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北中医药大学430061;2*.湖北省中医院430061
【关键词】李家康,名医经验,共济失调
李家康教授,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国家“十一五”重点专科针灸科学术带头人,湖北省知名中医。为第三、四批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常务理事,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针灸学会副理事长,武汉市针灸学会副会长,省保健委员会特聘为湖北省医疗保健专家。李老师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擅长运用针药结合治疗各种疑难病症。本人有幸跟从李家康老师进行学习,聆听其教诲,感悟其临证之“效、验、灵”,兹将李老师针药并用治疗脊髓型遗传性共济失调临床经验总结,跟大家共享。
1.病案介绍
患者姜某,男,17岁,于2018年6月10日初诊,因“双下肢无力、行走不稳、动作不协调2年,构音不清、吞咽不利1年”就诊。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无力,行走不稳,上述症状逐渐加重,发展至行走左右摇晃,经常跌倒,不能独立行走,并且出现头晕、言语含混不清、进食慢、偶有饮水呛咳。曾在当地医院就诊,查头颅、颈胸椎核磁示“延髓、颈髓、胸髓萎缩”,并在北京某大医院行基因检测,诊断为“脊髓型遗传性共济失调”,予神经营养药物及脐带血干细胞治疗,疗效不佳,后来我院求治。刻下症见:四肢无力,以双下肢为重,步态蹒跚,易于跌倒,不能独立行走,双手动作笨拙,不能做精细动作,言语时有含混不清,进食较慢,偶有饮水呛咳,间有头晕,无复视及视物模糊,大小便正常,睡眠食欲可;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而无力。专科查体:水平眼震(+),双下肢肌力Ⅲ级,肌张力下降,腱反射降低,双上肢肌力Ⅳ+级,肌张力、腱反射正常;共济运动: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闭目难立征(+),双下肢音叉震动觉和关节位置觉减退。西医诊断为脊髓型共济失调,中医诊断为骨摇,为肾督精亏,治以补肾益督之法。中药处方:补肾益督汤基础方加姜半夏10g,威灵仙20g,石菖蒲15g,郁金15g,水煎服,每日1剂,服14剂。针灸治疗:头针平衡区(沿枕外粗隆水平线,旁开前后正中线3.5cm,向下引垂直线4cm)、风池、大椎、至阳、肾俞、太溪、合谷、足三里、三阴交、解溪等,用补法,头针每次留针2小时,每次留针30分钟,隔日一次,14天为一个疗程。
6月25日二诊,患者头晕及视物模糊症状缓解,疲劳后偶发,进食慢、饮水呛咳症状消失,四肢力量有所增加,余症无明显变化,唯感觉腹部胀满。中药处方加陈皮10g,山楂20g。针刺加内关,中脘。继续治疗14天,四肢无力、行走不稳、动作不协调、头晕等症已明显减轻,可独立站立,持拐行走。
7月9日三诊,针灸治疗如前,中药随症加减,继续治疗28天,,患者Semans平衡障碍严重程度分级较治疗前提升,平衡协调试验评分由33分提升到53分Barthel指数评分由55分提升到85分,言语基本恢复正常,头晕消失,动作笨拙、行走不稳等症状明显改善,日常生活基本自理。
8月6日四诊,把汤剂改制成丸药,每日服用10g,每日2次,以巩固疗效。
2.病案分析
遗传性共济失调诊断标准:根据共济失调病史及家族史,构音障碍、锥体束征及其他相关伴随症状和体征,结合神经影像学的资料可作为临床诊断,分子遗传学的检查有助于确诊。依据诊断标准此患者可以诊断为遗传性共济失调。西医对此遗传病的发病机制较明确,病理部位主要为选择性累及某一区域的神经元,往往成对称性的改变,主要累及部位是小脑、脑干和脊髓。小脑改变比较广泛,大部分IAS的小脑病理改变较明显。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只能对症治疗,疗效较差。
脊髓型遗传性共济失调属于中医学骨摇,是指骨节迟缓不收、动摇不定的意思,论其病机当责之肾督亏虚。督脉主干循行于脑脊正中,至项后风府穴入脑内,联络脑,故脊髓和脑的病症大多是督脉病证,所以论治脊髓和脑的病症可从督脉入手。督脉支脉通于肾,受肾精充养,其物质基础是肾所藏之精,其能量产生是靠肾精化生。肾藏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主骨生髓充脑,肾精充足,督脉充盛,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若肾精不足,督脉空虚,则会出现行走不稳、步态蹒跚、易于跌倒、动作笨拙、取物不准等症;肾督精亏,精不上承,清窍失养则头晕目眩;循喉咙,挟舌本,精虚不能荣养舌窍,出现言语不清、吞咽困难。当治以补肾益督之法。头针平衡区为小脑在头皮的投影,通过相应的针刺手法及电针刺激,能够对刺激区造成强大的压力,容易激发刺激区效应,集中和增强能量的效应及转化,改变小脑局部的病理状态,促进小脑与大脑皮层之间的信息传递,使之进行自我修复,从而发挥治疗作用;针刺大椎穴、至阳穴,以激发督脉之阳;针刺太溪、肾俞以益肾填精,生髓充脑。中药熟地、鹿茸、肉苁蓉、枸杞子、山茱萸、菟丝子等补肾滋阴填精;其中鹿茸、肉桂入督益督以充实督脉之虚;佐用当归、川芎养血,使精血互化,荣养流通络脉。针药并用用,补肾益督,故能收效。
3.结语
本例是一例遗传性共济失调症,通过针灸与中药结合治疗后,取得满意的疗效。由于未随访病情,远期效果如何尚须进一步观察。李老师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针灸与中药相结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独特的针刺手法和针灸学术思想体系,其中既有丰富的中医理论内涵,又有多年的临床实际经验,值得我辈认真总结、继承,用心感悟。
*通讯作者:潘红玲,女,湖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针灸防治心脑血管及神经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