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手术患者的麻醉选择

/ 1

胸腔镜手术患者的麻醉选择

吕勇丁惠

吕勇丁惠(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五医院麻醉科163714)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6-0200-02

内镜外科的发展和人们对微创手术的关注使得电视胸腔镜手术(VAT)有了很大的发展。胸腔镜检查和治疗可以用于胸膜、肺、心包以及食管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此外,脊柱外科的一些胸椎手术从前方、侧前方入路进行,也常常借助胸腔镜的辅助。在患侧胸膜腔开放后,肺部分萎陷,可以提供足够的视野和操作空间,因此,电视胸腔镜技术不需人工注入气体。胸腔镜手术创伤小,但术中随时有转为开胸手术的可能。此外,行胸腔镜检查的患者有许多是多种疾病并存的危重病人,耐受单肺通气的能力较差,心血管意外的发生率较高。

1麻醉前评估

行胸腔镜检查或手术的患者,或者为年轻病人,术前全身状态良好,或者为老年危重病人,术前合并多系统疾病。对于前者,麻醉无需特别准备,对于后者,则需要术前做出仔细的评估。

1.1呼吸系统功能评估可以依据询问术前病史,了解咳嗽、咳痰、憋喘等症状的性质,明确是急性疾病,还是慢性病变;体格检查应注意患者是否有桶状胸,气管插管是否会困难;胸部正位片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气管的粗细,是否有气管受压移位,是否有肺气肿、双侧肺大疱、肺实变等情况;肺功能检查用于判断呼吸功能受损的程度,为麻醉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最可靠的依据。全肺功能的评价主要依赖对动脉血气、肺活量和肺容量的综合分析,如果患者有高碳酸血症,第一秒时间肺活量低于肺活量的49%或低于2L,最大通气量低于预计值的49%,残气量超过肺总量的49%,弥散功能低于49%,均提示全肺功能受损。此时应继续评价单侧肺功能,方法主要是利用放射性核素测定单侧肺血流,如果估计手术后第一秒时间肺活量低于0.85L或切除肺血流占肺总血流的70%以上,则手术的安全性明显降低。

1.2循环系统功能评估应注意患者是否有充血性心衰,有没有冠心病病史,6个月内是否有心肌梗死的病史,有无心律失常等情况。胸腔镜手术患者术中需单肺通气,可能存在的低氧和高碳酸血症,以及术中操作的机械刺激都可能诱发心律失常,或者使心肌的氧供需平衡受到威胁,因此,对于术前合并上述心脏疾病的患者,应向患者以及家属交代手术的危险性,术中密切监护,与手术医师密切配合,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2麻醉方法的选择

根据手术种类和范围,病人病情、精神状态的不同,胸腔镜手术可以选择局麻、区域神经阻滞或单肺通气全身麻醉。

2.1部位麻醉

局部浸润是提供镇痛最简单的方法,但是因阻滞效果不完全而限制了使用。肋间神经阻滞和胸部硬膜外阻滞可以提供比较完善的镇痛,再辅以星状神经节阻滞,可以抑制肺门操作刺激引起的咳嗽反射。但由于此时病人是自主呼吸状态下于侧卧位进行手术,可伴有反常呼吸和纵隔移位,因此仅限于时间短和比较简单的手术。

2.2全身麻醉

大多数胸腔镜以全身麻醉更易于管理。全麻后,机械通气可以减轻纵隔移位,防止反常呼吸。此外,如果没有禁忌,全身麻醉与胸部硬膜外联合应用有许多突出优点,不仅可以在较浅的全身麻醉下完成手术,还可以增加冠脉血流,改善心肌缺血,并且可在术后提供良好的镇痛,促进病人术后恢复。

胸腔镜手术时要求术侧肺萎陷以利术野观察和操作,因此,应该采用单肺通气与肺隔离技术,因为隆突与左上肺叶支气管开口距离较大(约5cm),所以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更多被选用。临床上,根据临床征象判断导管位置正确的病例,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仍有48%的比例位置不佳。现在认为,双腔支气管插管后常规用纤维支气管镜确认位置更为合适,并且体位变动后还需要再次确认。气囊堵塞式的单腔双囊导管用于胸腔镜病人更为方便,特别是对于脊柱矫形术等体位频繁变动的手术,需要时调节小套囊的位置即可,而不需更换气管导管。单肺通气的问题是如何避免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发生。机械通气时,潮气量并不一定要减少,但应监测气道压。对于老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病人,还要提防通气侧肺大疱破裂气胸形成的情况,若有怀疑,应及早照胸片明确诊断,以求尽早胸腔闭式引流,保障正常通气。单肺通气时吸入氧气浓度应增加至50%以上,术中必须持续监测SpO2和PETCO2的变化。预防低氧血症的方法还有:非通气侧肺低流量氧气吹入或高频喷射通气(HFJV),而以前者比较简单易行。

术毕宜间断、低压、缓慢膨肺,以预防复张性肺水肿的发生。双肺通气后,应注意患侧引流管是否通畅。待呼吸恢复后,观察氧饱和度能否维持良好,再充分吸痰,拔除双腔气管导管,送回病房。如果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后呼吸频速,吸空气后氧饱和度不能维持90%以上,则有可能已发生复张性肺水肿,应换单腔管后带管回病房或回重症监护病房,待呼吸功能恢复良好后再拔除导管。

参考文献

[1]谢荣.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539.

[2]韦华,邓劲松,张瑛,等.电视胸腔下小儿室缺矫治术的麻醉管理[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6,4(1):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