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娟山东省平度市西关中学266700
《故乡》是鲁迅先生1921年写的一篇短篇小说。鲁迅于1919年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目睹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的凄苦,十分悲愤,1921年1月便以这次回家的经历为题材,写下了这篇小说。这篇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通过闰土20多年的前后变化,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的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揭示了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信心。作为一篇成功的短篇小说,《故乡》在艺术上的成就是惊人的。
一、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
在对比中刻画人物性格,突出小说主题,是这篇小说最大的特点。小说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如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对比,反映农民命运日益悲惨;“我”和闰土关系的前后对比,反映封建等级观念的鸿沟难以逾越;闰土和杨二嫂前后生活的对比,反映了黑暗社会病入膏肓;“我”和闰土的关系与宏儿和水生的关系的对比,反映了作者对未来生活的向往。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生活中的故乡的景象的对比,“我”对记忆中故乡的无限向往、怀恋的心情,与对现实中故乡的失望、怅惘的心情也形成了鲜明对比。对比手法的妙用,加深了读者对小说的印象。
二、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典型的人物形象
小说主要塑造了三个人物形象:闰土(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杨二嫂(20年前的杨二嫂和20年后的杨二嫂)和“我”。作者塑造的这些人的形象是怎样的呢?少年闰土:天真活泼、无忧无虑,懂得很多生产知识,简直是个小英雄;中年闰土:满脸愁苦,麻木迟钝,但忠厚善良,勤劳朴实。20年前的杨二嫂:“终日坐着”,“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20年后的杨二嫂:自私、尖刻、贪婪、势利。“我”:是一个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具有民主进步思想倾向的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形象。
三、运用自然景色的描绘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小说共出现了三次自然景色的描绘。如开头回故乡时:“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丝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开头的这段景物描写突出了现实故乡的每况愈下的变化,反映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剥削下日趋破产的旧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渲染了沉寂、荒凉的气氛,衬托出“我”的悲凉心情。中间少年闰土活动时:“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中间的景物描写色彩明快、艳丽,人物英俊、活泼,创造了明朗愉快的气氛,烘托“我”对闰土的喜爱。最后离乡时:“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离乡时的景物创造了静谧的气氛,形成情景交融的深远意境,表达了作者对新的希望、新的生活的想象,憧憬。
四、情节集中,结构完整
这篇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结构展开故事情节,以“我”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中故乡的巨大变化为基本内容,组织材料、展开情节,着重描写了“两个闰土”和“两个杨二嫂”,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真切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希望有新生活的炽热感情,各部分衔接自然,布局匀称,具有一种建筑的整体美。
五、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一般地说,小说总是用叙述、描写的手法来表现生活,而其中抒情、议论的部分则往往带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故乡》结尾的抒情、议论文字,是我们研究《故乡》主题时必须予以格外重视的,茅盾同志分析时也是大段引入加以说明的。小说结尾写道:“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思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这里“将我隔成孤身”啊,“隔绝到这地步”啊,反复揭示的不是一个“隔膜”么?用故乡的老屋、山水都不令人留恋进行对比,再次强调了儿时亲密伙伴闰土的“隔膜”,“使我非常的悲哀”,字里行间,情意充溢,读起来很是感人。可贵的是迅哥儿并不悲观,他用诗情浓郁的语句,色彩明丽的图画,尽情倾诉了自己的美好愿望,热望下一代过上亲密友爱的幸福生活,这正如“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一个哲理性的语句煞尾,表示自己的坚定信念,发人深思,感人至深。小说结尾的抒情、议论着力否定现实的这一代的“隔膜”,寄希望于下一代的亲密友爱,《故乡》主题正在于此。
当然,《故乡》这篇小说的艺术成就还远远不止这些。作为一名工作在一线的中学语文老师,每次教学这篇文章时,我都怀着一颗崇敬之心,不厌其烦地认真查找资料,钻研教材,琢磨教材,努力把握课文的重点,难点和艺术成就,从而力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