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巧
(南京市江宁医院;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目的:评价阿斯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功能、预后的影响,从而提高脑梗死患者的生存与生活质量。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n=130),进行治疗方法随机分组(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1组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试验2组接受阿斯匹林加氯吡格雷治疗。对比试验1组、2组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与END和RIS的关系以及终点指标、治疗30d血小板活化功能。结果:试验2组脑梗死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恶化发生率、脑梗死复发率低于试验1组,血小板聚集、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低于试验1组,神经功能恶化、复发者入院第1d血小板聚集、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高于无神经功能恶化、复发者,P<0.05。结论:对比单一用药,阿斯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更符合脑梗死患者需求,在抑制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同时降低神经功能恶化、脑梗死复发风险。
【关键词】:阿斯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脑梗死血小板功能
当前,基于生活习惯的变化、社会人口老龄化、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增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明显多发趋势。阿司匹林作为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药物,可以降低卒中发生率。近年来,氯吡格雷开始广泛应用,且效果优于阿司匹林。但是,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均有药物抵抗现象,而联合应用在协同抗血小板作用方面效果显著。基于此,本文就我院脑梗死患者为例,总结阿斯匹林加氯吡格雷双联治疗预后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试验对象选自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总计130例。纳入标准:(1)经颅脑CT、MRI等检查确诊的脑梗死患者;(2)伦理委员会批准;(3)患者家属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大面积脑梗患者;(2)昏迷患者;(3)肿瘤疾病患者;(4)心肝肾功能障碍患者。采取随机法分组,2组患者例数相同。试验1组(n=65):男、女比例35、30;患者年龄56-78(68.8±5.0)岁;NIHSS评分均值(11.6±1.6)分。试验2组(n=65):男、女比例34、31;患者年龄55-80(69.3±5.2)岁;NIHSS评分均值(11.3±1.8)分。试验1组与试验2组脑梗死患者性别、年龄以及NIHSS评分比较,P>0.05。
1.2方法
试验1组:常规治疗加行阿斯匹林。阿斯匹林口服200mg/次,1次/d,用药30d后维持100mg/次。
试验2组:试验1组基础上加行氯吡格雷治疗。氯吡格雷75mg/次,1次/d,用药30d后继续维持氯吡格治疗。
1.3观察指标
记录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与END、RIS关系以及终点指标、血小板活化功能。
1.4指标检验标准[1]
血小板活化功能检测——取患者肘静脉血3mL置EDTA-K2抗凝血试管中,采血2h内检测。
血小板聚集率检测——光学血小板聚集OPA,取患者肘静脉血6mL置枸橼酸钠(660μL、3.8%)试管,倒置混匀3次后送检,提取富含血小板血浆PRP、制备乏血小板血浆PPP。
1.5预后效果评价标准[2]
原发有效终点END——排除感染等情况下,入院10dNIHSS评分+>4分。
次要有效终点RIS——入院后30d脑梗死复发、心肌梗死MI、深静脉血栓DVT、肺栓塞PE、全因死亡。
安全终点——梗死后出血、颅内外出血。
1.6数据分析
以软件包SPSS19.0对130例脑梗死患者试验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型指标以例(n)、率(%)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型指标以(±s)表示,进行t检验。P<0.05——指标差异明显。
2结果
2.1血小板活化与END、RIS关系分析
有END/RIS以及无END/RIS脑梗死患者组间血小板活化与END、RIS的关系情况见表1。经统计学计算,P<0.05。
3讨论
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早期复发明显,血小板活化起重要作用,强化抗血小板治疗可降低END发生率、脑梗死复发率。阿斯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活化聚集功能,氯吡格雷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基于药物抗血小板作用机制不同,所以联合用药有协同抑制活化血小板作用聚集功能的效果,从而降低END、RIS风险。池万章,周强,林静,易兴阳研究指出,阿斯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在抑制血小板活化功能方面效果显著,降低了神经功能恶化、脑梗死复发风险[3]。
综上所述,阿斯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可以明显促进脑梗死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农启科.阿斯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观察[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7,1(04):71-72.
[2]高峰.阿斯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04):746.
[3]池万章,周强,林静,易兴阳.阿斯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对血小板功能和预后的影响[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15,45(04):273-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