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6-16
/ 2

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研究

彭正林

彭正林

湘潭市规划建筑设计院,湖南湘潭411100

【摘要】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在工程实施前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而在项目做出投资决策后,控制项目投资的关键就在于设计阶段。作者主要对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分析,并从五个方面探讨了在设计阶段有效控制造价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设计阶段;造价控制

建设项目造价管理需要按照建设阶段多次进行计价:在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投资估算;初步设计阶段编制设计概算;施工图设计阶段编制施工图预算;招投标阶段确定承包合同价;合同实施阶段确定结算价;竣工验收阶段编制竣工决算,整个计价过程由粗到细,由浅到深,最后确定工程实际造价。“四算两价”环环相扣,前者制约后者,后者补充前者。据统计,各个阶段的工作对整个项目造价的影响分别为:投资决策阶段75%~95%;设计阶段35%~75%;施工阶段5%~35%;竣工决算阶段0~5%。很显然,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应该在工程实施前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而在项目做出投资决策后,控制项目投资的关键就在于设计阶段。由此可见,设计对整个建设项目的效益是极其重要的。

一、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1、技术人员掌握的专业交叉知识不够

工程造价控制是一项综合性工作,要求有关人员需要掌握多方面专业交叉知识。目前设计工程师对概预算知识知之甚少,也不愿意花时间学习概预算知识,其结果必然会影响到对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而造价工程师大部分只会按图纸套定额进行概预算的编制,对工程设计的有关专业知识掌握不够,有些概预算人员对定额的具体适用范围、施工方法、定额中材料和机械的作用不够精通,这样在设计阶段造价控制过程中,缺少专业交叉知识的概预算人员,势必无法为设计工程师提供有价值的意见。

2、规章制度不健全。

经济技术人员与设计人员工作不能紧密相结合,各做各的事,缺乏必要的工作协调,涉及造价超标也没有采取相应措施,责、权、利不明晰,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积极性不高。

3、造价工程师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设计人员普遍只按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进行图纸设计,认为造价控制问题是造价工程师的事,而造价工程师只能在设计图纸完成后,根据图纸和有关定额文件、取费标准来编制设计概算,所做工作仅仅是套定额、取费、完成设计概算。对设计过程中的方案比较和材料设备选择,造价工程师很少参与。由此,造价工程师很难做到根据自身掌握的造价信息和类似工程的经济指标分析,对设计方案、和材料设备选择提出建议。

4、现行设计取费方式不甚合理。

设计费的多少取决于工程总造价的高低或建筑面积的大小,致使有的设计单位为追求利润,盲目扩大工程规模,设计方案可以优化的不进行优化,甚至有的设计人员随意加大梁柱截面,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增加配筋量,结果出现了不少的“肥梁、胖柱、深基础”等设计不合理现象,从而人为地提高工程造价。

为此,笔者认为,设计过程中要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必须对现有的控制措施和方法进行完善和创新。

二、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1、完善工程设计招标制度

设计是工程建设的龙头,工程造价是否合理,在设计阶段就已经大体定型,当一份施工图付诸实施时,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造价。由设计不当造成的浪费,其影响之大是人们难以预料的。目前,设计部门普遍存在“重设计、轻经济”的现象,设计概预算人员只会机械地按照设计图纸编制概预算。用经济杠杆来影响设计,优化设计,衡量、评价设计方案的优劣以及投资的使用效果,口头讲得多,但实际做得不够。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只负技术责任,不负经济责任。在方案设计上很多单位都能做到二个以上方案进行技术上的比较,但在经济上是否合理却考虑很少,出现了“多用钢筋,少动脑筋”的现象,特别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设计人员为了满足建设单位的要求,往往拼命赶进度,使施工图设计深度不够,造成施工图预算缺项,与实际造价严重偏离,也使得预算文件不完整。因此,推行设计招标,引进竞争机制,就会激励竞争者对建设项目的规模、工艺流程、功能方案、设备选型、投资控制等必须作全面周密的分析、比较,树立良好的经济意识,重视建设项目的投资效果,拿出最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才有可能在竞争中取胜。而建设单位通过应用价值工程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从中选出技术上先进、经济合理,既能满足功能和工艺要求,又能降低工程造价的技术方案。需要强调的是,应用价值工程控制工程造价,并不是片面地追求造价越低越好,而是要把工程的功能和造价两个方面综合起来进行评价分析,力争最优。同时,为了有效避免设计阶段只注重方案招标,忽视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招标对工程造价控制带来的问题,在设计招标工作中,不仅方案设计阶段通过招标完成,而且对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也应引入竞争机制,使每个设计阶段均通过竞争完成。这样,设计单位在每一个细节上如果不是精益求精的去完成,就有落选的可能。

2、造价工程师介入设计工作全过程

优化设计方案可大幅度降低工程造价。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由于一些设计人员对建筑的经济性重视不够,盲目追求建筑的高标准或是为了安全起见,刻意加大结构的安全系数,造成投资浪费。因此,可以选择合适的造价工程师从设计初始阶段即对工程造价进行监控。造价工程师可以在方案设计阶段,利用同类建筑的技术经济指标,对拟建筑按照不同的设计方案,根据现有的价格水平进行分析、比较,编制估算书,在扩初设计阶段,对不同结构形式,不同材料和不同公用设备布置做出造价比较,及时为设计人员提供相应的经济指标,在施工图设计阶段作好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工作,减少设计工程中的错漏现象,干预设计中存在的不必要的浪费,达到控制投资、优化设计的目的。

例如,一座六层高的现浇框架综合楼在施工图预算完成后,发现该综合楼的平米造价较同类型工程高出许多,业主提出质疑,为此我们对该工程造价因素进行分析,发现该工程的钢筋含量为70kg/m2,而类似工程在该地区的钢筋含量为46kg/m2左右,同时,该工程设计的梁柱断面尺寸较大,因此单方造价较高。如果业主在设计阶段即委托造价工程师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加强业主与设计人员的沟通,相信可以将造价控制在业主期望值范围内。

3、建立内部规章制度,实现造价多元化控制

在设计院内部,要通过制订执行一系列规章制度,使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有章可循,促使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由单一控制转变为多元控制,要下大力气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有。①建立领导责任制。明确了主管领导及责任,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才能成为组织行为,才能动员各方人员齐心协力做好此项工作。②建立责、权、利明晰的奖罚制度。只有工程技术人员和经济技术人员的责、权、利与工程造价控制挂上钩,才能充分调动积极性,把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做得细致准确。③建立工作协调制度。为了改变以往设计人员与概预算人员各自为政、互不沟通的不协调局面,必须制订好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协调制度,把两方面的人员的协调接口从制度上规定好,促使设计人员自觉地听取概预算人员的意见,把好造价关,促使概预算人员主动介人设计,为设计人员提供造价控制方面的意见,使工程从设计方案、材料选用、施工方法等方面上降低造价。④建立优选制度。通过制度促使工程设计人员对同一工程的设计在满足相关条件下,采用不同的工艺技术、材料、设备和结构型式进行多方案设计比较,从中筛选出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造价低廉的最佳方案。特别需指出,制度还应规定在进行多方案设计时,概预算人员也必须参与,以保证工程造价的准确性。

4、加强设计变更的管理工作

设计单位认真做好图纸审查工作,可以减少图纸中的错、漏现象,使设计阶段的施工图预算更为准确。图纸本身不完善或使设计深度不够,将导致在施工阶段的设计变更增加,从而导致投资的增加。对于业主而言,要防止此现象发生,让设计单位提高设计深度,完善设计图纸,应注意:①在设计阶段确定项目的最终方案,避免在施工阶段提出更改;②给设计单位充足的设计时间,加强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如勘察、钻探等,设计时间过短,将导致设计深度不够,图纸不完善;③选择合适的设计单位,合理的设计费用,设计费用过低,设计人员的积极性不大,设计质量较难保证;④对由于设计单位的原因造成的设计变更而产生的投资失控,明确其应承担的责任。

5、改进设计取费办法

目前的设计收费是一种“大锅饭”,不论是按投资还是按面积收费,都不利于设计阶段对投资的控制,只要画出图纸就给钱,质量好坏,投资超不超与设计收费没什么关系,这样无疑限制了设计人员主动控制投资的积极性。如果实行在现有收费办法的基础上加入节约投资提成,投资超出扣除一定比例费用的收费办法,就会使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的设计思想大大改观,充分显出经济杠杆的力量,使设计和工程投资有机地结合起来。

总结:

以上文章中主要阐述了建设项目在设计阶段怎样控制工程造价,并且描述了目前在设计阶段造价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首先要完善工程设计招标制度,重视造价工程师在设计过程中的作用,其次要加强设计变更的管理工作和改进设计取费办法,调动设计人员主动控制投资的积极性,以保证在工程功能不变的条件下降低项目的投资。

参考文献:

[1]王正芬.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现状和对策[D].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2002(01).

[2]朱士永.浅析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D].徐州工程学院,20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