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藏族自治州藏族歌舞剧院,甘肃合作747000)
摘要:在中国青藏高原上,有一部为藏族、蒙古族等民族人民传唱千年的史诗,它就是《格萨尔》,也称《格萨尔王传》。在民间文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格萨尔》,深受人民的喜爱,同时也给予了民间艺术创作的源泉,以唐卡、藏戏等形式流传至今,其中《格萨尔》藏戏是格萨尔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也是藏族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传播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更是对传统格萨尔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今天,让我们走近《格萨尔》戏曲,来探索它的表演特点。
关键词:格萨尔藏戏表演特点
前言:
藏戏,源于西藏,后衍生出许多分支,是一个庞大的剧种系统。在藏戏发展过程中,其起源之一就是民间说唱艺术,影响最大的便是民间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藏戏对其吸收发展就有了后来的《格萨尔》戏曲。《格萨尔》戏曲大致分为寺院藏戏(俗称“羌姆”)和舞台藏戏两大流派,还有比较著名的分支就是青海果洛地区马背上的格萨尔,它们在表演上独具特色,本文针对两大流派及马背上的格萨尔从表演者、表演形式、表演内容及表演效果的独特之处展开论述。
一、《格萨尔》戏曲的表演者
《格萨尔》寺院藏戏在藏族地区流传较广的是宁玛派寺院,它的起源地是宁玛派母寺之一的竹庆寺。由于起源于寺院,因而羌姆大多是由僧人进行表演的,但是在人员紧缺的时候,寺院也会邀请当地的农牧民群众共同参与羌姆表演,该表演主要用于寺院的祭祀舞,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跳神活动。
与寺院藏戏不同,《格萨尔》舞台藏戏是采用正规的舞台和戏剧形式,将《格萨尔王传》搬上荧幕,是对传统《格萨尔王传》传播和弘扬方式的创新。在舞台藏戏中,进行表演的大多是经过专业或业余培训的专业或业余演员,他们大多演技精湛,人数众多,阵容庞大,对人物的阐释和塑造都非常完美。
而对于青海果洛地区马背上的格萨尔来说,表演者则大多是当地的牧民群众,少数情况下也会有些许僧人参加。牧民群众们没有专业的演技,也没有正规的训练和培训,但是他们有着对《格萨尔》史诗的崇敬与热爱,是英雄史诗的拥护者和继承者,他们凭着这份热情,用自己的方式和见解将人物的性格展现的淋漓尽致。
总之,不同流派表演者会有所不同,虽然《格萨尔》寺院藏戏与马背上的格萨尔都有群众和僧人参加,但他们的侧重点不同。
二、《格萨尔》戏曲的表演形式
除了在表演者群体上有不同外,《格萨尔》戏曲的不同流派在表演形式上也有所不同:
《格萨尔》寺院藏戏一般以祭祀形式展开,进行祭神活动,表达对神的敬畏,祈求万物诸神的显灵和保佑,在表演时,伴奏相对简单,通常是由鼓、锣、唢呐和长号角等常见乐器进行演奏的,但是会佩戴展现不同人物性格的面具,演员们还会身着具有藏族民间传统特色的华丽戏服,规模浩大。值得注意的是,佩戴面具进行表演一开始是被限制在寺院藏戏范围内的,后来才逐渐向广大群众开放。
《格萨尔》舞台藏戏在表演时,表演场地一般是具备灯光、布景、音乐、歌曲等的正规舞台,也有提前依据人物特点设定好的服装,以及制定好的台本,是标准化、制度化的藏戏。通过这样标准化的戏剧形式,更好地传播了格萨尔文化,还衍生出了《格萨尔》藏戏小品等形式,内容和形式都得到了丰富。
与前两者不同,马背上的格萨尔服装非常简单,都是群众自己搭配设计的,依据他们自己的理解进行创作来展现人物性格。更为开放的是马背上的格萨尔场地不限,音乐不限,不管你身在何处,草原、湖边、山脚亦或是家中帐篷,也不论是否有音乐、舞台,只要心情合适,那么就可以演奏那么一曲,随意而不拘束。
三、《格萨尔》戏曲的表演内容
本文前两部分论述了《格萨尔》戏曲在表演者和表演形式上的特点,并且不同流派的特点有所不同,甚至舞台藏戏和马背上的格萨尔大相径庭,但是就《格萨尔》戏曲的表演内容而言,不同流派是具有相对统一性的。
《格萨尔》戏曲是以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为内容的,讲述了英雄格萨尔的一生。《格萨尔王传》分为三个部分:天界篇、降魔篇和地狱篇,讲述的是岭国人民本来饱受妖魔折磨,极为疾苦,后来格萨尔王被派往人间普渡众生,帮助人们摆脱疾苦,并结识自己的妻子,最后除尽妖魔、获得胜利,和妻母返回天界的伟大故事。《格萨尔王传》有两个特点,活和长,首先它是一部活形态的史诗,是人们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的媒介,至今为人们歌颂和认可;其次它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从当前已经搜集到的资料看,《格萨尔王传》有120多卷、100多万诗行、2000多万字,是古代藏族社会的百科全书。
《格萨尔王传》分为不同的卷,《格萨尔》戏曲对其进行表演不是一个整体的,而是分为一个一个小故事进行的,《格萨尔王传》最终的卷数还有待考究,格萨尔相关研究专家也一直在努力,但关于格萨尔藏戏可以确定的是它是以编排的《赛马称王》的成功为起点而逐渐丰富发展起来的,青海果洛地区的马背上的格萨尔尤以《赛马称王》而闻名。
《格萨尔》戏曲以英雄史诗为内容是它根本区别于其他戏曲的依据。
四、《格萨尔》戏曲的表演效果
以《格萨尔王传》为原形,使得《格萨尔》戏曲和大众产生了更多的共鸣。史诗的传播广泛和深入人心给戏曲打下了深厚的群众基础,体现在表演效果上,便是更多的人能够理解和欣赏这种艺术,增加了戏曲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与此同时,这也是对《格萨尔》史诗的继承与传播,是文化价值的加深,由此看来,格萨尔戏曲的表演效果是双重的,是和史诗互利共赢的。
结论:
本文多角度地探究了《格萨尔》戏曲的表演特点和它的独特之处,进而了解了它的艺术和欣赏价值,可以知晓《格萨尔》戏曲和《格萨尔》史诗是密切相关的。戏曲以史诗为素材,将史诗化静为动,更为直观地呈现在人们面前,是对史诗文化的继承发展;同时戏曲在这一过程中也得到了更多人的青睐和认可,提升了自我价值。二者实现了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而且二者的发展都是对藏族文化的发展,都丰富了藏族人民的精神生活,有效地传播了藏族优秀文化。在此,对《格萨尔》戏曲表演的深化了解即是对藏族文化的深化了解,关注藏族文化发展对整个西部发展意义重大,对社会主义建设也是影响深远的。
参考文献
[1]索南卓玛.《格萨尔》文化散论[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2006:11.
[2]赵秉理.格萨尔学集成:第四卷[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1997:9.
[3]曹娅丽;;“格萨尔藏戏”: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说唱戏剧形态及其演剧情形的描述[J];民间文化论坛;2007年02期
[4]曹娅丽;青海果洛“格萨尔”藏戏艺术[J];西藏艺术研究;2003年04期
[5]康保成;羌姆角色扮演的象征意义及其与藏戏的关系[J];民族艺术;2003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