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数字化;信息;安全;
总书记就在最近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上就国家的安全观提出了新的要求,制定了新的标准,即:总体国家安全观。新的国家安全观规定了国家要做到外部安全与内部安全的重视程度相当;在国家奋力发展的过程中,要营造安全良好的环境。其中“信息安全”则被认为是当今时代下国家安全的核心战略资源。
一、信息安全的涵义与内容
由于早先从事信息安全问题研究的主要为计算机、电子信息、通讯工程等专业技术领域的专家,这些专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密码学、加密技术、计算机系统保障、网络攻防、旁路攻击、多媒体信息安全等。所以,关于信息安全的定义多是从技术的考量进行制定的。金小川主要把信息安全的切入点放在国家的高度,指出,“国家信息安全”即:“维持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社会生活等系统不受内外环境威胁干扰破坏而正常运行的状态,其内容包括政治信息安全、经济信息安全、军事信息安全、文化信息安全、生态信息安全、民族宗教信息安全。”
二、数字化时代信息安全的主要措施
想要使得我国在信息得到足够的保护,最为重要的就是结合当前我国所处的安全环境以及所面临的安全问题,从最为根本的基础出发,建立一套我国独有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安全体系。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将信息安全内容纳入刑法条例
1994年以来,国内有关信息安全的法律陆陆续续的出台并得以实施,例如《计算机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等等一系列的法律,这些发路的出现在保护信息安全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适度调整,首先,扩大立法范围,将危害国家安全的网络犯罪行为纳入刑法保护视野,适当在现有立法基础上增设新的罪名,以防止漏罪出现。[1]其次,加大犯罪处罚力度。我国刑法对于网络犯罪的刑事责任规定一般都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即使是罪名中节特别严重的也只是判处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再次,扩大解释刑法空间效力,最大限度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网络信息犯罪行为。当前我国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也比任何时候都要宽广,这就要求刑法中关于“领域”的内涵应当做出时代回应,对刑法的空间效力做扩大解释。
2.继续健全信息安全管理机制
想要做好信息安全机制做好以下几方面进行:(1)国家加大对于信息安全领导机制方面的建设,建立相关组织对国家信息安全的各个部门进行统一的组织与协调,建立高权威的职能部门统一领导安排国家信息安全的各项工作。例如建立国家信息安全委员之类的组织机构,在国务院信息小组的安排与领导下,对于所有相关的组织、部门、机构等进行一个管理分配协调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统一安排。(2)进一步完善和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的一些规定和制度。进一步明确各项标准,例如安全等级保护标准、信息安全工程管理标准等等,这些都是需要进行不断地建立和健全的工作。(3)加强对于突发状况的处理工作。加强对于指挥调度机制的建立和健全以及及时的信息安全通报的工作,建立相应的制度,不断改善对于突发状况的应急预案,在突发状况出现的时候能够及时高效的进行应对和处理。
3.提高全社会的信息安全意识
就目前情况来看提高众人对于信息安全保护的意识越来越重要。可以按照以下的一些方法来进行:①改变对于信息安全方面的认知。明确我国目前所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不仅国家积极行动更为重要的是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引导个人关注信息安全问题,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去维护网络国家信息安全并自觉地去打击那些违法行为。②让信息安全意识成为人们日常中的习惯性意识。可以通过网络、媒体等各种宣传渠道坚强对于信息安全意识的宣传和传播力度,在社会中形成一种保护信息安全的良好氛围,使信息安全观念在社会中得以加强和提高。[2]
4.继续健全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机制
目前形势来看,国内所培养的安全信息方面的人才还远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这就使得培养信息安全方面的人才刻不容缓,想要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①创新教育方法,培养新时代人才。结合国际形势培养能够符合国际潮流但同时又能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安全信息人才,以信息安全学为基础结合信息技术学、工程学等多种学科,形成一种能够应用应用于我国各个领域的具有极大应用性的综合性科学体系。②保证相关专业人才的物质保证。让信息安全方面的人才的生活有所保障,能够更好地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流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相关领域人才的待遇。
三、结语
网络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是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并已悄然渗透和融入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诸领域之中。随着网络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迈入了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共存的“二元社会”阶段,网络安全的内容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我们更要重新认识及加强对网络信息空间的控制。因为,这并不仅仅是因为网络资源和信息本身所具有的重要价值,更因为在其背后隐含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更深层次的国家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陈钟.云计算、大数据时代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新视角、新挑战[J].保密科学技术,2014.
[2]宋之杰,杜亚莉.大数据产业发展及我国应对措施[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