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兰炼二小730060
摘要: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多给予学生赞赏和鼓励,精心创设情境和组织学生丰富、开放、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儿童的自主性、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养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和道德素养,增强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实效
党的十八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思想品德课对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和综合素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小学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已经成为了小学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而《品德与社会》课程则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那么,小学思品课如何教学,才能切实提高育德的实效性呢?
一、立足教材,落实课程理念,增强教学实效
小学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这是新课程标准对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性质的定义。我们通过对教材的研究,结合新课标精神,发现这个学科具有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开放性的特点。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个性特点,如何积极利用好教材,引导儿童开展品德活动,从而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在活动中获得能力的发展。品德与生活要重视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的心态,教师要抓住学生童年生活的价值,将德育活动渗透到儿童的生活中,实现教材与生活的有效结合,从而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学习的模型,促进能力的发展。通过对教材的研究,我们发现品德与生活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背景,通过各类和儿童生活相关的活动为载体,学生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会有亲切的感受,容易和教材产生共鸣。因此,教师应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实际生活中富有教育意义的内容设计成活动教学的内容,通过搭建平台,将教材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机结合,从而突出教材的生活性,让低年级的学生在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方面得以发展。
二、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实效性
一是深入地把握教材、灵活地运用教材,思想品德教材突出时代特点,把“五爱”教育作为教学的基本内容。“五爱”,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和学校德育的基本要求,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丰富并确定下来的,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文图文并茂,生动活泼,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为一体。因此,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把握特点,选择教法,有效地“导学”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二是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主导的首要问题在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判别是非、善恶、美丑,促进学生道德思维发展。以事明理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原则,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联系现实生活,多举一些生动的实例,开启学生求知明理的动机,引导学生探究图文中蕴含的道理,鼓励学生独特的见解,让学生感受道德思维发展的乐趣。三是寓情于教,使情感教育渗透到道德教育中,从而摆脱枯燥乏味的说教形式。
三、增强情感因素,促进实效课堂
教学过程中,情感如同融化在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间的催化剂和粘合剂,有了它,就可以使教学活动别开生面,使教学效果产生质的飞跃。因为课堂中教与学的主体是人,连接教师与学生纽带的不仅是教材,更重要的是人的情感。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常识和社会主义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课程,运用情感因素进行课堂教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其他学科所要解决的一般是学生“知”与“不知”的问题。而思想政治课更要解决学生“信”与“不信”、“行”与“不行”的问题。假如忽视了“感情”,则不可能“达理”。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增强教学方法中的情感因素,并使其潜在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首先,要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是教学达到同频共振的前提。其次,要创设富有情感的教学氛围,教师要以爱换爱,以情感培养情感,充分发扬教学民主,与学生共求真理,同解疑难。这样,师生间教学交往的情感渠道便会自动打开,有助于把学生从枯燥乏味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再次,教师以发自内心深处的激情进行课堂讲述,是情感化教学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教师坚信马列,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这样去讲马列主义之理才会有真情实感,才能用情感去感化、教育学生,使学生也带着真挚的思想感情去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从而实现情与理的结合和懂、信、用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解读。
[2]彭钢张晓东《课程理念的更新》.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李秀伟王作廷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与创新(品德与生活(社会))[M].新华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