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公开课课堂艺术微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7-17
/ 2

语文公开课课堂艺术微探

宋国侠①杨志勇②

关键词:语文公开课;文本;导入;提问;合作;板书设计

作者简介:宋国侠,女,1976年生,2000年、2007年、2008年因教育教学成绩突出被评为亳州市谯城区学科优秀教师、先进个人。2008年先后被评为亳州市教学能手、亳州市首届教坛新星、安徽省第三届教坛新星,现任教于合肥市阳光中学。

杨志勇,男,1974年出生,中文本科,现任职于合肥市45中。

近日,我们观摩了省语文优质课比赛,在本次观摩中获益匪浅,同时也发现了教学中的一些不足。比赛结束后,我们对于语文公开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梳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紧扣文本

语文学习归根究底是语言的学习,达到规范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目的,因此在语文课堂上尤其要紧扣文本,品味文章,揣摩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而在公开课上,教师为了保障课堂教学的完整性,在45分钟内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在理解文章内容时往往会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看似热热闹闹,实际却收效甚微。比如在上《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时,教师提了一组问题,让学生讨论,问题有:在百草园发生了哪些愉快的事?你对百草园的印象如何?“我”是什么样的孩子?学生一一回答后,教师简单地重复一下,然后问学生:“你认为哪一段最精彩?描写了哪些景物?”学生回答后,教师又问写作顺序是怎样的。这些教学设计看起来很充实,囊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可教师仅停留在师生问答的层面上,而没有带领学生去读、去品、去感受,问题设置停留于表面,浅尝辄止。很多学生写作文时大概能说出些眉目,可一落笔就不知从何下手,语言表达粗糙,这就是语文课堂上“粗枝大叶式”教学的终极体现。所以,尽管公开课要力求内容的完整性,教师只能在教学重点上下功夫,而不可舍本求末,忽略了对文本原汁原味的品味。

二、导入要精彩

导语虽为微末技艺,却可视为顶上功夫,它往往直接影响了学生对一节新课是否激情澎湃、兴趣盎然。教师可以温故知新,引发学生掌握旧知的自豪感,树立探索新知的自信;可由故事、谜语、笑话等导入,激发兴趣,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可由音乐导入,使学生快速入情入境;可由古诗词导入,增添课堂的文学氛围……可是在这次大赛中,有的教师忽略了导语,直接进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这样固然开门见山,省时省力,但后面却要费更多力气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学习鲁迅的文章,倘若功夫欠佳,恐怕最终真会使学生应了那句话: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那恐怕是我们语文教师都不想看到的吧。

三、给学生主动权

打个比方,给你端上来两道菜,一道是糖醋排骨,一道是水煮的大块的肉,我相信你一定选择排骨。为什么?啃着有味道!而有的教师就是把肉扔给学生,自己啃有味的。比如:在作者简介这一环节,学生完全有能力课前收集好有关材料,教师只需让学生介绍或师生互动即可,而有的教师却自己全盘端出,这样虽然显示你知识储备丰富,可学生只是成了你知识的容器而已。再比如,在上《社戏》一课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这一环节,一教师直接在大屏幕上投影已经概括好的事件,让学生去找这些事件发生的顺序。学生只要简单的会数数就能完成这个问题,教师本应让学生自己概括事件,从而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却自己代办,岂不是啃了津津有味的骨头而把无味的肉甩给别人吃?学生的语文能力又如何能最大限度地提高?

四、课堂提问要简约

我们提倡语文课堂应该是简约的,如同做事,最怕琐碎,怕繁文缛节,让人疲于应付。当然,简约不是简单,更不是简陋,它是以一当十,事半功倍。在公开课上,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往往频频发问,而不去想你一节课问那么多问题,学生跟着你的思路跑,这样看似热热闹闹,可学生搞不清教师到底要教什么,这节课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于是只是盲目地跟着热闹。教师累得不轻,学生忙得焦头烂额,课堂效果收效甚微。不妨尝试让课堂简约一些,教师轻轻松松,学生快快乐乐,效果事半功倍,多好!比如《社戏》一课,有老师问学生:写了几件事?都在哪几段?哪些详写?哪些略写?平桥村写了哪些人?你最喜欢谁?你为什么喜欢他?平桥村的景色如何?调动哪些感官写景?用了什么修辞?写景有什么作用?共有几处景物描写?都在哪些段落?文中充满哪些情趣?戏好不好?为什么?结尾为什么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教师一节课问了不下于20个问题,学生那真是一个“累”啊,但还是要给老师面子,好好配合,把课堂装扮得热热闹闹。静下心来,热闹的背后是什么?学生是在文学的殿堂里欣赏,还是仅仅是教师表演的一个道具?其实,教师可抓住课文末句“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提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一个简约的问题可贯穿全文,学生自然可以把所谓的“景美”“人美”找出来,师生读读品品,轻轻松松就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轻松、愉快、有“嚼头”,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喜欢的课堂。

五、合作探究要名至实归

新课程标准提倡合作探究式学习,以期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从而达到互通有无、合作提高的目的。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的公开课都很注重这个环节,这是很可喜的现象。只是合作探究要落到实处,不可为探究而探究,也就是走走形式。比如有些教师在上《社戏》时,提问:平桥村为什么是乐土?“乐”在哪里?这本是一个很好的探究性问题,可老师提出问题后就让学生讨论,学生在没有思索的情况下直接讨论,没有个性化的见解,只是人云亦云,浮于表面。这样的合作探究就是为了热闹,没有实质性挖掘,形式而已。

六、板书设计要重点突出、节约时间

板书可有效体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尤其是教学任务完成时可给学生以完整的印象,更有助于学生记住本课的主要学习成果。为此,教师板书时应板书主要内容,突出重难点,板书太多,费时费力,重点不突出,浪费时间;板书太少,不利于学生加深印象,以及对课堂的整体把握。这一点参赛教师基本都会注意到。课堂45分钟毕竟有限,还要注意节约时间。而上《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时,有位教师要求学生速读全文,按“我喜欢——因为——”的句式谈自己的感受,这个问题设置得很科学,可有效贯穿全文的主要内容,而且由“感知”上升到“评价”,问题含量较大。学生回答很充实,师生互动一直很好。但直至学生答完所有的要点,教师才开始板书。这时教师一次性将所有内容全部板书,而学生就被动地看。不妨改为师生互动时边互动边板书,这样,内容梳理与板书同步进行,既加深学生的印象,又节约了时间。

七、放下频频举起的大拇指

由本次观摩课想起了一位教师的示范课,一节课至始至终频频举起大拇指,显然教师是怀着一颗善良的心,想给学生自信,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使他们获得小小的成就感。应该说教师的初衷是好的。但是,我们应该想想,假如我们在与别人说话时,别人总是对你赞不绝口,你会真得感觉自己很棒吗?你可能感觉人家只是客气而已。同样,教师对回答问题很准确的学生举起大拇指,他会很自信,很有成就感,可是如果学生回答错了,或回答得根本不沾边,教师除了适当的鼓励外,如果一味地举起大拇指,就会给学生以虚假甚至虚伪的感觉,而答错的同学也许还会被教师误导。所以,举起大拇指是应该的,但要适时适量,过于频繁则适得其反,由爱变成了伤害。

八、音乐与语文教学可适当结合

古代《晋书·乐志》说:“是以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闻其角声,使人倾隐而仁爱;闻其微声,使人乐养而好使;闻其羽声,使人恭俭而好礼。”说明音乐中的“五音”可以影响人的性格与行为。而语文教学是具备人文性的,从这一点来看,语文与音乐是相通的。语文课堂恰到好处地使用音乐,可促进学生情感的生发与熏陶。比如课前导入音乐,可促使学生快速入情入境;课堂上朗读课文时,配以与文字情感基调一致的音乐,可促进学生对文字的理解,产生情感的共鸣;而课堂结束时音乐响起,可使人再次受到感染,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作用。当然,音乐的使用一定要适时适量,上成了音乐课或者配以与文字不协调的音乐,到就要弄巧成拙、贻笑大方了。比如上《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时,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完百草园的美景后,让学生读时如能配以舒缓的抒情音乐,学生一定会读得更加动情,更能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

九、适度的静

衡量一节课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是课堂气氛是否活跃,于是乎一些教师为了显示自己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实力,整节课频频发问,问后学生立即回答,答对就夸答错就再答。教师很累,学生奔赴于各个问题之间,疲于应付。这种教学可称为“碰碰车”式教学,师生互动如同碰碰车,碰上就好,碰不上再猜,这哪里谈得上美的欣赏,更不用说深入挖掘作品的人文内涵了。还有的老师为了显示自己的亲和力与互动能力,不停地来回走动于讲台与学生之间,肢体动作不断,让人头晕目眩。这种教学可称之为“多动症”教学。以上两种“动”,可以适度地减少一些,以静制动,静下心来、深入进去,也许会更胜一筹。

作者单位:①安徽省合肥市阳光中学230000;②安徽省合肥市45中2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