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王店人民医院老年病科浙江嘉兴314011)
【摘要】目的:观察老年血吸虫病与肠道微生态的相关性。方法:将50例老年血吸虫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将50例老年非血吸虫病者设为对照组。采集每位老人的粪便,通过16SrDNA技术比较肠道细菌总的变化趋势与规律,利用荧光定量PCR法比较肠道内主要菌群的含量变化,比较老年血吸虫病患者与老年非血吸虫病者肠道菌群含量变化。结果:老年血吸虫病患者组肠杆菌数量大于对照组,老年血吸虫病患者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血吸虫病患者中存在肠道微生态紊乱,主要表现为有益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减少,而有害菌(肠杆菌)增多。
【关键词】老年;血吸虫病;肠道微生态
【中图分类号】R5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6-0210-02
嘉兴农村曾经是日本血吸虫病的高发区,60周岁以上人群中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病变,我们通过研究发现老年血吸虫病患者存在肠道微生态紊乱,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血吸虫病患者50例,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76.5±7.6)岁,设为观察组,全部患者符合血吸虫病感染史的诊治标准。50例老年非血吸虫病者设为对照组,共50例,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74.8±8.3)岁。排除1个月内使用影响肠道菌群药物和食物的患者,排除有腹泻、便秘等肠道疾病的患者,排除恶性肿瘤等严重疾病的患者。两组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标本采集方法和粪便菌群DAN的提取
新鲜粪便标本均于早餐采集,并于采集后0.5小时内收集在加有DNA稳定剂的密闭的粪便储存盒内,当天分离,分离后冻存于-80℃低温冰箱中。通过16SrDNA技术比较肠道细菌总的变化趋势与规律,利用荧光定量PCR法比较肠道内主要菌群(肠杆菌属、乳酸杆菌属、双歧杆菌属、拟杆菌属、肠球菌属及梭菌属)的含量变化,比较老年血吸虫病患者与老年非血吸虫病者肠道菌群含量变化。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肠道菌群比较本研究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粪便标本进行定量PCR后对其进行计数,单位为copies/ul,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观察组肠杆菌数量大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普拉梭菌、肠球菌、乳酸菌、双歧杆菌、直肠真杆菌数量明显较少(P<0.05)。见表1。
3.讨论
嘉兴地区的老年血吸虫病患者很多,虽然经过抗血吸虫治疗,但因为血吸虫卵长期沉积肠道和肝脏,对肠道和肝脏的损害长期存在[1]。由于日本血吸虫寄居于门静脉系统内,故受累脏器以结肠和肝脏为主。虫卵沉积于肠壁的黏膜和黏膜下层,由于反复感染和成虫不断产卵,肠壁反复发生炎症改变和纤维化[2]。老年血吸虫病患者的结肠和肝脏受损后,可通过肠一肝轴的相互作用、减少肠道的血供和蠕动等因素,导致肠道黏膜的破坏,进一步导致肠道菌群失衡[3-4]。一方面,肝脏是限制细菌及其代谢产扩散的第一个器官,是代谢产物的深加工场所;肝脏可通过分泌胆汁酸等代谢物质,来调节肠道菌群。另一方面,肠道细菌对胆汁酸肝肠循环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将肝脏排入肠道的初级胆汁酸转变为次级胆汁酸,使95%的胆汁酸能够被肠壁重吸收,弥补肝细胞合成胆汁酸能力的不足;同时肠道菌群对肠道免疫、功能等的影响也会间接对肝脏的稳态发挥作用。肠道菌群失调促使肝损伤后并发症的发生,如由细菌移位引发的继发性细菌感染及败血症,这类患者也可进一步发展成肝硬化,肝癌等,可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结肠癌等,是这类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老年血吸虫病患者中存在肠道微生态紊乱,主要表现为有益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减少,而有害菌(肠杆菌)增多,所以我们可以给予老年血吸虫病患者服用有益菌来纠正肠道微生态,对嘉兴地区以及其他地区老年血吸虫病患者的健康维护和防治并发症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山惠明,张立群.老年血吸虫性肝病患者阑尾炎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4,13(9):793-794.
[2]陈灏珠,林果为,王吉耀.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715-720.
[8]LiL,WuZ,MaW,eta1.Changesinintestinalmicroflorainpatientswithchronicseverehepatitis[J].ChinMedJ(End),2001.114(8):869-872.
[9]LuH,WuZ,XuW,eta1.IntestinalmicrobiotawasassessedincirrhoticpatientswithhepatitisBvirusinfection.IntestinalmicrobiotaofHBVcirrhoticpatients[J].MicrobEcol,201l,61(3):693-703.
基金项目:嘉兴市秀洲区科学技术局课题(2017C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