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山川1文星2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转移瘤样脊柱结核影像学误诊的原因。方法:对1例老年脊柱结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就X线、CT、MRI检查结果进行讨论。结果:本例因外伤致头部、左上肢及胸腰段疼痛2小时入院。左上肢X线片示左肱骨中段粉碎性骨折;胸腰椎X线平片未见明显骨折;头颅CT平扫脑实质未见异常。住院10天后诉胸腰部疼痛进行性加重,行胸腰段16排螺旋CT扫描考虑腰1椎体轻度压缩性骨折;MRI诊断为胸12、腰1椎体转移瘤并腰1椎体病理性骨折。后经CT引导下经皮腰椎穿刺活检明确诊断为脊柱结核。结论:熟悉特殊类型老年脊柱结核的影像特点,及时行CT引导下经皮腰椎穿刺活检是避免误诊的关键。
【关键词】结核;脊柱;老年人;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误诊;脊柱骨折
【中图分类号】R36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5-0188-02
脊柱结核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典型的脊柱结核有其典型的影像学表现,诊断不难。但对于不典型的成人脊柱结核,尤其是老年人转移瘤样脊柱结核,影像学检查易发生误诊。兹将我院1例影像学检查将转移瘤样脊柱结核误诊为脊柱转移瘤报告如下,供同道借鉴。
1病例资料
男,61岁。因外伤致头部、左上肢及胸腰段疼痛2小时入院。查体:左颞部头皮撕裂3cm伴出血;左上肢畸形,活动异常,有骨擦音;胸腰段皮肤青紫、压痛。门诊摄X线片示左肱骨中段粉碎性骨折,胸腰椎未见明显骨折;行头颅CT平扫脑实质未见异常,左颞部头皮挫裂伤。入院后胸部X线、腹部B超、心电图、血生化、血尿粪常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乙肝5项等检查均未见异常。急诊行左肱骨骨折内固定及左颞部头皮清创术,病人病情稳定,但仍诉胸腰部疼痛。10天后诉胸腰部疼痛进行性加重,呈持续性,尤以夜间明显,伴翻身困难。行胸腰段16排螺旋CT扫描示:腰1椎体少许楔形改变,椎体前柱局限性骨皮质不连续,前中柱骨、髓交汇处骨小梁聚集,骨密度稍增高,呈絮状,附近软组织稍肿胀;考虑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按腰椎骨折予对症治疗,疼痛进一步加重,尤以改变体位时明显。于住院第39天复查胸椎段螺旋CT示:腰1椎体骨质破坏范围较前明显扩大,且右椎弓根、胸12椎体后柱见少许虫噬状骨质破坏区,椎体旁软组织肿胀;MRI平扫示:胸12及腰1椎体、腰1右附件均见片状骨髓异常信号,T1WI呈低等信号,T2WI及T2WISTIR呈混杂信号,以稍高信号为主,其间见少许结节状及环状稍低信号,边界欠清,胸12、腰1椎间隙不窄,但椎间盘前部受损,呈窄带状稍长T2信号,腰1椎旁软组织呈不规则环状增厚,有局限性结节样突起,最厚处约24mm,未见腰大肌脓肿信号。CT及MRI扫描均诊断为胸12、腰1椎体转移瘤并腰1椎体病理性骨折。在CT引导下行经皮腰椎穿刺活检,证实为脊柱结核。予抗结核治疗,症状好转后带药出院。
2讨论
2.1误诊原因:
2.1.1对少见类型脊柱结核影像学表现认识不足:脊柱结核病理上可分为增生(肉芽)型和干酪(渗出)型[1]。增生型脊柱结核由于影像学表现较具特征,且临床较多见,症状、体征典型,因此影像学诊断很少误诊;但干酪型脊柱结核病变进展速度较快,病灶内无真正的结节,仅形成富有蛋白的渗出物,并迅速发生干酪样变性,使肉芽组织和骨小梁较快发生坏死并形成脓肿,故易发生误诊。本例由于短期内复查CT见脊柱骨质破坏范围较前明显扩大,边缘模糊且波及骨皮质,病灶后部出现磨砂状骨质增生性改变,加之椎体旁软组织结节状增厚及病灶区未见钙化灶,导致医师做出错误诊断。
2.1.2对MRI表现分析不全面:由于本例有明确的外伤史,加上胸腰段MRI平扫片见胸12、腰1椎间盘前部(相当于脊柱前柱区域)由后上斜向前下呈窄带状稍长T2信号,边界尚清,其下部与腰1椎体异常信号基本一致且相连,故接诊医师首先考虑为外伤性椎间盘断裂。
2.1.3对脊椎结核少见临床表现认识不足:椎结核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病变过程进展缓慢,临床症状多轻微[2],但部分老年脊柱结核患者以局部疼痛及脊柱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3],误导临床做出错误诊断。
2.2影像鉴别诊断的要点:影像学表现不典型的老年脊柱结核需注意与转移瘤、浆细胞瘤、化脓性脊柱炎及布氏分枝杆菌感染、结核风湿症相鉴别。①转移瘤:本病多见于老年人,大多数能找到原发灶,病灶内一般无死骨,椎间隙基本正常,骨质破坏多位于脊椎中后柱,呈“椎体-椎弓根”征;当鉴别诊断困难时,可行增强MRI扫描。转移瘤引起的软组织脓肿由于内部血运丰富,T1WI强化后呈结节状、团状强化[3],故钆-二乙烯五胺乙酸MRI增强扫描是鉴别脊柱结核与转移瘤的有效方法。②浆细胞瘤;病变部位、分布、患病年龄与骨髓转移瘤相似,X线平片及CT扫描有特征性的穿凿状、鼠咬状及蜂窝状骨质破坏,骨质疏松及病理性骨折;MRI表现为颗粒状长T1长T2信号,典型者呈“椒盐征”。③化脓性脊柱炎:临床多发病急,伴高热、寒战,急性期CT表现为椎体旁软组织增大和脓肿形成,但范围不如脊柱结核大,骨质破坏区伴骨质增生硬化。④布氏分枝杆菌病:本病是一种地区性传染性疾病,多呈地域性分布,有明确的病畜接触史或进食布氏杆菌污染食物史。早而广泛的骨修复反应是本病的影像学特点,表现为软骨下和破坏灶周围弥漫性骨硬化。⑤结核风湿症:系结核免疫反应性关节疾病,病程中始终不造成骨质破坏是本病的特点,常伴有关节周围骨质疏松及关节滑膜增厚。
2.3防范误诊的措施:
2.3.1熟知老年脊柱结核的临床特点。由于老年患者对外来疾病侵袭的全身反应性差,因此老年脊柱结核常发病缓慢,症状隐匿,大多数患者在病变早期不易被发现,但在外伤、负重甚至咳嗽等外力作用下,易加重对脊柱隐匿性病变的损伤,导致临床症状突然加重。因此,临床接诊体重减轻、夜间疼痛明显加重的老年患者,脊柱结核与脊柱转移瘤仍是首要考虑的诊断。作为影像诊断医师,既要熟悉老年脊柱结核的典型临床表现,更要深知老年脊柱结核的不典型临床表现,将临床与影像资料更好地结合起来,以减少误诊。
2.3.2熟悉老年脊柱结核的影像学特点。由于老年脊柱结核的骨质破坏与修复过程相对缓慢,以及结核杆菌在老年椎体内均匀播散,因此常表现为椎体破坏广泛、病变椎体水平压缩、椎体旁软组织肿块小且少有钙化等,这是正确诊断老年脊柱结核的前提。检查时如能仔细观察整个椎间盘的形态、椎间隙宽度及椎间盘异常信号的影像特征,可能会避免误诊。
2.3.3全面了解脊柱结核影像学鉴别诊断的要点。临床影像诊断学上需与脊柱结核鉴别的疾病众多,但是只要抓住各种疾病的典型影像学表现,就能提高老年脊柱结核的影像诊断正确率,减少误诊[4]。
2.3.4及时行CT引导下经皮脊柱病灶穿刺活检[5,6]。对于影像诊断困难的老年性脊柱病变者,应尽早行CT引导下经皮脊柱病灶穿刺活检,以尽早确诊。
参考文献
[1]徐爱德,徐文坚,刘吉华.骨关节CT和MRI诊断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03
[2]荣独山.X线诊断学-骨、关节、眼、耳、鼻、喉[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01
[3]甄平,刘兴炎,李旭丹等.老年脊柱结核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8,18(8):601-602
[4]王小刚.脊柱结核误诊为脊柱肿瘤30例临床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08,21(7):40-41
[5]赵红梅.脊柱结核12例误诊原因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06,19(4):70-71
[6]于进超,张吉玲,王丽.腰椎结核致腰椎管狭窄影像学误诊一例[J].临床误诊误治,2005,18(10):772
作者单位:414000岳阳职业技术学院1
421002解放军第169中心医院影像中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