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518000
摘要:以具体的江西省文化中心投标方案创作为例,阐述消费空间对于大型文化建筑的必要性和可能的操作方法。我们提出借助消费空间提升文化场馆的内涵与丰富性,使得公共建筑真正的能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之中。
关键词:消费;开放;公共空间;文化建筑
引言
公共文化建筑作为城市公共生活的载体,是表达和传播城市文化,提升城市活力的重要媒介之一。伴随着需求的上升,文化建筑得以蓬勃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1,形象工程,盲目追求外在形象,形成大轴线、空广场,而与文化建筑的功能使用相去甚远,缺少以人为本的精神。2,盲目求大,维护费用与日常运营费用过大,造成巨大财政负担;3,建筑功能单一,项目前期缺少策划、运营思维,使得项目建成使用效率低,满足不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反思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我们发现:传统的文化建筑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在重生产轻生活的时代下,文化产品也相对缺乏与单调,公共文化生活也相对单一。作为承载这类活动的文化建筑也自然伴有时代印记:建筑功能单一,设计重在文化与纪念性的表达,视消费为猛虎。但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城市中产阶级的兴起,人们对城市的需求发生日益深刻的变化:从单一专项多样;从相似性转向差异性;从满足量转向追求品质;从物质转向非物质。城市弱势群体也逐改变了赤贫的状态,倾向于生活改善与质量提高,综合考虑生存与生活的多种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文化产品的消费也悄然发生变化。从单纯而崇高的公共文化活动转向复合化的文化生活方式。带有个人化、随机性、复合化、日常化的特征。所以在公共文化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不断追求建设规模的同时,我们也需要考虑到当前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在场馆的规划设计中,应该着重考虑功能的复合性以及空间的多样性。而消费空间在四个方面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消费空间作为功能复合组成的重要部分。传统的场馆中通常只考虑到核心的功能(如图书管的阅读、藏书)及其辅助或后勤功能(如图书编辑、修复、等)。而对读者的其他生活文化需求考虑较少。在新型的场馆设计中,可以以主体功能为核心,围绕形成丰富的商业业态来满足周边需求。如围绕图书馆设立特色书店、便利店、文化培训、轻餐饮、儿童文娱等功能,满足读者多维度的需要。
其次,在文化产品日益丰富的今天,人们可以选择走进一家博物馆欣赏名画古迹,也可以选择一家现代艺术街区去感受艺术氛围。文化艺术正从殿堂走向民间,融入人们的生活。大型文化建筑如何保持开放性,让更多的人走近。消费空间可以吸引人流走向文化建筑,激活场所,提升文化建筑的使用效率。也吸引更多的“不虔诚的信徒”抱着好奇的心态走近文化,使得公共文化资源可以熏陶更多的人群。
传统场馆的开放空间相对单调,空旷的广场无人涉足。文化建筑像是精致陈列的雕塑摆放在简洁的柜台之上,让人望而却步。其开放空间也就成为了建筑与城市之间的距离,而没有起到公共空间的作用。消费空间与开放空间结合可以将文化建筑更好的容纳到城市空间的构建中。使得文化建筑更好的融入街区生活之中。威尼斯广场的魅力除了空间尺度怡然,也在于广场两侧咖啡厅的可以落脚,可以观看广场中心。或是来往匆匆,或是驻足交谈都各得其所,人们视线交流,自然亲切。
二、以江西省文化中心项目的投标方案为例,我们提出借助消费空间改变以往单一功能状态,提升文化场馆丰富性和功能内涵。我们希望为江西设计一座全新的“文化地标”。它不仅提供极具特色的建筑形象,更可吸纳多样城市活动参与其中,以开放、多元、包容、共享的空间属性突破传统的“地标”概念,为市民打造一处充满活力的城市客厅。项目拟建地点为南昌市凤凰洲红谷北大道以东、闽江路以南、赣江北大道以西、濠江路以北地块。任务要求建设地上24万平米大型文化中心,包含图书馆8万平米、博物馆9万平米、科技馆7万平米。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通过以下设计步骤达成设计目标:
1、分解单一功能,将原本任务书中单一的功能进行仔细拆解。衍生与文化主体功能关联的周边消费业态,平衡两者的关系。
通过研究功能组成与人群的需求,20%为可对外开放功能空间,80%为核心场馆功能。将两类功能竖向叠加,下为开放功能,融入街道生活;上为核心场馆功能,突出文化标志性。为此,我们引入“上城下坊”的规划理念,规划分为三个层次。“上城”位于12m-50m标高,“下坊”位于0m-6m标高,二者通过位于6m-12m标高的复合平台层连接。
2、分析城市关系,寻找潜在人流需求与城市空间“裂缝”,搭接联系。
“上城下坊”不是建筑的简单摆放,而是立体多样逐层显露;不是孤芳自赏,而是与市井生活并存,雅俗共赏;不是一个建筑孤岛,而是多层次立体连接。在6m-12m标高设计串联三馆的复合平台层。地块不同区域均可方便地上下平台,通过二层平台可以便捷地抵达各个场馆。同时在平台上形成一个立体公园,平台向江面延伸,创造一个完全不同的观景体验的同时,市民也能便捷地从文化中心抵达滨江休闲区。而在三馆闭馆的时间段里,一层的衍生功能和二层立体公园同样能为市民提供活动场所和丰富的活动内容。
“下坊”——文化街巷的平面图
3、强调文化主体,挖掘主体文化建筑的特色,强调主体建筑的标识性。
在12m-50m标高分别设计了三座和而不同、各具魅力的“环城”“聚城”“器城”。
作为图书馆的“环城”位于基地南侧。为了让每位读者都有良好的自然采光环境和不同的空间体验,我们用一条功能螺旋环串联所有功能。书库位于“环城”核心,藏书作为图书馆最大的藏品和展览品被所有读者感知。主入口通过切削形成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市民从远处即可看到室内层层跌落的活动空间和藏书库。我们为藏书库预留了足够的层高,在未来可以通过增加夹层扩大藏书面积,适应日益增长的藏书需求。沿江一侧我们将体块层层后退提供观景和室外活动空间。沿江布置主要阅览空间,微微倾斜的体量和立面上一系列遮阳百叶为室内获得良好采光的同时,建筑形态简洁富有变化。
而整合四周交通,联系左右两馆的“聚城”科技馆跨过珠江路在基地中央缓缓升起。我们在“聚城”首层设计了开放讲堂、影院、工作坊、商业等公共功能。二层空间开阔作为“聚城”基座联系上下,其上布置自然展厅、科学展厅、技术展厅、儿童乐园、研究办公五大功能区,五个形态简洁的建筑体量落在基座层上,可游可玩富有趣味。同时基座层的屋顶作为整体规划的屋顶花园也为孩子们提供种植、嬉戏等户外活动场地。
“器城”博物馆布置于基地北侧。水平向的公共大厅将其分成两个功能体量。沿城市方向体量自下而上依次布置临展区、阅读区、库房区、科研区、办公区。沿江侧三个展区类型各异。右侧展区面积相对较小,为固定常设展区。中间为一通高多功能展区,即可作为临时展区使用亦可承担发布会等公共功能,左侧展区为弹性可变展区,该区域展厅在使用上可分可合为未来可能出现的全新的展览模式预留更多的可能性。
4、引入开放空间,在主体建筑与城市之间创造开放、有亲和力城市开放空间。
我们在首层地块划分出多条步行通道以化解基地尺度。同时形成广场区,露天表演区,滨水步行区,配套功能区,满足市民散步、观演、聚会等不同需求。同时,我们仔细梳理了区域交通,包括公交站点、巴士接驳区、的士接驳站等。而这一系列的开放空间和功能节点被一条文化街巷串街起来,形成一个丰富的、可交互的、参与感强的公共空间体系。使得原本孤零的文化建筑更好的融入到城市文化之中。
5、业态融入,将各类型消费业态、开放广场、主体功能之间有机组织起来。
沿着文化街巷的两侧,围绕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主体功能,在不同区域置入如24小时书店、餐饮、工作坊、活动室、画廊、多功能厅等,为市民提供更多配套服务。多样的功能与活动将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给传统冷清的文化建筑注入更多活力;动态可更新的经营业态也会给文化中心注入更多新鲜感和可持续性。从而达到城市广场、高雅文化与市井生活相互映衬,文化生活因此而更加鲜活生动。同时各类经营业态的营业收入也可以反哺本项目的运营,两者相互促进。
结论
将消费空间引入文化建筑,从而形成“上城下坊”的规划理念,带给我们上下互补的两个环境。“上城”似理性多样的现代城市场景,简洁而彰显建筑文化属性。“下坊”如精致细腻的传统市井结构,多元而充满活力。二者相互融合将带给我们截然不同的文化空间体验,创造出新的文化中心形象,也彰显了当前的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