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柳柳陈力(通讯作者)
(1.南京中医药大学210029;2.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210029)
【中图分类号】R2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5-0337-02
痤疮是慢性炎症性毛囊皮脂腺疾病,其发病率为70%-87%.部分炎症性皮损愈后可有瘢痕形成,影响外貌。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产生极大的影响。临床越来越多的患者要求治疗。
本人用临床已故名医翟玉华经典方“益黄膏”治疗寻常型痤疮,分别对患者治疗4周和八周进行了疗效观察,发现效果较好。现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所以病例均来自2013年3月-2013年9月我院中医皮肤门诊治疗的痤疮患者共32例。年龄12-36岁,病程2月-10年。所有病例均符合赵辨主编《中国临床皮肤病学》2010年版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的诊断标准。
1.1确诊标准
好发于青少年,皮疹主要发生颜面和胸背部,皮疹以黑头、白头粉刺,炎症性丘疹、脓疱为主,易于诊断。
1.2痤疮的分级:
参照《寻常痤疮严重程度分级和疗效判定标准》,1997年10月中华医学美学与美容分会皮肤美容学组所制定。
将其分为3度9级(见表2-4)。
表2-4痤疮病情分级
注:皮损计数部位:选取患者左或右侧面部,以面部中心线划界,包括半侧额部、颧部、颊部及颌部总和共同统计。
1.3排除标准
1.31三个月内使用口服异维A酸药物治疗;一个月内未使用过其他的治疗痤疮的中西药物。
1.3.2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具有严重的原发性心、肝、肺、肾、血液或影响其生存的严重疾病;
1.3.3属于过敏体质,临床对两种或以上药物或食物过敏史者。
2.治疗方法
用自制“益黄膏”其组成为:益母草、金黄散。用制作好的“益黄膏”膏剂每晚敷于面部,每天一次。一次至少半小时,不超过2小时。
3.综合疗效评定标准:
以《寻常痤疮严重程度分级和疗效判定标准》为参照标准.1997年10月中华医学美学与美容分会皮肤美容学组制定。
3.1评分标准治疗前痤疮按《寻常痤疮严重程度的分级和疗效判定标准》(1997年10月中华医学美学与美容分会皮肤美容学组制定),将痤疮严重程度分成3度9级,每1级评为1分。经过治疗之后,每次降低l级则相应减去1分,若皮损全部消失则应降为0分。计算疗效指数=(治疗前分数-治疗后分数)/治疗前分数*100%。
3.2疗效判定标准疗效参数是炎性损害总数的减少
基本痊愈炎性损害总数减少≧90﹪
显效炎性损害总数减少60-89﹪
有效炎性损害总数减少20-59﹪
无效炎性损害总数减少<20﹪
恶化炎性损害总数增加
3.3安全性观察
不良事件类型、程度、发生率。
3.4观测时点
主要症状体征,初诊首日,第2周、4周、6周、8周各观察记录1次。
4.治疗结果
4.1治疗期间无一例过敏现象出现。
4.2疗效判定
4周疗效判定
5.讨论
翟玉华祖传方“益黄膏”,组成简单“益母草、金黄散”。益母草为君药、金黄散为臣药。协同发挥最大的作用。32例患者4周的总有效率78.1%,8周的总有效率是87.5%。提示本院自制“益黄膏”在痤疮的治疗方面有显著疗效。
组方益母草是一种常见的活血化瘀药。《本草纲目》中称之为“血家之圣药”,被视为治疗妇科疾病的良药。益母草味辛、微苦,性微寒在这里发挥着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所以为君药。[3]金氏认为益母草常用的作用是活血化瘀,也是妇科经产要药。功用活血化瘀、利水消肿。但不同剂量(常用荆量和大剂量)的益母草的药理作用及适适应症不同。常用量(10g-30g),益母草有收缩子宫、兴奋子宫的作用、其有效成分为益母草碱,对离体子宫、在体子宫和子宫血管菌呈兴奋作用,使子宫收缩明显增强,紧张度增加,且持续时间明显增强。大剂量(30g-120g)的益母草有利水、抑制皮肤真菌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于荨麻疹,皮肤瘙痒,疮痈肿毒。本方中益母草味辛,又可防止金黄散中的寒凉之药抑遏而致气血凝滞。本方中益母草的一次最少用量为2斤,每次熬煮在40分钟左右,略呈粘稠状。再加入金黄散搅拌均匀,呈膏状。
组方如意金黄散出自《外科正宗》,由天花粉、黄柏、大黄、姜黄、白芷、厚朴、陈皮、甘草、苍术、天南星十味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除湿化痰、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之功,为疮科之要药。一直以来,人们将金黄散作为外科常用的一种中成药,用于治疗痈疽、疖肿、跌打损伤等病症。
由于痤疮发病率高达为70%-87%,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产生极大的影响。而且炎症性皮损愈后可有瘢痕形成,影响外貌。临床越来越多的患者要求治疗。但是西医治疗痤疮毒副作用大,很多人不能耐受口服药物及外用药产生的副作用,如皮肤脱屑、红斑、瘙痒、干燥、灼痛等,长期口服外用抗生素,降低机体的免疫能力。而中医药作为一种确实有效的方法,具有改善病情、副作用小的特点,在治疗痤疮方面有着独特的疗效,长期以来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被绝大多数患者接受。
益黄膏作为一种有效的外用制剂,使用简单、疗效明显未被广大患者知晓。因此值得对益黄膏进行进一步的临床疗效研究和药理试验研究,以明确“益黄膏”对轻重不同的寻常型痤疮的疗效,明确治疗范围;和用药的安全性。从而进一步推广益黄膏的使用。
参考文献
[1]赵辨主编.《中国临床皮肤病学》2010年版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中国痤疮治疗指南》专家组.中国痤疮治疗指南(讨论稿)[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8,37(5):339-342.DOI:10.3969/j.issn.1000-4963.2008.05.038.
[3]金琦.益母草不同剂量的药理作用与应用《天津中医药》ISTIC-2003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