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天娜河北省武邑县武邑镇中学
要改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沉闷的独语,自然少不得师生之间有效的对话,而如何使这种对话有效进行?我个人觉得:平等、科学和精神是三个必不可少的要素。
一、俯下身子,平等对话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语文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转变观念更新自己,而是一言堂的自我表演忘乎所以,又何谈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做到平等对话呢?
语文教师应放下架子,和学生“心连心”。
亲其师而信其道”,加强师生间的平等对话,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建立融洽、和谐、宽松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不仅可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而且也能让我们的师道真正潇洒地尊严一回。在语文的背诵教学中,班上学生常有畏难情绪,背诵的任务有时不能按规定完成,怎么办?针对这一问题,我先是自己背诵,从中感受背诵文字的脉络并提取背诵过程中的诀窍,接着背诵给全班同学听,让他们看看,我这个70后的“老”师都能按时完成任务,你们这些90后的“新”生怎么就不能“更上一层楼”呢?至于实在无法按规定完成的个别学生,我就让小组组长降低难度使他们闯关成功。
放飞课堂,用积极性的评价使学生感受到“我能行”。
在教《荷叶·母亲》一文时,我让每组学生自己提问题,这时第四小组的后进生小杰同学站起来,他说道:“老师,为什么不把荷叶比作父亲呢?”此言刚落,引得全班一阵发笑。这时的我,却镇定地先是给小杰同学一个肯定,说:“小杰同学肯动脑筋,不错,希望下次更勇敢一些。”接着就对全班同学说道:“小杰同学提的这个问题很有意义,值得探讨,现在就请每组组长组织本组学生围绕这一问题在文本中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时班上其他学生脑筋来了个急转弯,他们不再笑小杰的“愚”,而是欣赏起他的“智”了。有同学从文中的“勇敢慈怜”的语句上解释,也有同学从文章的结尾处“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加以分析,我则引导学生从“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这些句子上面去找到荷叶与母亲之间的相似点,让学生既明白了比喻的用法,又对冰心的这篇文章有了更深的体会。不可否认,小杰同学提出的这个问题是我课前没有准备到的,可正是这一问题,让我当堂的语文课有了新的发现,新的知识生成。
3、放眼多元解读,让语文课堂与众不同。
身为语文教师,我们需要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自由课堂,“怪哉”课堂,让课堂成为有故事的“百草园”,而不是“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的“三味书屋”。当然,放眼多元解读,绝不是提倡天马行空的纵读,而是要力主以文本解读为根本,对文本进行科学的解读,与文本展开科学的对话。
二、以文为本,科学对话
教师、学生、文本构成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这三者的相互关系构成了语文课堂教学对话的基本形式,即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教师与文本的对话等等。而如何使这些对话有效,“科学”二字实为必需。因为,只有科学对话,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目标才能真正得以实现。也许有人会说:“你说的‘科学’二字太抽象了,有没有哪些规范呀?”结合个人语文课堂教学经验,我把科学对话归纳为下面三个方面。
1.主题式对话。
语文课堂上,有些教师为了“鼓励”学生的思维而任由学生的思想游离,也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说着说着就扯远了,偏离了主题,这样的教学对话不仅不科学,而且造成了课堂教学的无序低效。语文课堂教学的对话应该是主题式的对话,对话的双方不是在两条平行线上滑行,而是围绕一个主题互相碰撞、不断深入、共同成长。
2.多向式对话。
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早已有预定的答案,却要以对话的形式来与学生进行“对话”,这真是“明知有答案,偏要戏学生”呀。
3.系统式对话。
要做到语文课堂教学的科学对话,除了主题式对话、多向式对话之外,系统式对话更为必要。我把这种系统式对话简要归纳为三个系统:规划系统、实施系统、反思系统。先说规划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语文教师要积极了解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按学生的初读理解来组织课堂教学;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应适时适量地拓展和文本有关的资源,以利于深入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规划之后,就进入实施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语文教师要选择富有内涵的对话话题,可能是一对矛盾、也可能是一种现象,一个问题;可能是教师预设的,也有可能是学生课堂上提出的,与学生展开对文本的深层次对话。在这个系统中,我们要认真思考:实施过程中对话的“低效”在哪里?是错误地估计了学生的实际水平?是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交流时间?是教学设计不切实?还是对教材钻研不透,无法满足学生的质疑?对话“高效”的地方在哪里?是运用了新的教学手段,是找到了文本的要害解析?是愤而启之、悱而发之?还是尊重丰富多彩的对话结果,师生之间建立了情感空间站等等。总之,针对问题,及时反思,变教训为经验,化经验为理论,使得下次上课时,有法可依,变低为高。
三、人文统一,精神对话
如果说,平等对话和科学对话是构建语文课堂教学有效对话的形貌,那么精神对话就是它的灵魂了。作为语文教师,在今天这个物化的时代,我们有责任反省自己:在和学生的对话中是否走进了学生心灵,生成学生真实、真切、必要的生命体验,并进而塑造了他们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了?为此,与学生的精神对话,作为语文学科人文性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下面我重点谈谈与学生精神对话中重要的两个方面:民族魂和仁爱精神。
于漪老师在《培育人的崇高灵魂》中写道:“我们培养的是中国人,是现代化的中国人,特别在充满竞争对手的21世纪,中华民族要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讲人文精神就一定要立足于民族传统文化。……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得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民族气节是我们的民族魂。我们这个灾难深重的民族之所以经历了那么多的内忧外患还能自强不息,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为有那么多志士仁人继承发扬了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我觉得她说的这些话很值得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学习,在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在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在吴晗的《谈骨气》中,活学活用,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