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蓉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一病房400016)
【摘要】目的探讨对早产儿家庭实施出院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对2010年12月~2011年7月在我科治愈出院的156例早产儿家长实施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认真实施健康教育后,早产儿再次患病率及住院率明显下降,生长发育情况良好。结论提高早产儿生存水平,不仅取决于医护人员,更重要的是家长积极主动的配合,才能使早产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早产儿出院健康教育家庭护理能力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早产儿因身体各器官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不完善,对普通致病菌有较强的易感性,出院后2年内持续生病及再住院的危险性增加[1]。良好的家庭护理可降低早产儿的患病率和再住院率,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因此,亟待加强健康教育,以对早产儿实施科学有效的照护,改善其预后[2]。近两年来,我科针对出院早产儿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早产儿家属及社会的肯定。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12月至2011年7月,156例因出生低体重或并存新生儿肺炎等经治疗好转无严重并发症出院的早产儿,其中男70例,女86例,两组新生儿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及家属年龄,文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为所有早产儿建立档案。
1.2方法有调查表明,产妇家属首选的健康教育方式是与护理人员直接交谈,个别指导[3]。早产儿家属的年龄,文化素质,心理状态以及患儿病情等各不相同,对接受健康教育的方式也存在差异。我科采取与患儿家属一对一的讲解,发放自制的“早产儿健康信息袋”以及“早产儿宝宝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并播放电视录像宣传带有共性的健康教育内容。
2内容
2.1早产儿特点根据家属的文华程度和接受水平,采取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早产儿的生理特点以及早产容易导致哪些疾病的发生,强调出院后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2.2保暖早产儿室温应保持在24℃—25℃,相对湿度55%—65%,如果室内温湿度达不到要求,要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被。衣被应轻暖柔软,要防止穿裹太多太紧,若需用保暖装置,应用包布包裹并注意控制温度,防止烫伤,一切护理操作尽可能集中进行,以防散热增加。
2.3喂养合理的喂养是提高早产儿存活率的关键。目前多主张母乳喂养优先,合理使用母乳强化剂和早产儿配方奶。根据患儿情况采取合理的喂养方式。喂奶时应将小儿抱起采取半坐位或将头部垫高,奶瓶倾斜度以奶嘴充满奶液为宜,喂完后将小儿抱起轻拍背部,使吸入的空气溢出,若放于床上宜取右侧卧位,防呛奶及溢奶误吸入气管。不同喂养方式的早产儿其各种营养素的需求不同,应及时补充维生素D和铁剂等营养物质,早产儿到纠正胎龄4~6个月时,应与足月儿一样适时适当地添加辅食[4]。
2.4预防感染早产儿房间应保持空气新鲜,每日上下午各通风一次,每次15~20分钟,避免对流风,除看护人员外,限制探视人数,避免早产儿与人过多接触。护理小儿前应认真洗手,保持小儿皮肤及脐部清洁干燥,勤换尿布,防止尿布浸湿及污染脐部。每次便后用温开水清洗臀部,注意保持颈部,腋下及腹股沟等皮肤皱褶处清洁干燥,防止糜烂发生。对小儿用物如衣服,奶具等要定期消毒。
2.5随访包括共性的和有针对性的随访内容,根据患儿住院期间需要长期观察其发展变化的阳性检查结果及临床表现,制定其随访内容和时间,以及早产儿常规的眼底检查和评分等,详细告知家长随访程序以及随访时间和地点。并强调按时随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便家属能接受,提高其依从性。
3效果
出院当天实施完健康教育后早产儿家长健康内容知晓度由86.5%提高到97.6%,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89.2%上升到99.1%。出院第7天,14天,一个月,半年,电话随访追踪早产儿出院后健康状况,结果发现早产儿再次患病率及住院率有明显下降,绝大多数早产儿出院后体重增长明显,生长发育良好。
4讨论
早产儿是特殊的人群,由于其器官组织发育不成熟,潜在疾病较多,短期的住院治疗远不能满足早产患儿的需要,更重要的是需要进行长期的家庭护理[5]。通过系统的实施早产儿出院健康教育,使早产儿家长掌握有关早产儿护理的常识及方法,通过多种形式地,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解除了家长的担忧,满足了其健康需求,增强了家长的保健意识,并促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同时,护理人员耐心而全面地实施护理指导,不仅提高了家属对其工作的满意度,也使自身价值得以体现。
参考文献
[1]BowmanE,YuVY.Continuinginorbidityinextremelylowbirthweightinfants[J].EarlyHumDev,2000,19(2-3):56.
[2]卢林阳.早产儿发育照护护理综述[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85-87.
[3]生蓉,赵彩霞,朱春云.产妇陪护家属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3,19(4):273.
[4]张巍,童笑梅,王丹华.早产儿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
[5]成兆英.健康教育在早产儿家长中的应用效果及探讨.当代护士,2006,4,(4):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