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舒奕戴丹瑜林艺清/莆田学院管理学院
【摘要】近年来,全球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给人类的生活、经济、社会等都带来非常重大的影响,而发现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本质和原因及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已成为各国政府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食品安全现状进行了探讨,说明何为食品安全并分析其发生的原因,以及给予一些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科技;法制
一、食品安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全球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出现。追溯来看,继日本、欧洲、美国“二恶英”和大肠杆菌污染事件后,1996年在英国又发现了疯牛病,1997年专家预计疯牛病在人类发病流行巅峰大约是在2015年;2003年冬至2004年春,泰国、越南、中国和日本等国家相继爆发了禽流感,引起了全球的高度关注;农药和兽药残留、化学污染物造成广泛的食品污染,对人体健康具有长期和潜在的危害;国内的瘦肉精、毒蔬菜、毒大米等;转基因食品安全性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显然,现在食品安全问题已是生物学、卫生检疫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以及政治学所面临的问题。发现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已成为各国政府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食品安全的概念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食品安全也是一门专门探讨在食品加工、存储、销售等过程中确保食品卫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隐患,防范食物中毒的一个跨学科领域。
目前食品安全的含义有三个层次:
第一,食品数量安全:即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生产民族基本生存所需的膳食需要。要求人们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生存生活所需要的基本食品。第二,食品质量安全:指提供的食品在营养,卫生方面满足和保障人群的健康需要,食品质量安全涉及食物的污染、是否有毒,添加剂是否违规超标、标签是否规范等问题,需要在食品受到污染界限之前采取措施,预防食品的污染和遭遇主要危害因素侵袭。第三,食品可持续安全:这是从发展角度要求食品的获取需要注重生态环境的良好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
三、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七大原因:
(一)政府规制失灵导致食品安全问题。政府规制失灵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就是指政府在市场经济体系中的规制、职能出现空缺,无法有效的规范食品安全领域。
(二)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功利主义表现为对社会财富增加的强烈渴望,对经济发展的极度推进,这些虽然使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了最大化的发展,但是也使得诚信观念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中消失殆尽。
(三)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不完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内容比较单薄,对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所导致的食品安全的新情况、新问题大多尚未涉及,法律责任的规定不严、衔接不顺、内容不全。现行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中尚欠缺对食品安全监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管职责的落实和失职责任的追究机制。
(四)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检测体系的不完善。实行多头管理,管理职能不明确。执法机构建设还不适应严峻的管理形势。检测机构不健全,对已有的检测机构建设重视不够。
(五)生产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的不对称。信息不对称造成严重的市场失灵,质量低劣、存在安全隐患、价格便宜的食品将质量好但成本高而导致价格高的食品挤出市场,消费者购买食品的安全程度降低。
(六)地方保护主义的过度发展。没有统一的大市场,地方割据就必然保护落后,影响公平竞争;导致地区产业、产品结构同化,造成浪费和损失。
(七)国家处罚力度的薄弱。处罚工作没有建立有效的处罚机制,惩罚力度不够,缺乏威慑力。往往是出现问题以后的补救措施。执法不严、监管不力仍然存在于食品安全领域的多个环节。
四、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一)政府方面:
其一,集中整治重大典型的食品安全问题,并及时反馈给社会大众。正确认识和科学掌握食品安全的客观规律,针对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重点问题,持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重大典型食品安全案件的调查结果要及时向社会公众反馈,增强消费者的信心。其二,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严格落实政府监管责任制,增加重点产品抽查力度和检查批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体系和评估机构。整合资源,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加大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提高食品安全科技支撑能力。其三,夯实食品安全的企业基础。深化企业食品安全的法律责任,增强企业的食品安全责任意识和守法意识。提高食品行业及从业人员守法经营意识,健全食品行业自律约束机制,逐步形成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公正执法的良性运行机制。其四,加强食品安全的制度保障。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影响食品安全的深层次问题。从制度上严把市场准入关,强化食品安全基础。完善保障食品安全的运行和管理机制。要善扶持政策,加强品牌培育的产品认证。其五,增强全社会食品安全意识。多种渠道引导社会客观地看待的食品安全问题。要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增强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健全食品安全信息交流和公布机制,减轻食品安全事件对社会公众心理的影响。
(二)企业方面:
其一,深入研究食品安全科学性问题,进行技术创新。企业应加大在食品行业的科研投入,培养创新意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开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优质新产品,提高精深加工产业的比重,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其二,树立企业品牌经营意识,培养诚信的企业文化。食品行业是竞争激烈,企业综合实力普遍不强,因此,应按照市场经济规则,积极增强企业品牌意识,梳理企业文化,树立企业外在形象,倡导诚信经营和品牌经营的行为。
(三)消费者方面:
其一,提高自我对食品安全的认识能力。自觉主动的接受食品安全知识的教育,从而提高自身在食品市场上的信息优势和食品安全鉴别能力。其二,发挥社会监督者的作用。关注、关心食品安全问题,善用自身的监督权与举报权,促使政府和企业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改善食品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其三,通过多种渠道发表意见与建议,参与食品安全的立法与管理工作。
五、总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食品安全问题已是不可规避,但是如何善用科学的力量,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来预防、阻止甚至改变这一现状才是我们应该瞩目的焦点。
【参考文献】
[1]余从田.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食品工业,2012(06):115-118
[2]徐淑丹.从食品安全问题看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中的问题[J].时代经贸,2012(04):101-103
[3]熊必琳.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现状及展望[N]中国食品安全报(中国食品质量报),2011-12-22
[4]顾长青.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之根本之策初探[J].中国标准化,2005(06):9-11
[5]李怀.中国食品安全规制的制度分析[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5(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