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 2

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陈世银

贵州省仁怀市城北小学陈世银

综合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时代赋予人民教师的光荣使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性、年龄特点,发挥教材所蕴含的创新优势,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去为实践意识、实践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开辟道路呢?

一、质疑—─满载希望

学贵有疑。亚里斯多德有一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疑问是思维的起点,是思维的动力,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只有当学生感到需要问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时候,思维才会真正启动起来,创新型课堂教学的简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疑问,并带着满脑子的疑问进行学习,善于利用疑问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表现之一。教师通过设疑,为学生创造“愤悱”情境,激发学生探索、求知欲望与热情;学生通过质疑、探疑、解疑的过程,开拓了思维,发展了智力,强化了创新意识,培养了创新能力,例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主动质疑,先是提出一些理解课文中心内容的疑问:①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②小壁虎向谁借尾巴?③它们为什么没有把尾巴借给它?然后又提出一连串有利于开启智力、发展创新能力的新问题:如果小壁虎被蛇咬住,挣不断会怎样?小壁虎长出了新尾巴心里会怎样?这时教师乘势继续点拨,如果你们遇到高兴的事会向谁说?小壁虎长出了新尾巴遇到了小鱼、黃牛、小燕子会对它们怎样说?又会怎样做?以这些疑问为线索引导,学生不但能通过朗读,从课文中找到答案,还能开支脑筋,展开各种各样的联想,想象小壁虎和小鱼、黃牛、小燕子会怎样想,怎么说、怎样做,在展开想象的过程中,他们的创新思维利于到了有效的开发。

二、情境——孕育意识

小学生由于年纪小,注意力难以持久集中,认知事物往往带有情绪性,而情绪又直接对学生的学习倾向起一定支配作用,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巧妙创设情境,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增添学习兴趣,孕育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潜能,就现有条件来说,可通过欣赏挂图、配乐朗读、播放录像、课本剧表演以及制作多媒体课件等,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结合生动的语言描述渲染课堂气氛来感染学生,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发挥出创新的潜力。例如《海底世界》这课,作者精心地描写了海底五光十色的景象,还具体刻画了海底各种动物的声音和形状的变化。教学时,教师通过演示多媒体课件,把课文所介绍的海底景色和动物声音的变化过程表现得活灵活现,以动态效果展示给学生,教者着意引导学生进行欣赏,然后通过指导学生有表情朗读,使学生真正入情入境,当学生领悟了课文的表现手法后,教师又通过制作的展示另一种与课文所述不同的海底情境,让学生观看后作口头描述,结果学生的创造性充分显示出来,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如对海底鱼类的声音,有的描述像飞机一样轰轰,有的描述像汽车一样叭叭,有的形容像火车一样嘟嘟等等。他们己不受课文语句所局限,自由地观察想象,有声有色地描述,显得十分生动形象。

三、好胜——开凿泉眼

好胜是儿童的天性,教师要善于利用儿童好胜这一心理特点,有机结合教材,引入竞争机制,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适当开展一些“比一比”“赛一赛”活动,创设儿童创新思维的场合,让学生尝到成功的甜头,感受到创新的快乐。例如《一定要争气》一课讲的是我国己枚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在学生时代勤奋学习,为国争光的两件事,在教这课时,教师抓隹契机问:“这课写了童第周几次争气?为什么他能为国争光?”学生讨论后总结出:童第周要为国争光是因为他爱国,他之所以能为国争光是因为他从小努力学习,打好基穿接着要求学生抒发自己的情怀:学了这课后有什么感想,谈谈各自的理想和愿望,让全班同学都来比一比自己的远大抱负以及今后要如何做,学生谁也不甘示弱,纷纷表示一定要向童第周学习,现在好好学习,长大后要做一个威武勇敢、保家卫国的军人,有的要做教书育人优秀,有的要当著名工程设计师……从学生竞赛式的即兴演讲中,足以表明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已被调动,言语中饱含他们的讐,并因此而逐渐形成为讐而努力学习的意志。

四、想象——展开翅膀

想象就是在过去感知材料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活动过程。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货的源泉。”想象力的培养是形成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基础,也是语言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引导学生或者挖掘课文言而未尽之意,或者填补课文的潜在信息,或者填补课文的“艺术空白”,多方提供训练机会,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锻炼思维和说写能力,如《丰碑》一课中,有三处描写了将军见到军需处长雕塑般的身躯后产生外部神情变化,这三次神情变化也是将军三次心理活动变化的过程,让学生有感情地口述出来,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军需处长这个人物的形象。又如《将相和》一文“负荆请罪”这个故事,对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未作具体细致的描写,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这种形式的训练,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有利于提高读写能力,也有利于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践精神和实践能力中的重要作用和有利条件。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实践热情,提高学生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