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凝小说《笨花》创作中的审美元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铁凝小说《笨花》创作中的审美元素

王柔柔

(安阳学院,455000)

摘要:《笨花》的创作整整花费了铁凝六年的光阴,在这部作品中铁凝一改以往创作过程中关注女性人物命运、注重个人情感挖掘的写作基调而是将目光放在了一群生活于乱世的小人物身上,他们有着普通农民身上所具有的朴素的大智慧,在被乱世风云裹挟之下的道德坚守、在民族危难之际的大义凛然。铁凝通过他们的命运展开了一幅从清末民国一直到上世纪50年代的历史画卷。他们铁凝的小说魅力源自于铁凝自身高度自觉的审美意识,本文将采用文学、美学、心理学、比较分析等交叉互动的研究方法来对《笨花》中的审美元素进行探讨,并对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结构、叙事方式、细节描写等方面的分析,最后总结出了,《笨花》中的审美元素所带给读者的种种审美感受以及铁凝自身独特的审美风格对于当代文坛小说创作的重要价值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铁凝;审美元素;小人物光辉

1绪论

铁凝是当今文坛上享有较大声誉的作家之一,作为目前中国作家协会主席的她写过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铁凝在作品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与描写,在人物行动之前对他们的心理都进行了极其细腻的描绘,读者通过这些心理描写能够更好地看清作者想要表达和追求的因素。正是因为铁凝在进行小说的创作中运用的大量的心理描写,因此她笔下的人物都有着属于铁凝的那种独特的味道。

《笨花》是铁凝在2006年发表的一篇长篇小说,在这篇小说中铁凝将目光放到了冀中平原上一个叫做“笨花村”的小村庄,笨花村的人们以种植棉花主,故事的背景发生在清末到上世纪50年代之间。在这个时间段里笨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中发生了许多大事,在这些事件中涉及了大量有血有肉的人物。他们虽然是农民出身,可他们身上也有着那种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良好品质。

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小人物身后有着铁凝对于个体生命的人性关怀以及民族精神的深刻思考,他们传达了铁凝对人类和世俗生活的关爱与体贴。对《笨花》创作过程中的审美元素进行研究可以让人们发现铁凝对人性最丰美、最朴素的展示。在铁凝温婉的叙述语言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强大的回望历史和心灵的能力,她在唤醒我们对民族精神、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同时也让我们接触到了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最宝贵的东西,即重家恋土的乡土情怀、自觉坚守的道德秩序和朴素的人生智慧、在家国危难时刻普通民众的团结友爱和民族大义。

2审美理论综述

在历史车轮的碾压下,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其他三个都以逐渐迷失,只有中国的历史没有间断过,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非常幸运的流传了下来。因此,中国的审美元素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是存在着很多不同的,中国的传统美学对于中国的审美产生了深远影响,当代中国人的审美也是紧紧围绕在传统美学的周围的。

民族兴亡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审美元素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因素,在中国的戏曲方面有:木兰从军和岳母刺字;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有苏武牧羊和戚继光抗倭;在中国的歌曲中亦有精忠报国和义勇军进行曲。不管是从前还是今后,民族的兴亡都会是中国人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拥有爱国主义情怀的作品总会赢得人们的追捧。民族自豪感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具备的品质,随着鸦片战争的炮火中国人被迫进入了近代,中国开始和世界接轨,在民族面临屈辱时无数的英雄挺身而出保家卫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今天中国人又主动的进行改革开放来追紧世界的步伐,在这期间西方的审美因素大量涌入中国,对中国的传统审美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因而目前中国人的审美是一种融合了中西方优点的独特审美方式,但是不管是中国传统的审美理念还是今天中西方相结合的审美理念,民族兴亡问题都是其最看重的问题。可以说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是中国审美元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中国人从始至终都会对其有着深深的认同感。

3《笨花》中审美对象的描述

向喜是《笨花》中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之一,他是从笨花村走出来的一个旧式军人,他的的确确是一个普通的小人物,他的存在不能改变任何东西,但他的身上又有着中华民族中的传统美德,他那厚重的土地情怀和明达的临世态度深深的折服了许多的读者。年少时村中刘秀才对向喜的教导影响着他的一生,《孟子》中梁惠王和孟子二人之间那耐人寻味的对话向喜一直没有忘记,朱子的治家理念也成为了向喜一生所遵循的基本准则,中国传统思想中的节制、秩序等观念贯穿了向喜的人生,从军以后向喜给自己改的名字是中和,取的字是歉益,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儒家的中庸思想对向喜所产生的影响,在向喜的治军方略和军事生涯的进退取舍方面我们都能看到儒家思想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就连向喜最后的死亡也没有离开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思想理念,向喜的死体现了他身上所具有的那种高尚的民族主义节操和爱国主义情怀。铁凝对向喜这一人物的塑造完全符合了中国审美元素中的民族兴亡观念,她赋予向喜的种种性格都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所应该具备的东西,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积淀下来的最可贵的品质,是人类精神发展过程中最珍贵的物质。

从向喜这一人物的成功塑造中我们可以看到铁凝所带给我们的美学体验和历史思考,它体现了铁凝鲜明的历史观和知识性倾向,爱国主义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在向喜这一人物形象上得到了完美的诠释。中国的审美元素在《笨花》的人物塑造方面有着较为全面的展现。

4.语言与风格方面的艺术审美

《笨花》在语言风格上惨杂了大量的河北方言,这是属于这部作品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审美,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方言又是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学作品中加入方言可以更好的为读者展现当地的文化特色,更能够反应出这个地方的普遍个性特征。我们就用“干地里活儿可使得慌,散散步不就好了么。”作为例子分析河北地区的语言特色。“得慌”需要轻读,它在句子中做谓语,在它的前面可以加动词、形容词等,是“累”的意思。作者运用“得慌”这个方言词语活灵活现地为我们展现了笨花村村民劳动过后的对话情景,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笨花村村民勤劳踏实肯干的优秀品质,同时这也是千千千万中国农民身上所共有的精神。

《笨花》的叙事语言是以第三人称的视角展开的,小说中的“我”对于现世的所有看法都是随着全知的陈述来进行的,叙事人其实就是铁凝的“第二自我”,但《笨花》的叙事风格却又是那么的绝客观、冷峻和从容,作者自己的主观情感没有一丝一毫的显露。这正是铁凝写作的特点所在,其中的是非对错都完全的交付给读者自己来评判,在客观层面上给予了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在读者对于作品的整体感受上起到了一个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南帆.快与慢,轻与重——读铁凝的《笨花》[J].当代作家评论,2006(5).

[2]张晓琴.平原美学及铁凝小说创作的自我突破——以《笨花》为例[J].小说评论,

2009(3).

[3]苗变丽.整体时空下的宏阔追求———铁凝《笨花》论[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