例(对照组)。当中,实验组男性病人76例,女性病人44例。年龄在3-58岁,平均年龄为27.9岁。对照组男性病人27例,女性病人13例。年龄在4-56岁,平均年龄为26.7岁。160例病人全部符合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临床诊断标准,并没有发生感染。
1.2临床检测方法
所有临床标本全部采取静脉穿刺非抗凝采集,将血清进行分离,在零下20度冰冻保存。
1.2.1实验组检测方法
实验组采取前S1蛋白检测:对标本采取R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两步法。实验组试剂盒由南京迪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2.2对照组检测方法
对照组对病人采取采用PCR方法对慢性乙肝病毒(HBV)DNA含量进行测定,阳性标准:慢性乙肝病毒DNA定量在103拷贝/ml以下。试剂盒由深圳市华安平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临床质量控制血清由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给予提供。两组均严格依据试剂盒说明书实施临床操作以及结构判断。
1.3统计学分析
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以血清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结果当做临床标准,实验组的阳性率为96.6%,对照组的阳性率为94.2%,临床结果显示,两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诊断率与乙型肝炎E抗原蛋白总体符合率为85%,对照组诊断率与乙型肝炎E抗原的总体符合率为90%,临床结果显示,两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慢性乙肝病毒DNA、前S1抗原蛋白与乙型肝炎E抗原之间关系分析(n)
3讨论
根据相关临床报道表明[2],乙肝的病情是由肝细胞、宿主免疫系统以及病毒之间相互作用来确定的。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毒会造成宿主没有临床症状以及有临床症状感染,同时可发展成为肝细胞肝癌以及肝硬化,所以,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诊断对于防治非常关键。
在以往临床诊断当中,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的意义有以下几点;(1)乙型肝炎E抗原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便可以在血清当中检测出来,在出现明显症状到达高峰,三周到六周以后逐渐降低。乙型肝炎E抗原在血清当中的出现,则说明病人正处在病毒复制的关键期。乙型肝炎E抗原和乙肝病毒DNA和DNA多聚酶有密切关系;(2)抗乙肝e抗体在乙型肝炎E抗原消减以后便会马上出现,是急性病症的最高点,则表明疾病刚刚恢复,二十周以后其浓度便会明显降低;(3)抗乙肝表面抗原在急性期间以后也许会明显降低,也有可能维持一生,具有免疫性。在临床检测当中,特别是对弱阳性标本的不同操作人员也许会得出不一样的检测结果,这给临床诊断带来巨大的影响。
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医疗水平也不断发展,越来越多新的方法以及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在临床检验学科当中。根据相关临床报道表明,前S1抗原蛋白在乙肝病毒入侵肝细胞期间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在乙肝病毒复制的时候会逐渐增加,和慢性乙肝病毒的复制指标大致相同,能够清楚的将病毒复制状态以及活动性反映出来。有关临床实践研究表明[3],对急性乙肝病毒感染的患者采取动态监测,在急性感染的初期,大约有94%的病人能够检测到抗S2抗原蛋白,可是只有27.3%的病人可以检测到乙肝病毒DNA,前S1抗原蛋白和乙型肝炎E抗原大致在同一时间消失,早于乙型肝炎E抗原的消失和抗-乙肝表面抗原的阳转,同时和高水平的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以及抗-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IgM)有显著的相关性,所以,其可以作为急性乙肝的初期临床诊断指标。HBVPreS1和慢性乙肝病毒DNA临床诊断敏感率以及符合率均非常高,实验组和对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上述相关报道相一致。
总而言之,前S1抗原蛋白能够直接反应出乙肝病毒复制情况非常特异以及敏感,并且这种检测方法的临床操作要比乙肝病毒DNA检测便捷许多,因此,在临床当中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小平.乙肝病毒前S1抗原阳性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23):4829.
[2]张莹.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在医学研究中的新进展[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0:35(4):3061.
[3]赵祥胜,刘瑜,梁宝铎,等.检测乙肝标志物抗HBe、抗HBc非特异性交叉反应原因分析[J].华中医学杂志,2010,24(2):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