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敏江苏省灌云县实验小学郑庄校区222200
在小学语文课中要逐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努力培养学生动口、动心、动情的鉴赏习惯,让学生“动”起来,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在小学语文课中,如何实施“三动”教学法?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动口。语文教学中的“复述”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对课文复述的训练。复述课文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复述个别段落或者复述整篇课文,大体依照课文复述或用自己的话来复述,详细复述或简要复述,扩大内容的复述或者压缩课文内容的复述,改变课文原有人称的复述,改变课文原有次序的复述等等。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复述都能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训练。
二、动脑。如学习《“诺曼底”号遇难记》时,有学生提出:“诺曼底”号轮船在水中慢慢下沉,哈尔威船长为什么一个手势也没做、一句话也不说?为什么说他是“犹如钢铁铸成的”?我先让学生来交流、思考、解决,还给学生思维的主动权,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思考、动脑,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长期坚持不懈,逐步养成良好的动脑习惯,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就会迎刃而上,而不坐而待之。
三、动情。动情甄别是要求学生判断文学作品贵在何处,根据自己的情绪体验,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甄别作品的优劣得失。这一过程是要求学生经过理性分析后,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要尊重学生对作品的判断,让学生“畅述心曲”、“直抒胸臆”。常言道:“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通过学生自己的欣赏、诠释、体验和讨论,学生对课文见智见仁,会产生各种不同的看法和评价。由于学生受经验、认识能力所限,有些评价也许幼稚、肤浅或不全面,但是只要是认真的、真实的体验,教师就应予以尊重和认可,引导学生发表源自内心的观点、感受,鼓励学生以创新精神从多角度理解课文、积极探索、勇于实践。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中,实施“三动”教学法,在课堂中能让学生眼、口、脑、情绪都”动”起来,调动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激发学习兴趣,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