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东梅辽河石油职业技术学院124010
摘要本文通过对德育教育的方法进行探讨,主要包括说服法、榜样法、锻炼法、陶冶法、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等,以求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德育教育方法
德育教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是学校教育工作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一定要采取适当的德育教育方法,才能够起到好的教育效果,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要实现这一目的,就要不断改进德育教育的方法。
一、说服法
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要求学生遵守道德规范、养成道德行为习惯,首先要提高认识,启发自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就需要说服的方法来讲清道理,使学生明白应该怎么做。学生的认识提高了,感到有必要了,学生就能够自觉去履行。说服教育的方法很广,无论运用哪一种方法,都离不开学生的认识。说服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等。
1、讲解。是教师向学生讲述、说明、解释有关规范、守则等。教师在讲解时应该注意既要有主题,又要联系实际,语言生动,有的放矢,使学生乐听、易懂、能行。
2、谈话。是通过师生对话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谈话法简便易行,是教师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采用谈话法教育学生应该注意要以诚相待,充满师爱,要讲究谈话的艺术。
3、报告。是报告人就一定的专题向学生进行介绍和讲述的方法。为使报告能够被学生接受,报告的题目要有吸引力,不能够太大。内容一定要有生动的事实材料,切忌理论性的条条框框太多。报告人的语言要生动、有感染力。报告的时间也不要太长。
4、讨论。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全班或部分同学就某一个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讨论,从而得出正确认识和结论的方法。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通过讨论、辩论能够培养学生产生追求真理的志趣,交流思想,互相切磋,共同提高。
教师运用说服法要注意如下事项:
首先,明确目的性。其次,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再次,注意时机。说服的成效,往往不取决于花了多少时间,讲了多少道理,而取决于是否捕捉教育时机,拨动学生心弦,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第四,以诚待人。
二、榜样法
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把道德观点和行为规范具体化、人格化了,形象而生动,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吸引力和鼓动力。而青少年学生又富有模仿性,爱效仿父母、师长、或有威望的同学,尤其崇拜伟人、英雄、学者。在良好的环境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够给学生以正确的学习方向引导他们积极向上。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样板等。
1、典范。历史伟人、民族英雄、革命导师、著名的科学家、思想家和各方面的杰出人物,他们是民族的代表、人类的精英,当然是青年学生学习的典范。他们不平凡的一生、伟大业绩、崇高品德和光辉形象,对学生有极大吸引力,容易激起学生对他们的敬仰和思念之情,对照典范严格要求自己,推动自己积极上进。
2、示范。教师、家长和其他长者给青少年学生所做的示范,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榜样。尤其是教师与父母,他们肩负着培育青少年学生的重任。他们的言行、举止、仪态、作风、为人处事和各方面的表现,都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
3、榜样。学生中的榜样产生于学生,为学生亲近与熟悉,容易引起学生的关心与学习。尤其是青少年积极向上、不甘落后、因而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你追我赶,共同提高。
教师运用榜样法要注意以下事项:
第一,选好学习的榜样。我们要根据时代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指导他们选择好学习的榜样,明确前进的方向。第二,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要使榜样能够对学生产生力量,推动他们前进,就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榜样,了解所学榜样的身世,艰苦奋斗的经历、伟大卓越的成就、崇高光辉的品德,特别是了解那些感人至深,令人敬佩之处,使他们在心灵上对所学榜样产生爱慕、敬佩之情。这样,外在的学习榜样才能够转化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为了培养学生对历史典范人物的情感,可指导学生阅读一些历史著作、人物传记十分重要。为了引导学生向生活中的模范老师和优秀学生学习,应该鼓励他们多接触这些人。第三,引导学生用榜样法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要及时地把学生的情感、冲动引导到行动上来,把敬慕之情转化为道德行为和习惯,逐步巩固、加深这种情感。
三、锻炼法
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青少年品德的培养离不开锻炼,只有在社会生活和道德实践的过程中才能够形成、发展和完善。离开了实际锻炼,不论用什么方法都不能够培养起学生的良好品德和习惯。锻炼包括:练习、制度、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
1、练习。培养青少年的良好行为习惯,如爱清洁、讲礼貌等文明行为习惯,必须通过反复的练习.仅仅告诉学生明白道理不行,重要的是要求他们背熟,在同学交往中练习,在社会生活中实践,这样坚持下去才能够形成良好品德。
2、制度。通过引导学生遵守制度,特别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顽强的意志和严格要求自己的好习惯。故此遵守制度是对于学生很重要的实际锻炼要求。
3、委托任务。教师或学生集体委托学生个人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也是一种重要的实际锻炼。通过完成委托任务,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工作责任感、集体主义品质,而且还能够提高思想水平。
4、组织活动。在活动中学生要遵守一定的规范克服许多困难,经受多方面的锻炼,因而能够培养各种好品德。特别是通过社会实践,能够使学习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察悉民心、有助于学生提高品德素质、认清自己肩负的使命,形成正确的理想和人生观。
教师运用锻炼法要注意以下事项:首先,要严格要求。有效的锻炼有赖于严格的要求,进行任何一种锻炼,如果不严格遵守一定的规范和要求,而是马马虎虎,那就会搞形式主义,不可能使学生锻炼和提高。其次,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只有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内心感到锻炼是必要的、有益的、有价值的,他们才能自强不息,自觉严格要求自己,获得最大的锻炼效果。再次,注意检查和坚持。良好的习惯与品德的形成必须经历一个漫长的反复的锻炼过程。前紧后松,一暴十寒都无益于良好品德的养成。所以对学生的锻炼,要强调自觉但又不能够放松对他们的督促、检查,还要引导他们长期坚持下去。
四、陶冶法
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它有自己的特点,既不向学生传授系统的道德知识,也不对他们提出明确的要求,而是寓教育于情境之中,通过按教育要求预先设置的情境来感化与熏陶学生;没有强制性的措施,然而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效果,能给学生品德发展以深远的影响。
1、人格感化。这是教育者以自身的品德和情感为情境对学生的陶冶。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是通过说理和要求教育学生,而是以自己的高尚品德和人格,对学生的深切期望和真挚的爱来触动、感化学生,促进学生思想的转变,积极进取。教师的威望愈高,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愈真挚,他对学生人格感化的力量就愈大。
2、环境陶冶。环境影响对学生品德成长有重要陶冶作用。一般情况下,良好的环境总能够陶冶人的良好品德,不良境遇则往往形成人的不良思想行为。我们应当自觉地为学生的创设良好的环境,如美观清洁的校园、朴实庄重的校舍、明亮整洁的教室,有秩序、有节奏的教学活动和作息安排,良好的班风和校风等。
3、艺术陶冶。音乐、舞蹈、雕塑、诗歌、影视等,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形象概括、寓意深厚,感人至深,不仅给学生以美的感受而且熏陶了他们的性情。我们应该重视组织学生阅读文学诗歌、聆听音乐、欣赏美画儿、观看影视作品,或引导学生自己去创作、表现、演出,从中获得启示,受到陶冶和教育。
教师运用陶冶法要注意的事项:
第一,创设良好的情境。这种情境包括美观、朴实、整洁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尊师爱生、民主而有纪律的班风、校风。同时还要改变和消除对学生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的各种情境。第二,与启发、说服相结合。通过创设情境陶冶学生,还需要教师配合以启发、说服。引导学生注意到自己学习与生活的情境的美好、温暖、富有教益,并习惯和喜爱这种良好的情境,自觉地吸取情境的有益影响,从而也在自己的身上培养起相应的良好品德与作风。第三,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良好的情境不是固有的、自然存在的,需要人为地创设。但这绝不是只靠教师去做,应当组织学生为自己创设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的情境。学生在积极创建更加美好的情境的活动中,他们会感到自豪、自尊,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他们的品德也必将陶冶得更好。
五、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表扬奖励是对学生的良好思想、行为做出的肯定评价,以引导和促进其品德积极发展的方法。批评处分是对学生不良的思想、行为做出的否定评价,帮助他们改正缺点与错误的方法。这些都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不可缺少的方法。公正、公平的奖惩,可以帮助学生分清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认清自己的优点,明确努力方向;可以培养学生的荣誉感、羞耻感、道义感,激励他们积极进行自我修养、长善救失、提高个人道德水平和自觉捍卫学校和社会的道德规范。表扬一般分为赞许和奖励两种方式。赞许是教师对学生的好思想、好行为表示的称赞或欣赏,多以口头、点头、鼓掌等动作表示。奖励是对学生突出的优秀品行做出的较高评价。一般包括颁发奖状、发给奖品、授予称号等。批评是对学生不良思想、行为的指责。批评可以对个人,也可以对集体。无论是对个人,还是集体进行批评,既可以只对批评者进行,也可以在公共场合下进行。处分是对学生所犯错误的处理,包括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
教师运用奖励与处分要注意以下事项:
首先,公平、正确、合情合理。做到当奖则奖、当罚则罚,奖励与处分一定要符合实际,实事求是,不主观片面,不讲情面。其次,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再次,注重宣传与教育。进行奖励与处分,不只是教育被奖惩者,也是为了使全体学生受到教育。所以要有一定的形式与声势,在一定范围内宣布,并通过墙报、广播、橱窗等加以宣传,使之受到更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方法各有特点与作用,每一种方法都是进行德育教育不可缺少的,但又不是万能的,教师要善于根据各种好的德育教育方法的配合和利用,构成德育教育体系。众所周知,青年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不可能通过个别方法来实现,必定是科学地综合运用德育教育方法的结果。所以作为教师要熟悉各种德育教育方法,并且善于创造性地运用。只有这样,对学生进行施教时,才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罗岩、陈紫天等人教育学[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李萍.、现代道德教育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3】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4】罗嘉庚试论当代中学思想道德教育方法[J].学园2011年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