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勒泰福海县人民医院妇产科836400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癌抗原125及子宫内膜厚度用于早期异位妊娠诊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6月-2016月12月在本院检查疑似异位妊娠(EP)患者100例,正常妊娠37例,宫内流产者24例,异位妊娠者39例,观察所有患者的β-hCG、CA125、孕酮、子宫内膜厚度。结果正常妊娠组的β-hCG、孕酮、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高于异位妊娠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异位妊娠组的CA125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和宫内流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4种检查方法联合诊断异位妊娠的准确性较单独检测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检测β-hCG、CA125、孕酮、子宫内膜厚度对诊断异位妊娠的准确率有所提高,可广泛采用。
【关键词】β-hCG;CA125;孕酮;子宫内膜厚度;异位妊娠;诊断
EP是指受精卵不在子宫内部着床,在宫外着床、生长及发育,包括输卵管、子宫角等等部位,输卵管较常见[1]。EP是妇产科较常见的急腹症,发病率约1%,EP起病较急、发展速度较快,但在临床上较易误诊和漏诊,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对患者疾病的发展较重要,可减少大出血等并发症[2]。现讨论EP的诊断。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5年6月-2016月12月在本院检查疑似EP患者100例,通过检查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癌胚抗原(CA125)、孕酮以及子宫内膜厚度等方法确诊为正常妊娠37例,年龄23-39岁,平均(28.56±5.47)岁。停经时间35-64d,平均(49.23±10.14)d;宫内流产者24例,年龄24-38岁,平均(28.65±5.68)岁,停经时间35-67d,平均(49.54±11.34)d;异位妊娠者39例,年龄在21-40岁,平均年龄(29.33±6.55)岁,停经时间33-68天,平均(50.12±11.67)d。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方法
所有患者就诊时抽取静脉血6ml,通过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查患者的血清β-hCG、CA125及孕酮。然后所有患者均进行阴道彩超检查,观察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对比3组患者β-hCG、CA125、孕酮、子宫内膜厚度。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6.O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P<0.05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β-hCG、CA125、孕酮、子宫内膜厚度结果
正常妊娠组的β-hCG、孕酮、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高于异位妊娠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异位妊娠组与宫内流产患者的β-hCG、孕酮、子宫内膜厚度差异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正常妊娠组和宫内流产组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异位妊娠组的CA125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和宫内流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β-hCG、CA125、孕酮、子宫内膜厚度及联合诊断的价值
4种检查方法联合诊断异位妊娠的准确性较单独检测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异位妊娠是较常见的急腹症,若发生输卵管破裂及大出血较易危及生命,死亡率较高,而且由于性疾病、宫内节育器等原因,异位妊娠的发生率正逐年上升,且趋于年轻化,因此要早期诊断异位妊娠,及早进行手术治疗,改善临床预后。β-hCG是一种妊娠激素,是由胎盘分泌的,是体内的的主要糖蛋白激素之一。β亚基可以决定激素的生物活性和免疫学测定。妊娠时滋养细胞要产生HCG以维持黄体的生长,使子宫增大变软,子宫内膜发生脱膜反应。但异位妊娠时受精卵并不在子宫内膜上,合体滋养细胞分泌较少,因此血清β-hCG水平较低。孕酮是卵巢、胎盘以及肾上腺皮质产生的,能使胚泡成功着床。孕8周内,孕酮主要卵巢黄体产生,8周后主要由胎盘分泌,异位妊娠时,卵巢滋养层发育不良,使滋养层细胞活力下降,卵泡血供不走黄体发育不良,因而孕酮水平较低。CA125主要由生殖道黏膜、卵巢上皮细胞表面等分泌,有研究称,CA125与输卵管黏膜破坏有关,异位妊娠时CA125水平较高。子宫内膜厚度与体内性激素分泌的水平有关,异位妊娠时受精卵着床的部位不同,导致激素分泌受到影响,因而子宫内膜厚度变薄[4]。
综上所述,β-hCG、CA125、孕酮、子宫内膜厚度对异位妊娠的诊断均有帮助,联合诊断准确率较高。
参考文献:
[1]严玮.血清中β-HCG、孕酮、癌抗原125及子宫内膜厚度在早期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2):235-237.
[2]刘艳丽.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癌抗原125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异位妊娠早期诊断的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7):722-724.
[3]马蓉,王静,赵蕾.血清β-hCG、孕酮、子宫内膜厚度在早期不明位置妊娠患者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7):1417-1419.