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瑞举(内蒙古包头市白云鄂博铁矿职工医院妇产科内蒙古包头014080)
【中图分类号】R73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0027-02
【摘要】目的评价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对本院近6年子宫肌瘤患者40例行肌瘤剔除术与以往40例行子宫次全切及全切术的40例患者相比较。结果40例患者术后均良好,月经恢复正常95﹪(38/40例),术后妊娠2例。结论子宫肌瘤剔除术不仅可解除症状,保留年青患者的生育功能,更重要的是维持卵巢-子宫的内分泌功能,保障了妇女的身心健康,在生育期妇女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子宫肌瘤剔除术
子宫肌瘤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生殖道肿瘤,多见于30~50岁的妇女,并且以多发性子宫肌瘤较为常见。多发性子宫肌瘤对女性的健康影响非常大,应该及时进行系统规范的治疗,目前手术治疗是多发性子宫肌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子宫肌瘤患者要求保留子宫的人越来越多,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保留子宫、维持生育能力及盆底结构完整性的标准术式,本次选择是2005—2010年行子宫肌瘤剔出术40例患者与以往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次全切及全切术的40例患者相比较,以探讨子宫肌瘤剔出术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5年至2010年我院共收治经妇科检查及B超诊断的子宫肌瘤患者40例,年龄26~46岁,均已婚,38例已育,37例月经异常史及5例有贫血症状,均为子宫浆膜下肌瘤和子宫肌壁间未穿透肌层的肌瘤,最多3个肌瘤,最少一个,并主动要求保留子宫者。子宫体积小于16孕周大小,子宫活动度较好。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彩超检查,明确肌瘤的大小、数目、位置、形状和活动力度,同时行TCT检查除外宫颈恶性病变。与以往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次全切及全切术的40例患者病例相比较。
1.2手术方法常规消毒术区,开腹后仔细全面检查肌瘤的数目、位置,选择合适的切口,尽量从一个切口把附近的或能剔除的肌瘤都剔除。寻找好肌瘤与肌壁间的界限,用钳子进行钝性剥离,剥离出完整的肌瘤,检查术腔有无活动性出血及术腔的大小,如果术腔较大适当修剪切口两侧子宫壁,减少术腔的体积,防止子宫缝合后过度变形。术中应用止血带穿过子宫颈上方水平的阔韧带无血管区,间歇性环扎子宫动脉以减少出血,也可以注射催产素。
1.3结果40例患者术后均无感染及出血等并发症,平均住院7天,治愈出院。术后随访:未生育的2例患者均已正常生育,术后月经正常或症状明显改善者为38例,1例由于药流术后出现月经异常;贫血症状患者均改善。与以往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次全切及全切术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子宫肌瘤是妇女盆腔中最多见的良性肿瘤,以多发性子宫肌瘤常见,其病因未明,可能与女性雌激素有关[1]。多发性子宫肌瘤是女性子宫一时发生多个肌瘤的情况,肌瘤可生长在不同位置,对女性生育和生命都会造成很大影响。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也明显提高,患者对自身生活的质量也在提高。因此该疾病的治疗工作引起更多的临床关注。
目前手术治疗是多发性子宫肌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本研究中观察组采用多发性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效果更佳。更符合广大患者生理和心理的要求。
2.1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优缺点优点:⑴手术安全、创伤小、术后恢复快;⑵能保留子宫及生育功能;⑶不影响卵巢功能;⑷术后仍能维持盆腔及阴道的正常解剖结构关系及生理功能。缺点:⑴术后有复返的可能;⑵对有生育希望者在分娩时增加剖宫产几率,孕期或分娩时有子宫破裂的风险。
2.2适应症的选择术前应对患者进行仔细的妇科检查及超声检查,以了解肌瘤的大小、数目、位置、子宫活动度、附件情况等,对子宫大于146孕周、合并卵巢包块、肌瘤直径大于10cm,宫颈肌瘤、子宫活动度差等情况之一者,不作为适应证。
2.3术后出血、感染及复发术后出血、感染与切口的设计和寻找界限有很大关系。切口好、界限清楚剥离就完整,剔除肌瘤后以1-0可吸收人工合成线自基底部分层连续缝合瘤槽,不留死腔以防术后积血感染。关闭切口前,以可吸收线缝扎剥离面,可有效防止术后创面渗血。术后复发的可能性有两种:一种是患者存在毫发倾向,另一种是隐存的肌瘤在卵巢激素作用下又逐渐长大。对于复发者依据其具体情况可再次手术治疗。
2.4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意义保留子宫可以保存生育能力。另外,今年有报道子宫能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和激素,如前列腺素、泌乳素、胰岛素生长因子、上皮生长因子,内皮素以及细胞因子等,子宫内膜中含有丰富的受体,受体在下丘脑、垂体、子宫系统的内分泌调节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2]。而且术中保留子宫可保护卵巢,子宫切除术可阻断子宫动脉上行支对卵巢的血液供应,使卵巢的血液供应减少至少1/2。同时子宫是女性特有的脏器,并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妇女子宫切除手术会发生特殊的心理反应。Richard将子宫切除术后出现的忧郁感、眩晕、失眠、精神异常等症状称为“子宫切除后综合征”。故而,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医护人员能提供高质量的整体医疗服务,使患者达到身心康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戴健健,邱国英.子宫肌瘤680例临床分析[J].河北医药,2009,31(8):947-948.
[2]李家福,刘永玉.子宫切除对卵巢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9,15(12):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