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医疗行业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3

对中国医疗行业的思考

侯佳男

侯佳男

河北省遵化市第一中学

【摘要】近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习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强调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党和国家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充分证明,发展健康事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全局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可以说,现今是中国卫生事业的黄金时代,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重视卫生事业的发展。然而今日的医疗行业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我们离全民健康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本文将以独特的视角剖析我国医疗行业,阐述对医疗行业发展的思考。

【关键词】医疗行业问题的剖析;对医疗行业发展的思考;医学人文;综述

健康,是幸福的起点,也是成长的前提;是立身之本,也是立国之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福祉的永续追求。[1]

----习近平

保证健康的重要手段就是提供良好的、高水平的医疗服务,要想让人民享受高水平的、高端的医疗服务就要求中国医疗卫生体系平稳、健康快速发展。最近一段时间有关医疗行业健康发展的文件不断发布,加之本人有幸听了几场医改峰会,经过反复地思考论证,结合自身的经历和感悟写下这篇文章。

一、对中国医疗行业体系的分析

(一)医疗行业存在的问题

一是医疗机构自身问题。医疗机构定性不清。现今部分医院93%的创收要靠从给予病人的服务以及药品差价中去获得利润,院长和医生思考的是怎么样创收,不是如何钻研技术治病救人,这不应该是公立医院做的。目前,大部分医疗机构的公益性和盈利性不分,医药不分,管理不分。由于单位性质的不明确性,医疗机构放弃了生存和发展的原有责任和义务,管理模式近乎盁利性企业。

二是医疗供给不均,卫生资源总体不足,当前的医疗资源总体供给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不成正比。据统计数据,65岁以上群体的慢性病患病率高达89.4%,约为45-54岁人群的3倍。伴随着人口老龄化,中国的疾病谱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疾病结构已经与发达国家高度相似。[2]因此,社会对医疗服务的总体需求急剧上升,这使得医疗卫生服务总体需求与现有医疗条件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并深化。

三是政府监管、制度和法规均存在缺失。首先我国医疗行业市场化,政府过度地依赖市场经济体制配置医疗资源,以达到减少财政支出的目的,因此导致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优质医疗资源的稀缺,从而导致医疗费用、医疗服务费用的上涨,最终损害群众的利益。[3]其次政府对于社会办医疗机构监督不到位,一些私人诊所、民营医院为了牟取暴利滥用药物、过度医疗等问题严重。

四是医疗保障制度虽已进行多次改革但大部分地区医保仍然存在问题。1.医保门、急诊的报销门槛较高(报销要求高、比例低、覆盖疾病种类较少),部分地区甚至用药物充抵百姓应得的报销款等等怪象,2.部分地区医保报销目录包含药物种类较少,一些临床基本用药无法报销,导致个人担负比例高。

五是我国医学人文建设虽已启动多年,但医学人文建设仍然欠缺。现今无论是病人甚至是部分医生,还沉浸在“先进仪器设备和药物保障健康”的现代迷信之中。据统计,有30~40%的手术是不该做的。在成千上万种药物中,确切有效的仅占10%,可有可无的占30%,根本无效的占60%。除此之外,还有越来越多因误诊而导致的医疗事故、医疗纠纷,过度医疗,“见钱才开”“见死不救”的医德失范,药品和医疗器械销售中的肮脏交易等腐败现象。[4]

六是社会出现反医倾向。一些媒体不分青红皂白大肆炒作所谓的“医疗事故”,致使群众对医生群体的误解不断加深,医患之间毫无信任感可言,正常的医疗行为无法继续。“职业医闹”的出现更是让医护群体的安全感丧失,医护人员只能用一些手段(如充分检查、拒绝收治重症患者、免责协议等等)进行自保;毫不夸张的说,现在一些公立医院(一二级医院)的医生接诊时首先考虑的不是如何为病患解除病痛而是如何自保。

(二)原因分析

一是政府监管、引导不到位。首先是政府管理不到位,现今医疗资源属于稀缺资源、垄断资源,政府无法有效地平衡医疗资源,打破医疗资源的垄断,导致城乡、地区之间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分级诊疗体质不能很好落实,致使大多数人生病后往大医院跑,导致大型三甲医院人满为患,社区门诊、普通一、二级医院无人问津。其次是政府监督不到位,政府缺乏对医院尤其是民营医院、诊所的监督,医师资格审核存在漏洞一些毫无医德医生滥竽充数,过度医疗问题严重,加剧医患矛盾。

二是医疗行业缺乏法律的规范。尽管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但是关于医疗行业的法律法规较少,卫生法体系尚未建立,医患矛盾医疗纠纷解决机制不完善。一些地区医疗卫生机构为了息事宁人解决医疗纠纷的方式“简单粗暴”一味的要求涉事医院赔款处罚医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职业医闹”的出现。虽然法律是一个社会最低的道德底线,不是上限,但是面对当今这种社会现状我们只能靠法律来约束底线。

但是有了法律我们也不能只用治疗效果去评判医生对错,事实上我们有相当多的手术是失败的,但我们应该知道失败不是医生的责任,因为医学作为一门科学一定会有失败。所以绝不能说治疗结果是糟糕的,医生就是失败的,就是有错误的,就是不负责的,就是犯罪。这就要求司法人士重新审视充满着未知、挑战、风险和失败的医学科学。

三是医务人员待遇偏低、社会地位不高,法律制度对医务人员保护不够。有关统计显示,2015年,我国公立医院职工年均工资性收入为8.9万元,其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仅为5.5万元。按照国际惯例,医生工资应该是社会平均水平的4到6倍,中国则是1.19倍。医疗行业是一个投入时间长、专业性强、技术性要求高的工作。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大、精神压力大,职业风险高,甚至存在人身安全风险。医生的收入,与教育程度、职业含金量、工作强度严重不匹配。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大多数医生为了提高收入只能通过拿检查或药品的回扣。事实上,这种灰色收入在某种意义上加剧了医患关系的日益紧张,甚至给医生带来心理负担,使他们良心不安。

四是社会舆论的负面作用。首先是一些媒体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不分青红皂白大肆炒作所谓的“医疗事故”,其次是某些人员为了获得利益对焦点问题妄加评论,误导大众。这些因素致使群众对医生群体的误解不断加深,医患之间毫无信任感可言。

五是医学科普力度不足,人民群众对于医学的认识不足,严重缺乏基本的医疗卫生知识(如对于HIV的认识)。普通群众遇到问题常常用普通思维考虑医学问题导致误解不断加深。

二、对中国医疗行业发展的思考

一是要强化政府的投资与监管职能。首先,应当明白供给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职责,政府应保证在公共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减少民众直接支付的比例。其次,应该强化政府监管职能。各级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进行规范和监督,坚决打击医疗卫生方面的非法行为,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同时,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健全管理体制和监督体制并确保其得以贯彻实施。

二是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推动城乡均衡发展。努力平衡城乡之间的医疗差距,建立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制度。合理有效配置卫生资源,使城乡居民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医疗服务。建立相应的保障制度鼓励优秀医生到基层去到西部去,确保保障轨的医疗人才资源。

三是倡导社会办医。当前,我国年均总诊疗人次多年居全球首位,社会资本办医已成为化解公立医疗机构供需矛盾、提升医疗服务供给能力的重要一环。截至2017年6月底,全国社会办基层医疗机构1.68万家,占基层医疗机构总数的23.68%;社会办医院1.71万家,占医院总数的57.72%。(见表2)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公布的《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社会力量办医能力明显增强,行业发展环境全面优化,打造一大批有较强服务竞争力的社会办医疗机构,服务供给基本满足国内需求,逐步形成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新格局。[5]所以,政府首先应当引导社会力量进入医疗行业,并鼓励优先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便利资源促进竞争轨的快速崛起。其次应加强

下转第412页

对社会办医的监管力度,让社会办医良好发展,把民营医院办成真正的公立性的医院,使人民享受高水平的、高端的医疗服务。

五是重视疾病预防、医学科普和健康教育。健康的概念应该从出生的临终贯穿始终。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应该从以疾病治疗为中心转变成以健康促进为中心,灵活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的医学辅助技术广泛开展疾病预防和健康体检等项目。使疾病能够早发现、早治疗,尽量避免要么不生病、一生病就是大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发生。

七是提高医生的待遇、社会地位,保障医生的合法权益,改善医务工作者现有的工作环境。健康事业的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战略,医疗卫生管理机构、司法部门应当成为医务工作者的强大后盾,保障健康事业的平稳、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应当共同努力将医生的从医之路变成少有风险、没有风险,没有阴云,受人尊重的人生大道。鼓励优秀的毕业生积极投身医疗事业。

八是将医学教育回归精英教育。医学院应培养卓越、优秀、具备临床胜任力的临床专科、全科医生,优秀的药物研究、公共卫生,护理专门人才;更要培养面向未来医学,引领未来医学发展的精英人才,这些人才要具有临床优、基础厚、后劲足、科研强、通识宽、国际化等特点。[6]要将他们培养成为卓越的临床学家、医学科学家、医学教育家和优秀的医学人文学家,为健康中国的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资源。

结语: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习近平

我们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现代化的医院管理体制。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坚持预防为主,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发生。倡导多元化办医,支持社会办医。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为全面建成健康中国的目标保驾护航。

以上是我凭借我现有的知识、阅历写的一篇文章,因此难免有不足或是错误,请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文章中引用了一些医学大家的论述,如有不妥之处请予以指正。

参考文献:

[1]人民网《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健康之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纪实》[DB/OL](2017-10-13)[2017-11-5]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7/1013/c1001-29586678.html

[2]申珂,郭娜娜,邓健,等.中国近40年慢性病疾病谱变化情况[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8):903-905.

[3]王黎明中国医疗改革现状及对策分析[J].学理论,2012(33)

[4]梁浩材.社会医学(第二版)[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5]栗征.国办发文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10).

[6]《厚道•医学讲述实录|詹启敏:传承与发展》[D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