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人民医院内科165000)
摘要:目的探究肝硬化诊疗措施,以提高肝硬化临床治愈率。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7月~2017年1月收治的89例肝硬化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诊疗过程。结果89例患者中,乙肝肝硬化患者34例,丙肝肝硬化患者15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18例,胆汁淤积性肝硬化15例,药物性肝硬化7例,其中出现腹水者28例,消化道出血患者6例,肝性脑病者7例,分别采用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后,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根据肝硬化患者具体情况实施个性化治疗方案,可提高临床治愈率。
关键词:肝硬化;诊疗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在我国大多数为肝炎后肝硬化,少部分为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虫性肝硬化。病理组织学上有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隔形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早期由于肝脏代偿功能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有多系统受累,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脾功能亢进、腹水、癌变等并发症[1]。现抽选我院89例肝硬化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诊疗过程。阐述如下。
1一般资料及方法
抽选我院2015年7月~2017年1月收治的89例肝硬化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诊疗过程。其中男性患者53例,女性患者36例,年龄42~62岁,平均年龄(48±2.5)岁。
2病因
2.1病毒性肝炎
目前在中国,病毒性肝炎尤其是慢性乙型、丙型肝炎,是引起门静脉性肝硬化的主要因素。
2.2酒精中毒
长期大量酗酒,是引起肝硬化的因素之一。
2.3营养障碍
多数学者承认营养不良可降低肝细胞对有毒和传染因素的抵抗力,而成为肝硬化的间接病因。
2.4工业毒物或药物
长期或反复地接触含砷杀虫剂、四氯化碳、黄磷、氯仿等,或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双醋酚汀、异烟肼、辛可芬、四环素、氨甲蝶呤、甲基多巴,可产生中毒性或药物性肝炎,进而导致肝硬化。黄曲霉素也可使肝细胞发生中毒损害,引起肝硬化。
2.5循环障碍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可使肝内长期淤血缺氧,引起肝细胞坏死和纤维化,称淤血性肝硬化,也称为心源性肝硬化。
2.6代谢障碍
如血色病和肝豆状核变性(亦称Wilson病)等。
2.7胆汁淤积
肝外胆管阻塞或肝内胆汁淤积时高浓度的胆红素对肝细胞有损害作用,久之可发生肝硬化,肝内胆汁淤积所致者称原发胆汁性肝硬化,由肝外胆管阻塞所致者称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2.8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时由于虫卵在汇管区刺激结缔组织增生成为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可引起显著的门静脉高压,亦称为血吸虫病性肝硬化。
2.9原因不明
部分肝硬化原因不明,称为隐源性肝硬化。
3临床表现
3.1代偿期(一般属Child-PughA级)
可有肝炎临床表现,亦可隐匿起病。可有轻度乏力、腹胀、肝脾轻度肿大、轻度黄疸,肝掌、蜘蛛痣。
3.2失代偿期(一般属Child-PughB、C级)
有肝功损害及门脉高压症候群。
3.2.1全身症状
乏力、消瘦、面色晦暗,尿少、下肢水肿。
3.2.2消化道症状
食欲减退、腹胀、胃肠功能紊乱甚至吸收不良综合征,肝源性糖尿病,可出现多尿、多食等症状[2]。
3.2.3出血倾向及贫血
齿龈出血、鼻衄、紫癜、贫血。
3.2.4内分泌障碍
蜘蛛痣、肝掌、皮肤色素沉着、女性月经失调、男性乳房发育、腮腺肿大。
3.2.5低蛋白血症
双下肢水肿、尿少、腹腔积液、肝源性胸腔积液。
3.2.6门脉高压
腹腔积液、胸腔积液、脾大、脾功能亢进、门脉侧支循环建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
4实验室检查
4.1多有轻度贫血,血小板及白细胞减少,凝血因子减少,肝功能试验早期可正常。黄疸病例胆红素增高。有肝细胞坏死时谷丙转氨酶增高,絮状试验可阳性,血浆蛋白减低,清蛋白比球蛋白比例倒置。胆汁性肝硬化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胆固醇及磷脂增高,絮状反应正常。
4.2内窥镜或食管钡餐检查可见静脉曲张。
4.3腹部B超检查肝回声明显增强,不均,光点粗大,或肝脏表面欠光滑、凹凸不平或呈锯齿状,脾脏增大,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增宽。
4.4CT检查表面欠规整,叶间比例失调,肝脏体积缩小。
4.5腹腔镜或肝活组织检查诊为肝硬化。
4.6放射性核素扫描肝脏体积明显缩小,分布稀疏不匀,腺脏体积明显增大。
5鉴别诊断
5.1原发性肝癌
病情发展快,短期内发生肝区痛。肝脏进行性增大,血清甲胎蛋白阳性,影象学检查提示肝癌改变。
5.2慢性白血病
其中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肝脾明显肿大,但血常规及骨髓象可助确诊。
5.3结核性腹膜炎
有结核中毒症状,腹部触痛,揉面感或触及包块,腹水为渗出液,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5.4消化性溃疡出血
多有慢性胃病史,无肝硬化体征,出血前腹上区痛加剧,出血后缓解。但如与肝硬化并存,不易鉴别,可作胃镜,或血止后作钡餐等检查以确诊。
6治疗
6.1病因治疗
按引起肝硬化的原发病给予特异治疗。
6.2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以减轻肝脏负担,改善肝循环,促进肝功能恢复。
给予高糖类,适当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足够热量,避免应用对肝脏有毒的药物,可口服醛内酯(又名肝泰乐)、益肝灵、云芝肝泰、肌苷等保肝药物。
6.3腹水患者治疗
限制钠盐和水的摄入,利尿剂可用氢氯噻嗪(又名双氢尿塞)、螺内酯(又名安体舒通),无效时可用呋塞米(又名速尿)、利尿酸等,必要时输全血、血浆或无白蛋白。肝性脑病时不宜用利尿剂,以免引起水、电解质紊乱。血吸虫性肝硬化腹水可做腹腔-颈静脉分流手术。
6.4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应禁食、输血、止血。止血可予维生素K,静脉洋注适量右旋糖酐-40及50%葡萄糖液20ml加脑垂体后叶素5~10U,1次/d,或用三腔气囊管压迫止血。紧急情况下,立即静脉注射血凝酶(立止血)1克氏单位(kU),同时肌内注射1kU。
6.5肝性脑病的治疗
可用六合氨基酸注射液,每次250ml,加入10%葡萄糖液250ml中,缓慢静脉滴注,以调整氨基酸代谢。谷氨酸每次每日0.3~0.69mg/kg,3~4次/d,口服,或氨酪酸每次0.25~0.759mg/kg,3次/d,口服,此两药用于降低血氨。乳果糖口服注每次10g,3次/d,有抑制肠内细菌产氨的作用。
7结果
89例患者中,乙肝肝硬化患者34例,丙肝肝硬化患者15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18例,胆汁淤积性肝硬化15例,药物性肝硬化7例,其中出现腹水者28例,消化道出血患者6例,肝性脑病者7例,分别采用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后,均取得满意疗效。
8讨论
预防肝硬化首先要重视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早期发现和隔离病人给予积极治疗。注意饮食,合理营养,节制饮酒,加强劳动保健,避免各种慢性化学中毒也是预防的积极措施。对于疑有肝硬化者应及时进行全面体检及有关实验室检查,争取在代偿期得到合理积极治疗,防止向失代偿期发展。定期体格检查,同时避免各种诱因,预防和治疗可能出现的并发症[3]。
本项目通过分析89例肝硬化患者的诊疗过程,得出结论:根据肝硬化患者具体情况实施个性化治疗方案,可提高临床治愈率。
参考文献
[1]蒋元烨,薛博瑜.肝硬化诊治最新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2):237-239.
[2]陆兆炯.50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治分析研究[J].吉林医学,2013,34(15):2997.
[3]王建江.浅谈肝硬化的临床诊治[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