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语文教学的艺术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5-15
/ 2

加强语文教学的艺术性

高纪莲

高纪莲湖南省吉首市河溪中学416000在应试教育

思想的严重干扰下,语文教学大量采用了条分缕析的“科学化”方法。做练习,讲练习,似乎成了语文教学的“主旋律”。语文教学完全丧失了人文学科的独特优势,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也难以得到较好的培养和提高。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教学的艺术性成为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情操、掌握语文必修的技能与知识的重要手段和策略。

一、语文教学艺术的理解

1.激励乐学说。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响醒、鼓舞。”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指出:“教学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教他以研究学习的方法。”叶圣陶先生也一贯主张“教是为了不教。”其目地也在于使学生会学、善学、乐学。

2.创造活动说。李密先生在《课堂教学艺术通论》一书中论证指出,教学艺术乃是教师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技术技巧,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的独创性教学实践活动。张开武在《教学艺术论》一书中认为,教学艺术是用富有审美价值的特殊认识技巧进行的创造性教学活动。苏灵扬也认为:“教师之所以称为艺术家,是因为教师的劳动本身就是创作,而且比艺术家的创作更富有创造性。”

3.审美说。阎增武先生认为:“借助教学过程中的审美感,可以给教学艺术下一定义:教学艺术是通过诱发和增强学生的审美感以提高教学效果的手段,这种手段的运用能使学生在有益身心健康的积极愉快的求和气氛中,获得知识的营养和美的享受。”

二、语文教学艺术实施的策略

1.追求语文教学的“情”。根据课文内容,创造一种具体形象,富有情感色彩的特定氛围,潜移默化,熏陶感染,就能使“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激起相应的积极情感,开启学生的思想。教学只求“意”,忘了“情”,学生难免昏昏欲睡,教学缺乏“情”的价值目标,就等于课堂没了灵魂。在“情”的追求过程中,可以从备课与上课两方面进行。

首先是备课追求“情”。语文教学要以情开启学生的思想,教师要蓄足“情”。教师要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生动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必须进入相应的角色,精心备课,深入挖掘教材包含的“情”因素,为这些感情所感染,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并根据不同的文体,追求不同的情感,该激扬时昂奋高亢,该委婉时细雨润物,该悲壮时沉郁顿挫,该哀伤时哀恻动人。备出一篇课文的“情”,就能充分发挥祖国语言的文字魅力,启发学生的真情。

其次是上课追求“情”。声情并茂应是每位教师力争的佳境和目标。在课堂上,教师要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善于传情,用自己的真情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马卡连柯曾说过,做教师的绝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表达的人,就不能做教师。教学过程是师生感情交流的过程,教师追求情感有“张”有“弛”,它能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

2.追求语文教学的“趣”。为了达到“趣”的效果,应从教学方法和手段展开。教学方法追求“趣”。教学方法是师生双方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活动方式,是教学系统工程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实践证明,活跃新颖、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以往的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误入盲目的怪圈,教师讲得很多,学生听得很累,教学方法单一化、程式化,教学无“趣”可言。现代语文教学要求我们把阅读法、讲授法和练习法有机结合起来,追求“趣”的立体化教学,使之丰富多彩,不断产生新意,给学生以新鲜感,就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教学手段追求“趣”。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手段单调、枯燥,现代多媒体技术给语文教学带来新观念、新方法、新技术,便于教学追求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如借用图文对照、音像同步的现代教学手段,学生可欣赏到《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领略”长江三峡”的美丽景色,重睹“开国大典”的场面……有“趣”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种种感官,使他们身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形。

3.追求语文教学的“美”。语文教师倾注了“情”,教学有了“趣”,再能结合教材内容,正确运用“美”的教学艺术,就会产生巨大的美感效应,从而培养学生对美的爱好和感受美的习惯,陶冶情操,净化心灵,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课文分析追求“美”。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料,它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扇美的大门,展现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美的世界。教师分析课文可以借助这些美育资料,以美启美,求得“美”的价值目标。如“项带银圈,手捏钢叉”的润土,身患绝症而成绩优秀的李欢,孔繁森收养因地震失去亲人的孤儿……从分析人物的形象入手,进而感知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领会人物美的心灵,感染和启迪学生。

培养教育追求“美”。中小学生活泼好动,爱美,崇尚美,但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其实并不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美,更谈不上去创造美。我们就可以借助课文的教学,引导学生辨别美、鉴赏美。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集“情、趣、美”于一身,然后要求学生忠实于自己的精神,对学生习作中的个人感触,偏激想法,作辩证分析。肯定其闪光点,对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的做法,要充分鼓励,使整堂课有声有色。

参考文献

[1]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M].翻译:袁一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

[2]卢梭爱弥儿[M].翻译:彭正梅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8。

[3]苏灵扬教师——塑造新一代人的工程师和艺术家[J].教育研究,1981,3。

[4]阎增武浅析教育过程的审美感[J].教育研究,19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