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拜占廷圣像艺术简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3-13
/ 1

早期拜占廷圣像艺术简述

武清旸

武清旸(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成都610065)

摘要:拜占廷圣像艺术是拜占廷艺术的典范,而后者又被认为是最能反映拜占廷文化的表现形式。历来对拜占廷圣像艺术的研究浩如烟海,对其艺术审美、宗教神学、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的研究都少有遗漏。在此,笔者并不奢望有毫厘创见,仅对拜占廷圣像艺术的艺术形式、特点和发展等方面加以简述,与读者共飨。

关键词:拜占廷艺术;圣像艺术;马赛克镶嵌画

当今天的旅行者来到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仰望其高不可攀的穹顶时,一定会陷入梦幻般的迷醉。成千上万的彩石、陶瓷和各色玻璃,交织地布满整个空间,幽暗的光线从窄小的窗户射入,映照出令人目眩神迷的辉煌。在这些旅行者陶醉的同时,不知有多少人能知道,眼前这幅《耶稣升天》以及以其为代表的拜占廷圣像艺术,承载着怎样一段辉煌和苦痛交织的历史。

圣像是以绘画、镶嵌画和雕塑等形式存在的被崇拜者的形象,基督教世界,它起源于异教的偶像崇拜。许多学者认为,基督教圣像的起源是在公元6世纪,但是也有学者认为远早于此,据《约翰法令》记载:“早在公元前200年,圣约翰的人像就私下被人们用蜡烛和花环祭拜。”而在公元6世纪,基督教圣像基本形成了固定的美学风格,它吸收了古罗马的人像画技艺,并以蛋彩和蜡彩作画。与此同时,教堂里的圣地,如半圆室拱顶、隔离柱等重要位置上,也出现了圣像的身影。圣像的主要作用在于体现宗教的神秘感,并以其直观的形式使信徒体验一种“天国”的幸福感受,这点对任何宗教的宣传都是有极大意义的。

早期的拜占廷圣像,依其作用不同,形式和材质也有所不同,主要分为两类。

第一种为大小适中的圣像,这种圣像最为常见,与信徒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木板彩绘圣像是最主要的形式。木板彩绘圣像出现得最早,主要是放置在信徒家中做日常参拜和祈祷之用。另外,它体积合适,便于移动,通常可以打开或者合起,“游行时可以拿上,甚至可以带去战场”,因而被广泛地使用。这种圣像在后来的东正教中同样重要,如俄罗斯人家中一般都会有一个放置圣像的地方,称为“红色角落”。

另一种则是大型壁画和马赛克镶嵌画,主要用于大型教堂等宗教场所的装饰。其中,以马赛克圣像最有特色。

公元313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大帝颁布《米兰赦令》,宣布奉基督教为罗马国教,基督教合法化。同时,将帝国中心迁至拜占廷,基督教也因此以拜占廷为主要根据地。基督教不仅有了信仰和祈祷的自由,也可以比较自由地建造和装饰教堂。在对教堂的装饰的不断发展中,工匠和艺术家们都被一个问题所困扰,即如何能让圣像的光辉永存,又能最大程度地体现其神圣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马赛克圣像便应运而生。

马赛克(Mosaico),即镶嵌画,其词源为希腊缪斯女神(Mousai),是指用大理石、彩色玻璃、陶瓷片、贝壳等镶嵌物粘合在灰泥等材质表面,通过不同色彩的运用来表现画面的一种艺术形式,主要用于宗教建筑的内部装饰。马赛克的起源,在东方最早可追溯到距今6500年前仰韶时期的贝制龙虎镶嵌画,后来发展为嵌错技术,运用在器物的装饰、纹饰方面,并没有形成独立的艺术形式。有学者认为,真正意义上的镶嵌画与镶嵌技术起源于古巴比伦和古埃及,后来在希腊与罗马文明中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直到拜占廷时期,这一艺术形式才真正被广泛使用,并获得了崇高的地位与生命。拜占廷的马赛克圣像艺术,给人的最直观印象就是华美与繁复。它一般以青、绿、金三色为主调,用华贵的材料和斑斓的色点来装饰,展现精美的画面;其对光线折射和散射的应用,则体现了空间上的神秘感。

拜占廷的圣像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但是历代的批判也并不少,这些批判主要集中在它程式化的艺术形象上。拜占廷圣像的题材多以写实的宗教故事为主,画面缺乏立体感,人物形象较为呆板、缺乏生气,而且并不真实,其形态主要为“头部瘦小,身材过长,手足细小,大眼弯眉”。

对于这种批评,我们应当站在较为客观的角度加以审视。东方艺术对拜占廷圣像艺术最大的影响,在于对待结构和色彩的态度上。拜占廷的圣像艺术是“喜欢颜色而不喜欢造型,喜欢装饰而不喜欢真实的表现”的。无论是色彩缤纷的马赛克圣像,还是蜡彩木板圣像,鲜明的色彩都永远是主题,而形体的安排只是次要的,这就导致了上文提到的人物形体的程式化,这种程式化在某种程度上突出了作品的色彩,并取得了很好的装饰效果。相应的,无论拜占廷的马赛克圣像还是壁画,对立体感都是以暗示表明而不是用强调的方式体现出来,这样保证了不会破坏墙壁的平面感。这些暗示体现在诸多的细节之上。例如,在一幅马赛克圣像作品中,会使用其他颜色来表现画面的阴暗之处,以此暗示光线和空间。这种对颜色的强调,对后来的欧洲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艺复兴之后的维罗纳画家、印象派画家和塞尚等人都受到了这种画法的启示。

拜占廷圣像画受东西双方影响的又一个例证是对耶稣形象的描绘。在6世纪的圣像上,耶稣基督的形象既有留着卷曲短发的,又有像宙斯一样宽额头、长发、大胡子的,又有老人模样称为“古老世纪”的。而到了后来,耶稣形象固定为“留胡须、瘦削的面庞和当中分开的长发,一个地地道道的东方人的形象”。这个形象是受到巴勒斯坦和叙利亚两个东方国家的影响而形成的,此后,成为了基督教圣像画法的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