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例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46例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分析

韩静

韩静(辽宁省昌图县中心医院112500)

【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0-0142-02

【摘要】目的观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给予尿激酶150万u溶入100ml生理盐水中,30min内静脉滴入。结论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开始时间越早,治疗获益越大,是一种快速、简单、经济、易操作的治疗方法,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关键词】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急性冠脉综合症的严重类型,病死率高,并发症多。近年来AMI行直接PC已成为首选,但由于在基层医院,技术设备和经济条件的限制,急性期溶栓已成为急性心肌梗死简便、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0年5月至2013年4月选择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6例(均符合中华心血管学会颁布的AMI诊断和治疗指南),男28例,女18例,年龄43—69岁,平均59岁,用国产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1.2溶栓标准

(1)发病6h内,含化或静脉滴注硝酸甘油胸痛持续不缓解,心电图至少相邻两个导联ST段抬高≥0.1mv,年龄≤70岁。(2)发病虽超过6h(6—18h之间),但胸痛持续不缓解,ST段扔持续抬高者。(3)年龄虽>70岁,但一般情况好且无溶栓禁忌症者。

1.3给药方法

明确AMI诊断后,立即给予尿激酶150万u溶于100ml生理盐水,30min内静脉滴入。溶栓前嚼服肠溶阿司匹林300mg,继以100mg/d长期维持,溶栓结束后12h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共5天,同时给予AMI其他常规治疗。

1.4观察指标

溶栓前常规18导联心电图、凝血四项、血常规、血型和心肌酶学检查,溶栓后每30min做一次心电图,连续6次,溶栓后6、8、10、12、16、20h查CK-MB、CK,观察酶峰、胸痛、生命体征与出血并发症,心电监护3—5天。血管再通判定标准:①心电图抬高的ST段于2小时内回降>50%;②胸痛2小时内基本消失;③2小时内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④血清CK-MB峰值提前出现(14小时内)。4项中具备2项或2项以上者判断为再通。

2.结果

2.1距溶栓不同时间,再通比较

2.2不良反应

46例溶栓患者在溶栓过程中出现心律失常21例,发生牙龈出血2例,未特殊处理后自愈,无颅内出血发生,未发生过敏、寒战等药物不良反应。

3.讨论

大多数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在破裂的粥样硬化斑块部位突发血栓性闭塞所造成,而溶栓药物是通过激活内源性纤溶酶原,使血凝块发生纤维蛋白溶解,静脉给予溶栓药物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降低幅度大约为25%。尿激酶是从新鲜尿液或人胚胎肾组织培养液中提取而成,是天然产物,所以无抗原性,且不被抗体中和,很少有变态反应,它直接激活纤溶酶原,而对纤维蛋白无特异亲和力,因此尿激酶可激活与纤维蛋白结合的和循环中的纤溶酶原。本文溶栓患者46例,成功38例,成功率82.6%,疗效满意。通过距溶栓不同时间对比,1-3h、3-6h、6-12h、12-24h的成功率分别为72.7%、70%、55%、33.3%可以看出溶栓获益时间主要取决于治疗时间,若能迅速完全恢复梗死相关动脉血流和梗死区心肌灌注,则溶栓治疗获益最大。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至心肌透壁性坏死有一时间窗,大约为6小时,在该时间窗内使冠状动脉再通,可挽救濒临坏死的缺血心肌。在发病3h内行溶栓治疗,梗死相关血管的开通率增高,病死率明显降低,其临床疗效与直接PCI相当;发病3-12h内行治疗溶栓,其疗效不如直接PCI,但仍能获益。发病12-24h内,如果仍有持续或间断的缺血症状和持续ST段抬高,溶栓治疗仍然有效。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血管开通时间越早,则挽救的心肌越多。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是一种快速、简单、经济、易操作的治疗方法,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参考文献

[1]胡大一主译.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36—337.

[2]袁祖贻主编.心血管内科手册.科学出版社2008;116—117.

[3]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8(38):67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