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水县大有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224000
摘要:响水县是产粮大县,长期以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紧抓粮食生产,重视发展现代农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自2000年以来,在实施省部级水稻高产增效创建项目中,一直指导承担水稻创建示范片服务的专业化服务组织采用集中育秧技术,经过多年推广,集中育秧技术得到了更新。
关键词:水稻集中育供秧技术;创新推进措施;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1水稻集中育供秧的技术创新
水稻集中育秧虽然是一项老技术,但也要不断适应新的发展需要,强化创新推进。我们着重在播种方式、育秧材料和育秧技术上进行了“135”的尝试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1创新播种方式
据测算,一般机械播种每人每天可播种面积折算大田面积30亩左右,分别是双膜育苗和人工塑盘育苗的3倍和5倍,同时还节省了铺土用工3~4个,而且出苗均匀、整齐,栽插时漏插、缺棵少,秧苗素质较好。2017年县内大多数育秧户都采用了机械播种技术,应用面积达60%以上。一台播种机一天可播种秧池2.5~3.0亩。2012-2016年,县内购进使用播种机73台。
1.2创新育秧材料实现了三个方面的转变
平盘育苗—钵盘育苗陈家港镇引进了中国水稻研究所专利技术———水稻机插秧“上毡下钵”式新型育秧盘育秧技术进行示范,获得成功。栽后第二天,普通平盘秧苗无白根伸出,而“上毡下钵”秧苗则有2~5条白根伸出(系栽插前蜷缩在钵体内未被切断的根系),基本上没有缓苗期。“上毡下钵”秧苗由于栽后发棵快、分蘖多,故高峰苗和每亩成穗数较多,同时由于分蘖多系低节位大分蘖,穗型也较大。目前这种秧盘只适用于久保田插秧机上。细土育苗—基质育苗基质育秧虽然成本较高,一般每亩高于细土育秧的15~20元。但由于不用取土、运输方便、秧龄弹性长、栽插时特别适应阴雨天气、秧板不易毁损等优势,2016年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2016年全县育秧使用基质比例已达20%。经田间试验,基质育苗表现为发根多、白根多、盘根好。目前,响水县大面积生产上提倡用基质做为底土,用细土做为盖土或用细土做底土,用基质做为盖籽土的方式,使用效果较好。
2水稻集中育供秧的推进措施
水稻集中育供秧是水稻机插秧工作的核心环节,该环节工作所涉及到的层面比较广泛,且其使用的产品数量比较大,其产品具有极强的丰富性,并且其实际的作业时间也比较短,各类施工要求比较严苛,所以,相关农业部门必须要高度重视水稻集中育供秧的处理,制定出一套可实施性比较强的种植措施。
2.1加大育秧工作的宣传力度
相关的领导人员必须要加大对水稻集中育供秧组织构建的重视程度,响水县委县政府要创建出和水稻集中育供秧以及高产的种植方案,实时的开展各类和水稻集中育供秧以及高产的观摩会议,加大对育秧工作的宣传力度,同时还应当在经济允许的范围内,开展“新农村”等电视栏目,最大限度的提升了响水县水稻集中育供秧工作的宣传力度。
2.2育秧主体的选择
想要更好的开展水稻集中育供秧的工作项目,就应当赋予其项目一定的商品化特性,培养出高品质的适龄壮秧,让其都能更好的服务于水稻的种植工作,人们都可以使用水稻机开展插秧的工作。响水县要实时的开展育秧水平的调查工作,从众多的种植农户中筛选出具有能力的育秧主体,开展大规模的水稻集中育秧项目的建设活动。另外,其还应当组建专业知识技能比较强的合作组织体系。响水县大约每年都有40个专业化合作组织会服务水稻的种植工作,以此来提升水稻的高产率。
2.3项目的监督审核
组织人员要对响水县的种植大户所开展的水稻育秧工作面积进行较为严苛的检查和验收,同时还应当利用好GPS技术,精准的定位出育秧的地点,逐个田地的去核实育秧面积,响水县相关的领导人员还应当实时的开展水稻育秧质量以及插栽等质量的检查工作,将水稻集中育秧工作落实到实处。
2.4育秧人员的培训指导工作
响水县领导人员要定期举办水稻集中育供秧的培训工作,最大限度的提升育秧种植农户们的育秧水平以及质量,从根源上减小育秧工作开展的风险,采用现场观摩的方式类提供给农户们更多的学习机会,搭创水稻集中育供秧技术沟通交流的平台,省市的专家还应当进行现场性的指导,利用育供秧技术进行全方位的跟踪服务,这样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规范水稻集中育供秧工作的流程,还会提升其育供秧技术的使用效果以及价值。
2.5项目资金的管理工作
目前,我国育秧的产品种类繁多,且规格型号也具有多样化的特性。想要实时的开展水稻集中育供秧的工作,就需要严苛的开展项目资金的管理工作。为了及时落实好项目资金,鉴于上述情况,县农委和县财政经过协商,决定让符合实施方案要求的5亩以上育秧主体自已采购集中育秧物化补贴产品,同时,要求育秧主体从省推荐的育秧产品目录里选择的育秧产品不得低于50%。对经过现场验收符合条件的育秧户,必须根据秧池面积对应的补贴资金提供正式育秧物资发票给实施单位进行及时报帐。
3水稻集中育供秧的存在问题
响水县水稻集中育供秧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有老问题,有新问题,制约着该项工作的进一步推进。
3.1育秧技术环节上存在的问题
一是播量不适宜。播量小,易出现漏插、盘根效果差;播量大,秧苗生长受到限制,特别是近年来播量提高到150g/盘以上,虽然提高机插密度,但导致秧苗细长、优势蘖位分蘖缺失,秧苗素质下降、大田成苗率低,影响正常分蘖和成穗。二是播期不适时。有的播种偏早,低温导致出苗不全不齐;有的播种偏迟,难以实现壮苗要求。三是播种不规范。播种不均匀造成秧苗有疏有密、高低不齐、粗细不匀,影响机插秧的使用效果;营养土不均匀,出苗有先后,影响整齐度。
3.2机插环节上存在的问题
一是秧龄较长。机插秧秧龄要求在18~20d,但事实上因麦收、天气、田间水利设施等影响,易出现超秧龄秧苗,不利于插秧机抓苗,而且加重秧苗的损伤及延长农耗时间。二是密度较稀。仍然存在一部分农户机插密度达不到预定要求,最终因成穗数不够而导致产量不尽理想。三是返青较慢。部分乡镇毯苗机插为主,植伤重、农耗长等,导致返青慢,生长优势不明显。
4水稻集中育供秧的推进建议
4.1加大扶持补贴力度
加大扶持补贴力度,建立久性集中育供秧基地,让集中育供秧基地成为技术人员、农民等观摩、培训、学本领、用科技的试验、示范基地,不断扩大水稻集中育秧规模,推进水稻机插秧的进程,提高水稻生产科技含量。
4.2加大农业保险力度
集中育秧面积较大,生产成本投入较高,复杂多变的气候因素造成集中育秧潜在的风险较大,所以要建立集中育秧的相关保险机制,减少育秧风险,减少育秧主体的经济损失。
4.3加大基地基建力度
加强集中育秧基地的沟、渠、路、函桥等基础设施建设,既有利于培育壮秧,又有利于提高抗风险的能力。
4.4加大产品降本力度
所有育秧物化产品生产企业,要强化质量意识,把企业产品做强做优,通过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成本,靠质量赢得用户的赞许,提高产品的知明度。
结语:归纳出集中育秧技术创新点,并且对集中育秧推进措施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以便广大农技人员借鉴应用,更好的服务推进集中育秧发展。
参考文献:
[1]响水县粳稻新品种适应性研究[J].张红叶,方怀信,崔岭,杨力,金鑫.农业科技通讯.2015(07)
[2]响水县粳稻新品种(系)对比试验总结[J].方怀信,张红叶,崔岭,顾左仁.北方水稻.2015(06)
[3]浅析小麦生产发展的障碍因子及防治对策[J].钱素菊,方怀信,张红叶,崔岭.农业工程技术.20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