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树荣
(甘肃省嘉峪关市胜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35100)
【摘要】目的:分析腹部X线平片对小儿肠梗阻的诊断价值,重点探讨小儿肠梗阻不同病因的X线的表现。方法:收集了2011年1月-2014年6月经手术证实的小儿肠梗阻52例,术前24h均拍摄腹部正侧位X线平片,对其X线的表现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52例肠梗阻术前腹部X线平片诊断正确率为71.6%。结论:小儿急腹症除X线常规检查外应联合超声检查更有利于早期肠梗阻诊断。
【关键词】儿童;肠梗阻;X线检查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2-0129-01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急腹症,是肠腔部分或完全性闭塞所造成的肠内容物通过受障.原因包括肠腔内肿瘤、炎症、结核、蛔虫、先天性畸形、肠腔外肿瘤压迫、粘连或先天性畸形。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起病急、进展快,可致腹膜炎而危及生命,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关键,故临床对影像检查的准确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腹部X线检查是诊断肠梗阻的首选方法,本文52例病例均为近4年来临床、X线诊断,经手术证实,临床治疗验证的小儿肠梗阻,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52例均因不明原因哭闹或急性腹痛而入院,其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2~13岁;就诊时间3—72h;有手术史32例,无手术史20例。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及肛门停止排气和排便等,部分患者腹部可触及包块。
1.2方法
所有病例均行X线检查,一般患儿取立位,先天性肛门闭锁取倒立侧位(一般于生后12h后做此检查)。小儿肠梗阻X线的检查方法与诊断在新生儿胸腹联合片中,如果平片显示肠管未见典型的梗阻征象,而临床表现仍疑为梗阻时,可行消化道碘油造影检查,除可发现梗阻部位外,更可通过延迟排空时间确定诊断。
2结果
X线检查及X线征象:本组患儿肠梗阻病因如下:粘连性肠梗阻8例,平片显示腹部多发性肠管扩张、气液平面;肠套叠13例,平片均呈低位小肠梗阻征象:即小肠广泛积气、扩张、明显的气液平面,3例行钡灌肠,显示结肠有充盈缺损,远端趋向于发圈状,钡柱前进受阻,10例行空气灌肠性诊断及空气复位治疗,气柱于结肠段示块影或杯口影,10例均空气复位,肠套叠多见于婴儿,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哭闹、呕吐、血便和腹部肿块,肿块多位于右上腹;先天性小肠闭锁或闭锁不全7例,2例为高位完全性梗阻,X线显示上腹部双泡征多泡征.5例为较低位不完全性梗阻,X线显示中腹部份肠管稍扩张、扭曲及有气液平面;阑尾炎合并肠梗阻18例;肠旋转不全4例,病儿平片均显示高位梗阻,出现双泡征、三泡征及多泡征;蛔虫性肠梗阻2例,在平片中靠近肠梗阻部位见肠内有扭结成团的蛔虫影。蛔虫性肠梗阻多发生于3、4岁以上的儿童,多无血便,肿块多在脐周围,表面不平,有条索样感觉或压之变形,早期无压痛。必要时可通过钡或气灌肠检查鉴别。
3讨论
小儿肠梗阻是小儿急腹症最常见疾病之一,引起梗阻的病因颇多,症状多发,而小儿又不等于成人的缩型,具备其独特的生理、解剖特点,尤其是新生儿、婴儿不能诉述自己的病史,这些都给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为了减步不必要的误诊和漏诊,故需要我们熟悉掌握小儿不同年龄组的腹部正常X线征象及对小肠梗阻的普通、特殊的X线检查和诊断的技能和知识。小儿腹部正常X线表现:不满3岁的小儿充气肠曲互相靠拢形成多面体影像,位于中腹部,大小及分布均匀,3岁以上小儿肠内无气体。小儿肠梗阻临床与X线征象临床表现以腹痛、腹胀、呕吐,无便和便秘,腹部出现肠型、听诊水过气音为特点,本组病儿中,痛、胀、吐和闭尤为突出,其发生率均超过了55%以上,故临床上如出现类似上述症状,均应警惕肠梗阻的指征。应进行X线检查以求进一步确诊。而平片显示肠管连贯的肠曲积气、扩大、明显的气液平面存在,即可诊断肠梗阻。肠曲积气、扩大,明显气液平面均系气液体通过受阻而郁积,通常在梗阻3-5h后出现上述X线征象。X线检查诊断肠梗阻以“肠管充气扩张、阶梯状液平”等特征性表现来确诊,尽管特异性较强,但与其他影像检查法比较,除了对人体固有的放射性损害外,还有其白身的局限性,腹部超对早期绞窄性肠梗阻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应列为常规检查方法。超声检查简便易行,安全可靠,不但可诊断早期X线检查阴性的梗阻,还能了解梗阻的部位、病因,而且可动态观察肠蠕动的状态,判断其梗阻时间、动力性质。作者认为小儿急腹症除X线常规检查外应联合超声检查有利于早期肠梗阻诊断[1]。
总之,当患儿发生急腹症时应联合超声与X线检查,两者在早期诊断小儿肠梗阻中,各有特色,可以互补[2-3]。如超声诊断为肠套叠的梗阻,X线检查仅在腹巾部见较聚集的充气肠袢,超声根据套叠肠管“同心网、套筒征”声像而确诊。肛门闭锁X线倒立侧位腹平片可以诊断直肠盲端的高低位,而超声因患儿肛周脂肪较厚而定性较差,其中1例粘连性肠梗阻以积气为主,肠管无积液,超声及X线均漏诊,此时临床医生的临床经验并重视病史与体征尤为重要。发生肠梗阻后,不要盲目喂食,患儿首先要禁食水,以减轻腹胀,体位选半卧位,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如果是黏连性肠梗阻,在缓解期,勿进食较硬的食物,以半流体为主,蛔虫性肠梗阻在缓解后应行驱虫治疗。对于单纯性肠梗阻、无血液循环障碍的或不完全性的肠梗阻,可采用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抗感染等非手术方法,以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或采用灌肠,来刺激肠道,促其排便。若上述治疗后症状未减,甚至加重,趋向完全性肠梗阻,应及时手术治疗,去除肠梗阻的病因,以恢复肠道通畅。
参考文献
[1]周彤,白晓汀,周业江,等腹部X线、超声、CT检查对肠梗阻诊断的临床分析.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6,10:53-55.
[2]黄家喜.肠梗阻的超声诊断与临床价值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797-2798.
[3]王秀艳,游晓功,施宝民,等绞窄性小肠梗阻的超声诊断价值.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0,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