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婷婷阮凤荣陈恒梅(福建省宁德市闽东医院血液净化室福建宁德352100)
【中图分类号】R4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6-0055-01
血液透析(HD)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ESRD)一种安全可靠的重要肾脏替代疗法之一,血液透析人群也逐年递增。作为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护理人员有必要对患者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心理疏导
主动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状态等,适当向患者讲解病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应根据患者的病程、年龄、职业和学历等不同,产生心理需求的差异,有针对性地采取心理支持,运用心理护理知识和整体化护理措施,制定适合每个患者的个体化护理方案。
2饮食指导
2.1水盐摄入一般,根据患者的干体重、尿量及水肿情况,严格限制水、盐摄入。每天观察体重变化,严格要求患者以两次透析间每天体重增加不超过0.5kg,2次透析之间体重增加以不超过干体重的4%~5%为宜;钠盐应限制在4~6g/d以内;尿量>1000mL/d的患者不需要严格控制饮水量,多吃高纤维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
2.2钾的摄入钾的摄入量控制在2~3g/d。
2.3钙磷的摄入磷的摄入量应控制在800~1000mg/d。
2.4蛋白摄入加强优质蛋白饮食对预防感染及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极其重要。蛋白质以高生物价优质动物蛋白为主,如鸡蛋、鱼、瘦肉和牛奶等。忌食植物蛋白,尤其是豆类制品。
2.5饮食指导对策饮食疗法是血透患者提高存活率的关键,把日常食物营养成分含量,以每100g食物中含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钾、钠、磷等的含量打印成册,便于患者查阅参考。并指导患者根据医嘱制定高蛋白、高热量、低脂、低钾、低磷、低盐饮食,多食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瘦肉、鱼等,经常调换口味,注意食物的色、香、味,促进食欲,避免进食过甜、油腻、辛辣食物及海产品,注意补充维生素。
3血管通路的保护
3.1术前健康教育手术前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自体血管内瘘的优点及其在血液透析中的作用,患者本人及家属在保护内瘘方面的相关知识,帮助消除由于知识缺乏而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树立信心提高依从性。
3.2术后健康教育术后指导患者及家属学习评估内瘘的基本方法:即用手触及内瘘口处的震颤及搏动感。当患者及家属在触摸波动感有减弱或消失时,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术后3个月内,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如何保护内瘘、预防内瘘堵塞和感染进行健康教育,进一步强化对“生命线”的保护意识。
3.3静脉内瘘的保护禁止在动静脉内瘘侧测量血压、抽血、输液、提重物等,血透结束拔针后适度压迫止血;透析次日嘱外涂喜疗妥,软化血管,有利于延长动静脉内瘘的寿命。有血管瘤者,指导患者用弹性绷带包扎加以保护,避免碰撞导致血管破裂出血;平时衣袖应宽松,瘘侧手臂勿受压,保持建瘘肢体皮肤的清洁和完整;另外,除了在使用时要注意保护外,强化患者透析间期内瘘自我保护也非常重要。
4用药指导
4.1规律服用降压药物教会患者家属测量血压的方法,我们在透析中向患者了解其在家中的血压情况,以便医生根据血压的变化对降压药剂量进行随时调整,从而达到更平稳控制血压,减少药物副反应,降低透析并发症的发生。
4.2其他物质透析时维生素丢失,必须及时补充,尤其是水溶性维生素、矿物质、VitC、叶酸、锌等。
4.3肾性贫血患者,根据化验结果及时补充造血物质,口服叶酸、速力菲,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纠正贫血,增强透析效果。
4.4对于高磷血症、肾性骨病患者,高磷应该遵医嘱口服含钙磷结合剂。肾性骨病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口服或性维生素D。
5定期复查
宣传常规检查目的及临床意义,定期抽血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甲状旁腺激素、血清铁及铁蛋白等,通过检查结果,了解透析的充分性,及时纠正贫血、电解质紊乱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调整透析方案,保证充分透析、减少并发症发生。
6皮肤、口腔的卫生
尿毒症患者常因“尿素霜”沉积于皮肤,引起皮肤瘙痒、干燥、脱屑,要勤换衣、勤抹洗,避免使用碱性肥皂,经常修剪指甲,避免用力抓伤,皮肤溃烂处涂络合碘。要注意口腔卫生,每天用含有洗必泰的漱口剂漱口2次,若口腔黏膜出现小血泡最好自行消散吸收,忌勿咬破,以防出血感染,多补充维生素。
7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
时姣等研究发现,经健康教育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改善,体重控制理想,血压异常及内瘘闭塞、高血钾、心衰、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健康教育能有效防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健康教育对于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率的提高极其重要。健康教育的重点为心理疏导、动静脉内瘘保护以及对饮食、用药、检查等方面进行指导,激发患者主动参与健康维护,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罗小萌.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饮食自我护理的效果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1):2193-2194.
[2]张涛,刘成玉.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干体重评估[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4,20(4):24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